年輕指揮家棒下的經典《台積電之夜―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
11月
12
2015
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52次瀏覽
羅文秀 (高雄大學講師)

一聽到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簡稱RCO)直接映入眼簾的是1983年小克萊巴(Carlos Kleiber 1930-2004)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四樂章的狂歡畫面,另一聯想就是海汀克(Bernard Haitink 1929~)、楊頌斯(Mariss Jansons 1943~)幾位指揮家大師。RCO是1888年成立的百年樂團,也是我心中必聽的樂團之一。華美的絃樂聲部,特別是在悲愴首樂章中展現其華麗抒情的憂鬱情懷;份量頗重的木管,在蟲鳴鳥叫的田園中扮演著畫龍點睛的角色,於瀰漫著陰鬱色彩的悲愴,更讓低音樂器搶盡風頭,尤其是低音管;銅管也發揮其黃金音色的魅力,整體的高水準程度,真令人欣賞。今晚,新一代指揮家希梅諾(Gustavo Gimeno)對樂曲主題的生動述說、樂段鋪陳、聲部織度上都處理得清晰有條理,可感受其用心且積極的態度。

上半場貝多芬 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開頭樂章的主題活潑與律動感使人如置身於大地之中的愜意情境,農民舞曲及暴風雨都有很不錯的表現。但是行板第二樂章的潺潺水流主題,少了些不同深度的刻畫。終樂章是經歷所有一切之後的昇華境界-感恩之心,需要演奏者於音符之外注入一股深沉的情感,讓強調哲學性思考的貝多芬精神得以浮現,也是觸動心靈感動的關鍵要素之一。可惜年輕的指揮家缺少生命的厚度與體驗,反而展現出青春洋溢的田園風。

下半場柴可夫斯基 B小調第六號交響曲《悲愴》有著極為豐富的情感翻騰與衝擊,甚至是一種歇斯底里的狀態,指揮於第一樂章中充分地發揮其特色,其中帶著愁緒的第二主題是整樂章的核心要素,相繼出現五次之多,每次都給心靈帶來不同的激盪,忽而華麗忽而語重心長,又時而下沉時而無解,如同對生命的各種質疑。指揮很理性的處理這部份,可能其生命的歷練仍不足以貼切地傳達作曲家的內在深刻情感,稍覺感動不足。圓舞曲與悲嘆陰影的交替與拉扯是本交響曲讓人覺得最美好的一刻。接著,凱歌般的詼諧曲樂章正是發揮樂團聲響極限的最佳時機,指揮與團員間的合作相當精彩,中間一段上下飛馳的樂段,指揮瀟灑地揮舞著魔棒,讓所有的聲部忙碌夾帶紛亂,如群魔亂舞般,亂中有序的畫面確實振奮人心。

終樂章令人揪起心中莫名的壓抑沉重,幾度振奮而起,終究抵擋不住內心深切的痛,既憂鬱抒情又悲嘆望絕,其生命之重的深沉苦痛,隨著樂曲一步一步地陷入深處,嘆息音型也隨著吸呼的氣息,既慢且深又重重地下沉至無底深淵。無奈指揮太年輕,缺少歲月的淬鍊,生命終點的絕望感說服力稍感不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結尾的靜默時刻不只在阿巴多與琉森節慶管絃樂團的演出裡出現過,希梅諾與台北的聽眾也一起完成了約30秒之久的靜默時光。

年輕指揮家希梅諾甫於2012年走上國際舞台,指揮生涯才剛起步,有關他的介紹資料並不多,但從這兩首經典曲目裡,聽見他有著扎實的技巧與細膩的詮釋,假以時日,多些經驗的累積,歲月的歷練與智慧的增長,一定會是指日可待的指揮界翹楚。

《台積電之夜―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

演出|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
時間|2015/11/04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