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民族舞」?《我的多桑、卡桑與他們的昭和戀歌》
3月
10
2016
我的多桑、卡桑與他們的昭和戀歌(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09次瀏覽
林乃文(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若按下「新民族舞」的名稱不表,我或許會以為自己看的是結構比較鬆軟的歌舞劇:固定的角色扮演,明確的時空背景,線性敘事,動作的類寫實風,主唱和舞群的主次配置方式等——將舞團藝術總監許春香的家族故事娓娓道來:一個是性格浪漫、與電影明星夢擦肩而過的阿舍黑狗兄(多桑),走在時代尖端能自食其力的摩登黑貓姊(卡桑),命中注定地相遇、相戀、結為連理,養兒育女,經營事業,邊冤家邊相守的憂歡人生…….。

多話的角色交給秀琴歌劇團的演員擔綱,唸白不成問題——即使在東京念現代表演藝術的多桑操著濃濃的歌仔戲腔口,念在舞蹈本色就是「寫意」多過寫實,就不細究了。就像故事雖橫跨二戰前後,可我們嗅不到一絲戰爭闇影,只聞陣陣傳奇甜香。小爵士樂團直接擺上舞台,頗有那卡西現場演奏的情韻;只是不輪主角主唱時,「麥酷」拔掉立換「卡啦」,隨興作風顯得草莽。

可以想像這要是放在百年廟埕或舊戲院前廣場上,應該是憨俏可掬、討人喜歡的演出。演到一半還真有人走出來在觀眾席走道發送迷你包王子麵——原該是個小小高潮,一個模糊戲裡戲外的魔幻時刻,卻因為發生在劇場,擔任說書人的演員不得不頻頻叮囑:「千萬先不要打開來吃喔!」瞬間布爾喬亞的教養把觀眾拘提回座椅上。

劇場黑盒這種抽乾歷史、放空地緣的中性空間,全賴創作者自造脈絡、編織紋理、醞成意義,當觀眾在黑色真空中全神貫注,不知不覺也與作品一起生成。這種特殊觀演歷程,會使得劇場作品的內在層理比表層的奇趣拼貼更為重要。在野台上可能非必要的提問,在劇場變成不得不反思。例如:作者如何解讀「民族」、怎樣看待「民族舞蹈」,是近代西方傳來的「國族」觀念下的集體形塑?還是種族風土民情釀成的特殊身體形式?是英文folk dance翻譯而來的「土風舞」?還是1950年代由「中華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官定的「民族舞蹈」【1】?又或者,我們是否真需要一種「民族舞」式嗎?所謂「新民族舞」到底革「新」了什麼?如何才能確保我們不是以一套新的圖騰輪替舊的而已?

近代「民族國家」概念下的「民族」固然是「想像的共同體」,而從人類學視野下所見的「民族」也往往是充滿謬誤的分類。一位美國人類學學者Joann Kealiinohomoku說:「把族群與他們的舞蹈看成是鐵板一塊,實在是個嚴重的錯誤。『非洲舞』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它們包括了種種的西非達候綿族(Dahomean)舞蹈、奈及利亞北方的種種豪薩族(Hausa)舞蹈、各種肯亞的馬賽(Masai)舞蹈等等。『美國印地安舞』及其『印度舞』的原型,則又是另一個虛構……。」【2】。任何一種共論都值得反省;除了提防「自古以來」的虛構說法,也要提防「我們就是」的粗率認同;檢視二者是否分享著同一套思維模式。

「我的多桑、卡桑與他們的……」其實很有潛力以各論取代共論,用庶民記憶逆襲國家正史。作者深情款款,想要把曾受到刻意壓抑的時代「昭和」,與「我的多桑、卡桑」的小我記憶,一起提取,「復現」於觀眾眼前。只可惜這種深情的「復現」往往是一種鄉愁的「想像」,而且我們對這種想像並不陌生。但看縱橫台北各處的「北平東路」、「天津街」、「杭州北路」、「南京西路」、「重慶南路」、「牯嶺街」……【3】,把台北街道命名成一張攤開的中國地圖,不像一種鄉愁的投影?而這跟府城中心舊名「末廣町」是不是同一種「復現」的邏輯?

上世紀初台灣接收的「摩登」,到底是一種轉譯、超譯,還是延遲的西方現代性?無論如何我們已不可能如八十年前一般天真。作為劇中人,府城第一代櫃姐初識「摩登」,盡可以「世事怎樣阮不知」,只愛那「逍遙佮自在」,歌詠「社交愛公開」(然而回到家庭就不自覺複製著傳統的性別尊卑模式);但生於後資本主義時代的我們,卻很難不意識到那整齊劃一的洋服、表情、手姿,正是層層剝削如狼虎的資本主義餵給消費者的美妙圖式。當往昔被形塑成一連串圖式,身體依樣畫葫蘆演繹那些圖式,「記憶」很容易就變成刻板印象的重複銘記。如是表達的身體姿態,並非對杳逝得無憂時代的復現,而是僵硬的懷舊意識的重彈。

然而懷舊並沒有錯。考掘記憶並沒有錯。緬懷的情感沒有錯。只是對「舊」的解讀,一如對現代、對民族的解讀,採取了過於安全、令人熟悉,熟悉到讓人惴惴不安的模式。解嚴以後,台灣小劇場及現代舞曾走過一段追溯記憶、尋找身體的實踐,發現既非傳統戲曲,亦非民俗藝陣,也不是太極導引,不是南音,不是南島,不是八家將、三太子、太鼓或儀式祭典……,沒有一種現成的身聲圖式,可以直接援引,稍微加工,就組裝成「我們自己」;也沒有不透過骨骼、肌肉、血液深度咀嚼、解讀而鍛造的新身體語彙。

台灣從來是移民先後來至之地,四百年來又輪番被不同外來政權殖民統治,經歷多次「文明」強行橫植與連根拔除的經驗,理應比任何人都要敏感,免疫於各種形式的族群塑造術及記憶圖騰。藝術啟發想像,比認同更重要的,是習慣於複雜,不斷辯證,反詰現實,藝術的敘事從不提供單一答案。

註釋

1、台灣舞蹈紀要。http://web.arte.gov.tw/tdance/b/mid01/50.htm

2、Kealiinohomoku, Joann,〈一位人類學家眼中芭蕾是一種民族舞蹈的形式〉(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Ballet as a Form of Ethnic Dance),盧玉珍譯,《美育》第194期,頁60-69。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3233_P60-69.pdf

3、出自中國各省的台北市街道名統計。http://ffaarr.pixnet.net/blog/post/28883681

《我的多桑、卡桑與他們的昭和戀歌》

演出|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時間|2016/03/05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貫串各場景的敘事者,游離於平實的家族口述歷史,與交雜著奇想的故事渲染間,令人分不清創作者究竟是帶著何種動機回溯過往。重返的是真實場景,還是日後回憶?劇名之「多桑卡桑」很明顯地暗示了二代關係,但真正的敘事者卻是「我是聽我媽說的」之第三代。到底是見證了父母關係的當事人?或是轉述者? (白斐嵐)
3月
09
2016
一開始的百貨公司小姐,女舞者擔任小姐,一位男舞者擔任主管,看出執掌權位以男性為主,〈梅蘭照相館〉五位女性舞者運用服裝及肢體表達想要掙脫的情緒,從高跟鞋脫下,把美麗頭紗用力地扯下,宣洩對於男性所持有的霸權與心中交錯的情感。(林貞言)
3月
08
2016
秀琴與米雪演出在近距離的內台戲院裡,與觀眾產生某種不全然依賴文本敘事所建立起的親近感,讓在所謂現代戲劇中,依賴角色認同來建立觀眾與演出之間的戲劇關係,出現了戲劇性(theatricality)的其他可能性。(汪俊彥)
6月
04
2015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