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日常生活戰術《神遊生活》
5月
03
2016
神遊生活(再拒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0次瀏覽
鄒紹凡(政大中文所碩士生)

《神遊生活》是再拒劇團第五屆「公寓聯展」中,其中一件位於永和「酸臭之屋」的作品,由十二位「酸民」共同創作。

映照著虛假與真實的鏡子,一切從金銀童子在巷口抬著這面鏡子展開。「真實是虛假的瞬間」,在步向酸屋的過程中,我們漸漸地得到了這個提示。而這個提醒,在我們穿巷過弄的過程中,在反映著每位參與者的鏡面之中,已經給出了無以言喻的楔子。鏡面晃動,鏡中的我們晃動,跟著路面也晃動,整個視覺晃動,好像自己的身體也開始晃動,這使我們意會到這次演出在真實與虛假間的主題。在這擁擠的永和的巷弄中,跟隨著鏡像的隊伍裡,從視覺到身心,再到意識的根本,進入了第一層的轉變。「來吧!你也注意到了吧?歡迎加入神遊生活,一起進入『真實』中迷人的虛幻世界!」彷彿有個聲音這麼說著。不必再討論真實或虛假,它是一個「通過儀式」,是一個試探,也是一個讓我們完成心理準備、滿足幻想的階段。

「請按三聲門鈴」,在酸屋的入口有著這樣的訊息,從金銀童子開始一一按照這個規則進入了酸屋。有了前面的暗示,我從這裡就開始想要挑戰。訊息並沒有告訴我們,按三下門鈴後一次只有一個人能進入,於是我心裡產生了直接緊跟著前一個人進去的念頭,大概是對互動性、自由性有著過度的期待(包含原本對演出本身的想像:「演出中可以自由行走,但請勿刻意破壞展場物品」,以及鏡子的提示)。雖然最後並沒有這麼做,但也因為有這一段小小插曲,才有了一個對照組。當時有著執著與期待的念頭,離「神遊」似乎還有著很大的差距。

進入酸屋後,我們又被拉回真實與虛假的辯證中。身體(女體?)作為舒適的沙發,作為戰戰兢兢、服務他人、滿足期待和眼光的機器,這樣的異化,是資本主義現代性中再血淋淋不過的事實。我們在這個展演的過程繃緊神經、壓抑自己的能動性,即使金銀童子已經率先輕鬆地臥倒或抽菸,也給出了關於「愛」的提示,我們仍然被「真實」所綑綁(我實際嘗試過讓自己看起來更自在,結果只是多換幾次位置與不斷走動罷了),唯有開始親自神遊之後,才體會這樣的真實,果然只是虛假的瞬間。於是我們開始集體入夢,或者說,終於夢醒了。

結束了大廳的隱喻,我們開始一一探索這棟公寓的每個角落,自由地參與,自由地被各自所吸引的東西吸引。真實與虛假正式開始亂舞、狂歡。聽覺與視覺爆炸,蒙太奇效果與人體伸展交織的房間;水紋與針線、戀物與潔癖、無人聲的水聲空間;雜亂而由螢幕滿足監視與幻想的臥室;舒適嬉皮情調的閣樓;以及戶外的人造星空草皮,等等等等。「你可以選擇,選擇離開,或留下……這城市很髒……」這些空間與當中形象的人物開始漫遊,這樣的訊息也開始四處飄動(可以將任何人物、擺設、氣氛視為他們的乘載物,你感覺得到)。像這則訊息所說,你可以選擇,選擇繼續追逐這些飄動的符號,在這趟旅程中會神地找尋意義;也可以選擇讓放縱的能指就繼續任意地逃逸、飄走,並讓自己也加入他們。對我而言,這次的旅程正是由前者邁向後者的奇遇。就像後來大廳響起國際歌時(其實還有更多聲音,眾聲喧嘩,但我被制約的身體使我專注於國際歌),金童子拿著大聲公展示脫序的身體和講話,而其他人物同樣任由他們的身體與原在結構中形象、意義的位置上逃逸,並在這裡相聚。而我真實地感受到自己參與其中。

在真正進入「神遊」的這個狀態下,新的觀點與感受自由地交錯,身體與意識都只是一個節點,任由他們交會與逃脫。這令人聯想到德勒茲所謂的「heccéité」,以及在逃逸線(lignes de fuite)上永遠處於變化(devenir)中,或在裝配(assemblage)中逃脫的獨居者。在這樣的狀態下,身體脫序的金童子演講與國際歌的互文性或結構性就顯得十分多餘,我在書寫當下,對於「無器官身體」的聯想更加顯得荒謬。只有放縱自己,跟著她他它祂們一起流動才是正解。(雖然我早在金童子出場前就從廚房偷窺到他的模樣,而這全然不同於還在門外時的念頭,是神遊狀態下的自然遊戲)

「愛~~」(演出中不斷重複出現的聲響)。經過在這個公寓中的神遊,偷抽菸、偷吃食物,到處探索,與人、物在不同空間下互動,我們終於學會了「愛」。以致於在這個場次結束之時,還無法順利地離開,成為小房間中的地縛靈,偽裝成演出者,在下一批仍摸索中的訪客們面前,自豪地炫耀,展現自己還未從神遊中回來的身體,展現「愛」。

以上所述,只是眾多觀點的其中一個,如有雷同,那就太令人難過了。這也是我在這次的《號「神遊生活」中發現的一個有趣特色。我在觀察著演出者時同時也觀察著其他的參與者,我看到許多他們視線中不可能看到的景色,正如我的視線中也有我所忽略的寶藏,當中更有很多是絕對不經意的碰撞,稍縱即逝。這樣視線的參與,到身體、意識、全感官的參與,每個人由不同的經驗與感受,交織出各自生命經歷與漫遊體驗中的個性,但不執著於人格的意義或價值,眾聲喧嘩,潑灑出每一次與獨一無二的神遊生活。

真實與虛假?在酸臭之屋中的真實本質的虛假的真實中,怎麼在回到只是展現虛假的瞬間的真實生活的虛假中發酵?離開神遊生活後,感受了能指的亂舞、眾聲喧嘩、自由逃逸,並體會了真實的虛假和虛假的真實後,「唉」如何成為「愛」,我們該如何重新面對那首國際歌?如何重新品味當中的每一則隱喻?不禁還是會思考這樣的問題……。若以日常生活詩學(以下皆為德塞爾托用語)的戰術(tactic)來看,這場發生在創作者生活的公寓中的演出,本身已經是一項有力的反抗與召喚(evocation),從實踐中對抗其對立面、企圖建構理性模式的當權者策略(strategy),以及伴隨著現代性而來、全面入侵日常生活的異化。

《神遊生活》

演出|再拒劇團、酸臭之屋
時間|2016/04/17 19:00
地點|酸臭之屋(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52巷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