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癡情種,照見江月《春江花月夜》
5月
10
2016
春江花月夜(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2次瀏覽
楊書愷(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劇創組)

《牡丹亭》寫杜麗娘與柳夢梅故事。關於慕色少女,如何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曹雪芹繼承杜柳之間,對情與慾的追尋幻想,也於紅樓夢裡提及「意淫」,是謂天下第一等風流之事。

而《春江花月夜》裡的張若虛,也與杜麗娘,或者寶玉般一往深情。其實杜麗娘之死並非因為柳夢梅。杜麗娘的慕色,是欣慕他所幻想的完美對象。而在他的幻想中,這個對象以柳夢梅的姿態出現。杜柳之間並不相識,甚至並無感情的基礎。但杜麗娘卻因為一個幻想的、不能肯定是否真實存在的對象,患了相思,甚至因此而亡;而賈寶玉對女兒天生的癡,也是一種對於「美」與「色」的想望。紅樓夢第五回寫寶玉遊太虛幻境,警幻便言,「好色即淫,知情更淫」,又說「淫雖一理,意則有別。」對於皮相的貪戀,只是「調笑無厭,雲雨無時」之濫淫,比之寶玉與杜麗娘那樣「天分中生成一段癡情」的情癡情種,斷不可相比。

賈杜二人,他們的情是屬於精神層面的。也因此可以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打斷生死之隔。張若虛的情,大抵上和這二者相同。他與辛夷女不過是明月橋上的三次對眼,竟能橫亙三朝時空。張若虛的深情,不只是對人,更被放大到了整個宇宙洪流之中。他憑藉一股癡意,在浩蕩之中,觀照時間洪流。《春江花月夜》劇本以人情寫時間,也以時間來烘托人情。春色依然,江潮如昔;花繁若錦,月夜明爛。明月橋頭的景色不變,但人情可又相同。變與不變,恆常與須臾,便是中國抒情文學裡極動人的手筆。

涅槃經有載:「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而楞嚴經裡也有一段類似的故事:波斯匿王問佛陀說,自己的身體日復一日的衰敗,且這衰敗如此明顯,到底佛說的真性又是什麼呢?佛陀反問波斯匿王,三歲時見得恆河,與現在見得恆河有無不同。波斯匿王答曰沒有不同。於是佛陀說,隨著時光流逝,你已變成另一個人,但無論過去或現在,你觀看恆河時的自性,可曾改變或衰老?波斯匿王想了想,便說了不曾改變與衰老。

關於生死、肉身,外在的時間似乎總是在變化。變化似乎即是唯一不變之事。但人們卻仍想望著不易的事物。那不易的事物又是什麼呢?佛家談不變永恆之自性、真性,言外在變化只是修行法門,讓人能進入永恆涅槃之境。當然涅槃並非張若虛、杜麗娘、寶玉等人所欲追求的。對於張若虛這樣的癡人而言,真正能達到永和不易的,只有情之一字。杜麗娘因癡而亡,又因癡而復生;寶玉因慟成〈芙蓉女兒誄〉,暨悼年華凋零之悲,卻又使千紅萬艷得以續存在他的精神生命裡。

而張若虛與辛夷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看在張若虛的眼裡,辛夷的美像是永恆一般,可與天地同存。但之後的段落,隨著張若虛的二見、三見辛夷,二人之間的變與不變,早已換位。當張若虛於開場見到辛夷時,女子像是與春、與江、與花,與月夜合而為一。她與詩人之間那若即若離,似在卻又不在的距離,《蒹葭》裡,為求在水一方的伊人,溯洄從之而不可得的情景。那種缺席的在場,使詩人心中對於辛夷的美,是如自然造化一樣神秘的。二見辛夷,此時辛夷已嫁為人婦,張若虛也已過世多年,因曹娥說情,閻羅開恩,讓他可做一夜人間遊魂,於明月橋頭,再見到每年此時均來此悼念自己的辛夷。辛夷由青春少女轉為嫻雅婦人,此刻的張若虛就在辛夷身邊,對方卻只感到「怎地一陣冷風吹來」。張若虛雖在,對於辛夷來說,仍是缺席的樣態。

而最終,當張若虛復生,於明月橋頭見著白髮蒼蒼的辛夷時,這一刻的二人終於得見彼此,然則一者年華已去,另一人卻猶原青春。因死而復生的奇遇,得以使時間在身上駐足的張若虛,看著辛夷那如花美眷,在流水年月中逐漸凋蔽。張若虛的視角被拉到了與時間等齊的高度。他看辛夷,一如他看那曾經的盛朝風雲,如今的冷冷清清,其中,唯有春、江、花、月、夜不曾有所改變。然則,當張若虛認出眼前老婦,正是那年年來此哀哭自己的辛夷時,他邀辛夷一同和曲讚詩,共吟《春江花月夜》之詞。

此時此刻,這二人的癡情:辛夷聞張生之死,感嘆青春喪亡,生之易死,死之難生,而年年至此做「阮步兵哭兵家女」之舉;張若虛僅只一面,便能為此入死,癡等五十年,走過一輪生死關頭,將阻擋在面前的障礙盡數揮去。這時的二人之間,並沒有時間上的隔閡。他們的生命共同因為癡情,而與那不變的春、江、花、月、夜同在,流轉於循環造化之中,生生不絕。情癡情種,不知所起,歷竟造化,仍然一往而深。

《春江花月夜》

演出|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江蘇省演藝集崑劇院、崑山當代崑劇院
時間|2016/04/29 19:0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尚未完全被物質所役,而忘卻琢磨戲情。尤其在最後一場,無論是前述老年辛夷的出場、還是讓兩人宛若新婚般並坐石椅閒談,或是攜手漫步花雨間。這些畫面都深情雋永,令人回味再三,充分發揮了寫實舞美最大的優勢,帶來虛擬意象所沒有的視覺美感刺激。(王照璵)
5月
05
2016
若不是導演李小平掌握戲曲節奏與畫面的精確,而調節出文字的節奏、製造個人風格以及戲曲能被增添的藝術型態,促使劇本能在他的導演手法裡煉成屬於戲曲的當代性;《春江花月夜》的劇本其實相對地過於緩慢、輕柔的「軟」,容易凝聚沉悶且壓抑的氛圍。(吳岳霖)
5月
05
2016
《春》所關懷的重點與文字所散發的底蘊和崑曲的調性、韻味吻合,藉著古典詩詞中亙古不變的人生思考,與當代產生共鳴。令人敬佩之處不只是文本,而是「崑曲」最最本質上的構成因素,也就是「唱、念、作、打」的呈現上。(林立雄)
5月
04
2016
《春江花月夜》當中,最好的還是演員,特別是男主角張軍,深厚的唱念功底,若說是蔡正仁老師數十年的心血澆注,毫不為過,崑曲的唱腔之美,在張軍身上得到充分完美的發揮。 (韓昌雲)
5月
03
2016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