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嘩熱鬧的家庭僵局《海》
8月
25
2016
海(褶子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7次瀏覽
蔡敏秀(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海》不是一齣寫實又俗氣的家庭劇碼,也沒有先疏離後大和解的賺人熱淚情節。觀眾首先會被熱熱鬧鬧的舞台呈現吸引,每位成員都有專屬自己的一場戲,或在現實生活中,或在遊戲關卡中。妹妹唱作俱佳地唸「我的志願」(在火星上開動物園)作文、頒布樂樂園法令,顯示出她是個想像力極豐富、但又過度理想化的小學生。媽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了丈夫的外遇,與丈夫大吵,在遊戲關卡中則被轉化為賣場裡執迷於「滿千送百」的婦女。父親在酒店聚會的場景道出職場男人的無奈,離開酒店後的獨白(小時候家住海邊,姊姊發燒變成植物人後他還硬要帶她去游泳,結果她就溺死了。)才顯現出不同於失職父親/丈夫、失意職員的樣貌。

相較之下,哥哥的戲份較少,想出門找媽媽、阻止她自殺卻被妹妹絆住,想對妹妹說明樂樂園法規的荒謬,卻因誤殺妹妹的寵物而被困在房裡。哥哥的角色功能無法妥善發揮,他的存在似乎只是為了拉出遊戲中K的敘事,一開始K還被他操控著,但後來遊戲失控,K也脫離了他,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故事。

但喧嘩熱鬧結束之後,令人不禁回想,戲劇一開始就點明的家庭危機─父親的外遇以及母親的離去─解決了嗎?一幕接一幕的緊湊場景只顯示出家庭成員的性格以及家裡各自為政、疏離、不相容的氛圍,然而危機依舊存在,敘事似乎沒有推展。

或許導演和編劇的用意本就不在解決家庭內的僵局,那樂樂園和遊戲關卡則可另解讀為非典型的家庭圖像。樂樂園是妹妹理想家庭樣貌的投射、是近乎烏托邦的想像。住在同一屋簷下的樂樂園成員們可以「各自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地區」、「所有人權力均等,權利也均等」、「在互不傷害的前提下擁有最大的自由,尤其是,追求個人幸福的自由」。但由於樂樂園成員們都是動物(貓咪、鴨子、老鼠、蟑螂),有些就是「不能放在一起養」,互相傷害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妹妹並不能接受這樣的互相傷害,因此頒布法令以期保障所有人的權利。成員們的自由被剝奪,權利卻還是未獲得保障:哥哥誤踩蟑螂、貓咪咬了老鼠。妹妹為了「依法行事」,以「正義」之名殺了所有動物。這種執行正義的恐怖偏執說明了要求家人間不互相傷害的荒謬,因為互相傷害本來就是「很自然的」。妹妹企圖打造的烏托邦終究破滅。

哥哥的遊戲關卡則像是反烏托邦,人物受極權管控,沒有自由意志,與樂樂園完全相反。一開始是哥哥操控K,後來則是遊戲設定本身控制K。但貓咪進入遊戲後反烏托邦敘事有了變數,貓咪質疑K的設定,讓K反思為何自己要去找海;貓咪啟蒙K,讓K知道吃東西的感覺;貓咪改變了K,讓K覺得不去找海也沒關係,想去哪就去哪。戲劇最後,K角色設定原本是不用吃東西的,但他拼命塞入鱈魚香絲,可看做是對遊戲設定的抵抗。與現實對照,虛擬的遊戲角色K有了轉變,而呂家四口彷彿從頭到尾都沒有進展;虛擬的遊戲關卡也出現了家庭關係中和諧動人的部分:貓咪與K互相陪伴,貓咪離開時K痛徹心扉(而不似媽媽離家出走時妹妹開心地擴建樂樂園或父親的蠻不在乎)。

妹妹極力想打造的烏托邦禁不起考驗,而哥哥的反烏托邦電玩世界卻展演了感人的陪伴。在烏托邦與反烏托邦之間,家究竟接近光譜的哪一端呢?海又在哪一端呢?

《海》

演出|褶子劇團
時間|2016/08/21 14:30
地點|台北客家音樂戲劇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現實主角呂凱浩和虛擬主角K之間並沒有再做進一步的辯證。至於K一面擁抱「自由」,並拯救誤入虛擬世界的動物朋友,一面依照原本遊戲「設定」的最終關卡:找「海」。這種自由意志和遵守設定的自相矛盾,從文本到舞台調度都沒有再繼續追究。(林乃文)
8月
29
2016
「海」在戲中象徵某種美好而令人嚮往的目標,真實世界的四位角色卻無一到達終點,反是虛構的遊戲人物K成功到達海邊,完成關卡,全部破解後似乎得到永生,但卻也暗示著永滅。(曾達元)
8月
25
2016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