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夢醒,所餘為何?《南柯夢》
10月
29
2012
南柯夢(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05次瀏覽
張啟豐

「夢了為覺,情了為佛」,是湯顯祖親自揭櫫的創作意旨,以此為軸,開展情節:失意武官淳于棼酒醉入夢,受大槐安國招為駙馬,與公主情深恩愛;治理南柯郡二十年,政績卓著;回朝任相,時交權貴;愛妻過世,與三女合歡;之後被遣送回人間,夢醒感慨;請契玄禪師超度蟻族眾生,其間與愛妻相見,由不捨而了悟,立地成佛。上述情節並非湯顯祖原創,相信不少人早已聽過或讀過南柯一夢的故事;只是,這個故事到了湯顯祖筆下,更加清楚地展現佛理情緣之間的辯證。

四百年前寫就,四百年後搬演,其中或許自有緣法。

大幕啟,兩道曲線狀大屏風矗立在舞台上,在上中舞臺處部分交疊,於一前一後之間營造一道出口。視覺觀感上,屏風以木質材料為架構,主體是大片大片金箔錯落的米黃色紙,屏風上再有一層木質空架。左上舞臺的上空,則懸置一顆球體,「以形似碗的內凹曲面呈現」(節目冊語)。演員上場之前,整個舞台空間呈現木質及米黃色調,間或有金箔耀目,穩靜而沉雅;上空懸球,就立體面來說,也更加平衡,好似一瞬萬劫。

隨著戲的開演,情節的鋪展,上述屏風的木/紙結構,不啻落實大槐安國的景象:螞蟻以土築巢於木,而耀目的金箔則是極貴皇家。自此,屏風意象即為螞蟻情節的反映;此外,舞台上還有隨情賦景的木柱,或東廡廊下、或槐安宮殿,均能精細地區隔、造就舞台表演空間。

這樣的舞台設計與空間營造,既符合《南柯夢》本身的劇情背景,又突顯設計者的觀點,未相扞格,讓戲可以流暢地進行。但是,除了屏風、懸球之外,自空而降的木柱或有巧思,但也產生干擾。可能因為木柱重量不夠,當降到演員身體高度時,容易受到表演能量波動而左右擺盪;至於定點下降,也容易因為機械設定而使得到達定點後上下跳動;更實際地,這些木柱對場上演出有何幫忙或妨礙,或許才是設計者最需要考量的。

這次演出,在視覺上最挑戰觀眾看戲慣性的,大概屬服裝設計了。設計者匠心獨運,以「青花瓷」定位人間,以「蘇州園林」標誌夢境,可謂用心良苦。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人間」的淳于棼服裝上一抹青冷,湛藍孤枝直下衣角;當了駙馬之後圖案一轉,成為橙豔豔開屏的孔雀。至於大槐安國蟻王、蟻后、公主、右相等人物的設計,直把服裝當畫布,盡情開灑,看不盡園林屋舍,觀不完花草山石,當然,還有那麼一隻大孔雀。這樣的設計確實十分文創,假設上述服裝不是拿來為戲曲表演所用,而是在時裝伸展臺,甚至全部鋪平了來觀賞,不僅令人驚豔,更當令人擊節!但是,一旦是戲服,就與表演緊密聯結,既然與表演脫離不了干係,舉凡演員在臺上做打揚袂轉身顧盼,都以戲服而成其造型,也因此戲服的各個部分都可能有各種不同角度的呈現或遮掩。整場戲演下來,觀眾不一定能夠欣賞讚嘆設計者巧思,反而更多時間要擺脫服色花樣線條所帶來的干擾。

回到戲本身,《南柯夢》面面俱到、腳腳有戲,但觀罷全劇,總覺得整體節奏略有拖沓,全劇表現稍嫌平乏。究實而論,關於淳于棼的詮釋或表演,挑戰性相當高,因為淳于乃失意武官,與柳夢梅、潘必正、趙汝州等人物並不相同;而且不論劇中人的身份或經歷--當然包含夢了及情了,也都不是演員所擅行當或年紀經歷所能輕易掌握或自在詮釋的。施夏明場上亮麗吸睛,自不待言;只是美則美矣,深刻不足。至於單雯,整體表現令人印象深刻,所飾瑤芳公主乃存於夢境之中,所以轉折層次不似淳于棼複雜,可惜頭兩天的聲音或嫌寬扁,稍乏溫潤內蘊之質,未免可惜。

《南柯記》流傳至今四百餘年,如今僅有〈花報〉及〈瑤臺〉二齣見諸場上,這個現象不免令人聯想到清代傳奇巨作《桃花扇》,畢竟都是舞臺歷史淘篩的結果。這不免牽涉到劇本/讀者及演出/觀眾的讀/觀現象,畢竟,讀者喜好與觀眾選擇並不全然相同。所以,在〈花報〉、〈瑤臺〉之外無他的前提下,要如何重建回復近於全本的演出,實在是一項艱巨工程。當然不致於憑空生出、無中生有,而按圖索驥、循路而行,將文字立體化,可能是最保險的作法。因為此劇不似《牡丹亭》或《長生殿》,現世已存有多折經過歷代藝術加工、已然成為定制的典範精品,在此前提下連兜為全本的演出,結果如何?勝算可知。

南柯夢醒,已然久矣。至今心中仍不免納悶:這麼旗艦的製作,如此浩大的工程,所要成就或展現的,究竟是什麼?

《南柯夢》

演出|江蘇省演藝集團、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
時間|2012/10/18、1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搬上現代舞台並不一定要符合現代人的觀點而加以翻案,更要處理的是劇作家未完善之處,不管是刪或增,這或許才是另一種「現代感」。(吳岳霖)
11月
21
2012
若不以現代劇場導演手法,且以回歸傳統來看《南柯夢》的演出,我個人認為是成功的。從原本四十四折中,刪至十七折,保留了《南柯記》中作者想表達的醒時皆空,且未讓故事主軸偏離原本,並用了落葉蕭蕭而下的場景,增加了現代劇場的視覺感。(林維揚)
11月
12
2012
黃香  
《南柯夢》導演王嘉明從善如流,在只刪節不改寫文本的前提下,加上崑曲繁複的表演程式與嚴密的舞台規範,導演只能自重重限制中尋找自由,將特別能夠展現當代劇場精神的場面調度與舞台設計揉合融入崑曲藝術。(黃香)
11月
09
2012
湯顯祖成功的在《南柯記》中開創「人寫」和「蟻寫」交錯的筆法,但無論過程如何引人入勝,不可忘記的是,最後的得道辯證,才是湯顯祖作劇的目的。就這一點而言,王嘉明的刪本,掌握得相當準確。許多湯顯祖極富創意的機趣言語,也因為劇本編刪而得到凸出。(林鶴宜)
11月
05
2012
企圖為某個單一劇目重新創造象徵符號、重新摸索色調與剌繡技法的創作思維,對於早就有著整套「穿關」製作規則的戲曲藝術而言,實為沒有必要之用心,而這也正是近年來戲曲新作屢見不鮮的共同問題。傳統出了什麼問題嗎?我們為了什麼而創新?或者反過來問:量身訂作有何不妥?難道戲曲服飾就只得停留在那幾種單調的色彩約束嗎?就後二個問題而言,老行話「寧穿破不穿錯」恐怕就是最佳的答案了。(高美瑜)
10月
30
2012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