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生身不息》
11月
05
2012
生身不息/Five Movements, Three Repeats (Erin Baiano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6次瀏覽
李時雍

甘陀麗。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中,為了婚嫁於盲視國王,為不忍親睹家族百年殺戮而矇上雙目之公主,成為阿喀郎《靈知》舞作初始,手持長桿,探伺著跟前及虛空,緩步走進延伸橫長如花道般光照裡的女舞者,移動下盤重心,隨鼓聲擊起手勢;也成為了許芳宜這幾年與國際間編舞家工作經驗所帶回台灣製作《生身不息》中,合作最早的角色作品。

曾於2010年台北新舞台「新舞風」節目中演出的《靈知》,阿喀郎與當時飾甘陀麗的女舞者日本裔太古樂手砂畑好江(Yoshie Sunahata),結合了印度卡達克舞(Kathak)轉手與旋轉的步伐以及太鼓擊奏時的身體擺幅姿勢,在光線延長或橫直所創造的儀式性空間內,以竹竿撐地,以肉身為墊,演繹關係和命運裡的視與不見。許芳宜在2011年接續發展此角色。受訪時,回顧如何詮釋從瑪莎葛蘭姆的神話人物到《靈知》裡的盲視公主:「都不一樣,但追根究柢都一樣。因為都是人,都是女人。只要回到人,回到人性共通點,其實男人女人好像沒什麼不一樣。」從砂畑好江到許芳宜,演出者帶著那諸神話角色之故事之姿,確賦予此人物偌多身體到詮釋以至文化上的個人脈絡和性格,其戲劇情緒營造和造型線條的延展,恰與阿喀郎的內斂構成張力,形成對比。

身體的賦義和詮釋確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從戲劇性強烈的《靈知》到惠爾敦(Christopher Wheeldon)編作幾無角色的《Five Movements, Three Repeats》。重複段落中,紐約市芭蕾舞團舞者溫蒂.威倫(Wendy Whelan)、泰勒.安格(Tyler Angle)、克雷格.霍爾(Craig Hall)與許芳宜在極簡約僅背幕藍色光照下身似剪影發展各自動作語彙;並在幾段發展中獨舞或男女雙人。在同樣動作中更可見到許芳宜所謂的「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其手勢、其沿背脊和腹部的運動,腳和地面的關係,或是被霍爾拖舉時身體狀態的細膩延展,相對於譬如溫蒂.威倫在雙人中每一足尖延伸,每一旋腿像指尖劃過地面般輕盈,或者四人同在舞台上時差異的身體個性及之間關係非常引人精彩。

而《出口 Way Out》則是許芳宜編作。以年輕表演者初始身體能量,以奔跑、以吶喊之姿、或融合街舞不規則的動態,折返跳躍,在光線穿透背幕打出如通道的光影,背後若現的敞開空間,加上音樂重拍所烘托出的巨大感染力;然而在群體的結構關係或畫面編排上,或因光線和景而受限於前後方向的移動,以至對於從「出口」所可能展開的動作發展與賦義詮釋上,都仍停留在展開的表層。但也已可見年輕舞者一種身體原發的爆發力。

也正是在此同一舞台,年輕舞者曾有一時躍起的身影,迴盪在溫蒂.威倫的芭蕾之姿,許芳宜對於角色的個人化詮釋,或像是《靈知》尾聲阿喀郎在微光下含蓄著巨大能量進入儀式般的甩盪又收斂一瞬,或許便是許芳宜回返台灣製作而連結了三齣作品欲創造愈動人的「生生不息」。

《生身不息》

演出|許芳宜&藝術家
時間|2012/10/2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舞蹈在某種意義上正探問著生命與動態的展現,《生身不息》似乎從隱匿的微觀動作引爆了難以直接描繪的強勁動力,或可稱生命力亦或是死亡趨力,然總是生生不息。(吳若慈)
11月
12
2012
〈靈知〉最後所堆疊的高潮在於許芳宜扮演的甘陀麗皇后為亡族之戰悲慟不已,她披頭散髮,低身開胯,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技法強調腹部有力的收縮,在此刻有所閃現。阿喀郎更驚人是在結束前,整個頭手快速的晃動,快到像高速放映的影片,幾乎看不到頭手的細節,只見光影在暗處極速地閃爍,整個人彷彿即將化為粒子在台上全然消逝。(葉根泉)
10月
29
2012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