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落符旨的無盡詰問《梁祝的繼承者們》
5月
11
2016
梁祝的繼承者們(非常林奕華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4次瀏覽
汪俊彥(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祝英台太多話,歇斯底里的她,一位演員來演不夠。

其實不只祝英台。林奕華劇場裡的角色,很難只用一個演員就能表達。因為林奕華在乎的本來就不是任何單一的角色,也對歷史上、傳說中有沒有一位姓祝名英台的女士(或是男士),或是梁山伯,有什麼興趣。這些人物從來就都只是托古寓今的角色。甚至不是托古寓今,而是林奕華腦子裡想不透的一些疑惑,一些每天翻開報紙、打開新聞,總是得一再面對的似是而非,一些每秒大量生產、用完即丟、丟了即忘的語言、詞彙,可能人也是。所以《梁祝的繼承者們》也真的不再是梁祝,甚至也不是「反梁祝」,頂多就是個聯想而已。(不是梁山伯是梁sample;聊天聊個五月天、阮經天)

透過梁祝的聯想,仍然不得不佩服林奕華信手拈來無止無盡的玩耍,耍出每場對某些命題的反覆詰問。例如:自我、藝術、情感、父母、價值、競爭,還有性別。但無論對這些議題怎樣戲耍(有一種眼神叫闔上眼、有一種等待叫多等一會、一種反應叫沒有反應、有一種心跳叫沒有心跳、有種呼吸叫人工呼吸、有一種潦倒叫跌倒、有一種背叛叫陪伴、有一種存在叫不在、有一種不在叫存在),到頭來其實玩的是語言。這些對於語言的戲耍已經玩到若要照著林奕華的邏輯推論下去,恐怕不瘋即傻;或是想要參透出個深厚含意,大概馬上就又漏掉了林奕華隨即端出來的新口味。所以林奕華的語言早就脫掉一串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帶來的連結,大量依賴去所指化後的語言,還原成無法直接解讀的符碼。連同舞台上演員的身體、場面調度、音樂,置於舞台上一堆符碼。於是語言可能得與舞台上任何並不優於、亦不劣於語言位置的劇場元素搭配。偶而撿到一些語言巧然的能指與所指的連結小確幸,當然足以讓人留戀回味不已。但林奕華顯然做得更多。

從演員來看亦是。林奕華樂此不疲地使用多個演員重複扮演同一角色,但同一角色真的是同一人物嗎?換句話說,不同的演員演的祝英台,恐怕都未必指向「祝英台」;再進一步說,祝英台從來就不只有一個祝英台:面對爸媽的她、面對老師的她、面對功利價值的她、面對喜愛與被喜愛的她,時時刻刻難道祝英台都是同一個?分分秒秒難道祝英台都沒有其他想法(或是都沒有其他的祝英台出來想一下?)林奕華只是釋放了千千萬萬被咒封的祝英台(或是路人甲),透過多重認同,也曝光多重的現身。當一字排開十八個演員、歌手(再加上現場演奏一人),每個人都在林奕華的調教下,呈現出某種程式化集體身體規範;但我們又明明看到十八個看似一致的演員,有著細緻的、些許的差異:或許這個頭髮長了點、那個更有神些、這個歌聲好、那個表情更迷人。在一致的程式化與永遠還有可以察覺的差異之間,舞台上始終目不暇給,意義也就一直從那個之間(in-between)變換。演員也使出渾身解數,在自己與另一個自己、自己與在別人身上的自己、在別人與在自己身上的別人…無盡戲耍。這看得真是過癮。

黃佩蔚在先前的一篇劇評中提到林奕華「到2006《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後,完整建立的林奕華公式,經典文學文本、具有票房知名度的演員(而且,一定要有明星)、角色設定多為中產小資以上議題環繞在慾望與利益的普世價值辯證,讓林奕華無役不與。」《梁祝的繼承者們》 正好又再次告訴觀眾,林奕華不靠明星,依然可以玩得精彩。(依照演前的票房告急來看,靠明星的常常是觀眾。)

也是因為林奕華不在所指上打轉,問題很可能也就不再是愛、不再是情、不再是反叛、不再是倫理、道德…或者說都不是那些可以恆定推想的價值。相反的,林奕華更在乎通往愛(那些唯心的價值)的路上,是如何血跡斑斑,如何淚痕滿面,如何汗水淋漓,如何鬥爭後敗下陣來,如何從白色的立方體到圍裙上滿滿的顏料。一派輕鬆之下,林奕華還是很介意。所以他重複詰問,所有的輕描淡寫都成了沈重的自問自答;所有對傳統或是古典的忘與不忘,都看到他的眷戀。

《梁祝的繼承者們》

演出|非常林奕華
時間|2016/05/0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