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的真實《童話與傳說》
6月
06
2023
童話與傳說(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Elisabeth Carecchio)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6次瀏覽

文 孫玉軒(自由工作者)

打開Google 輸入青春期,跳出叛逆、戀愛、第二性徵、同儕⋯⋯等搜尋結果,這段生理正在發育與自我認同形塑的期間,既迷茫又充滿無限可能。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少年少女,情感、傷病、恐懼、失去,這些即使是經歷過青春期的大人也難解。《童話與傳說》集合了青春期的重要關鍵字,並加入人工智慧做為提問,倒轉青春限定的情境題。

開場,左上舞台的少年極盡所能的以性與暴力相關字眼辱罵著並唆使同伴上前觸摸,確認對方是否為真人,彷彿眼前的女孩是個只擁有「性」的生物體,此時舞台上尚未出現機器人的角色,但少年看不見「人」的存在。這一幕讓人想起最近引起高度討論的台大經濟系學生充滿歧視的言論,在這兩位學生眼裏,即使身處在真人的世界中,卻也同樣看不見「人」。這類的事件無論是上個月還是上個世紀,不斷地在發生——透過戲劇來揭露、引起討論,甚至帶動修法、促進社會進步,其實也是藝術作品的責任之一。

人類對情感的需求衍生出許多商品與服務,如線上遊戲、交友軟體、巫術占卜,甚至是聲色場所,來滿足情感上的缺陷。現在有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可以預見作品中的教育型機器人將於不久後問世。在《童話與傳說》中關於真正的男人的段落裡,眾人一面咒罵一面向少年逼近,野蠻且粗暴的戾氣吞噬了孤單瘦弱的男孩,觀眾席的我們也像是路邊的群眾,投以漠然。「當你同時被十個人羞辱的時候,要嘛離開要嘛只能像我這樣⋯⋯別無選擇。」冷眼看著惡意相互吸附,眾人的沉默授意了惡的膨脹,甚或將其美名為真正的男人該有的樣子。機器人能夠代勞所有的家務,代替父母的陪伴,卻無法代勞善意的滋養。劇中青少年從機器人身上學習如何與人相處轉身,卻在真實生活中段同伴施加殘酷手段。人類因為國家、種族、宗教、文化有所差異,但都是同樣的物種,最根源的起點都是相同的,都是真人。即使時代變遷,人性依然相同。我們會張牙舞爪的渴望愛,也會如機器人的其中一句台詞:「抱歉,我不知道如何回應你。」或許,人們需要的不是高端的科技,只需要最後一幕:紀堯姆與朋友相擁,機器人退場。

無論古代或當代,時間流動的速度是一樣的,一天依然是二十四小時,一年同樣是三百六十五天,只是現代人們追求立竿見影的速效,忽略了過程。Chat GPT一按就能寫好整份論文,彷彿一鍵點下,現實就會變成理想的樣子。劇中機器人是裝載了使用者喜歡的、期待的特質的容器,並且預設想要得到的回應。但人的情感複雜而脆弱,不像機器人的編碼一樣能夠設定。在討論男女之間的愛情時,少年請機器人放點音樂,機器人選了一曲聊表寸心的情歌,空氣中隱隱的、幽微的曖昧變得明朗,兩人的身體距離越來越近,眼神從羞赧到直視,手慢慢環上對方的腰,甚至能感受到呼吸的加速,這一整段時間的作用體現了過程的迷人之處,而這些情感的重量是如此真實地落在一個人的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翻譯字幕使用了許多時下的流行用語,像是:你們兩個是在哈囉、時間管理大師、發芬、當我是塑膠、朋朋⋯⋯等,與近期社會的時事有所呼應,而前幾年哈密瓜有哈味、蕾神之槌等單詞熱度已退去,作品搬演的同時也收集了此刻台灣的流行樣貌。

《童話與傳說》以短篇情境劇的方式拉開青春期的膠卷,場次之間沒有連貫的劇情,整體覆蓋著一股躁動卻壓抑的悶響,機器人做為此作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質問人類對人工智慧的依賴已屬必然,卻無助於人類精神上的安穩踏實,反而使人更快速的失去社交的能力。人類可以透過不斷改良優化機器人的精細程度,卻無法在時代的演進中找到青春期的解方。即使我們需要恆溫的冷暖空調,但最終,身體會渴望晴空灑落的陽光,山林間拂身而過的涼風,甚至偶爾會期待滂沱大雨的落下,還是需要與他人真實地建立關係,有來有往,真實才能觸動人性。

《童話與傳說》

演出|路易霧靄劇團
時間|2023/05/28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波默拉沒有選擇將機器人看作某種智慧與力量遠高於人類的人形計算機,或是擁有精緻外型的高階玩具。他所做的是在不過度誇大機器人潛在的力量和保有與真實人類的前提下思索在這特殊條件下的人機互動關係。
6月
19
2023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