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好戲,聲韻傳承《盡忠報國》
8月
08
2014
盡忠報國(民權歌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4次瀏覽
劉美芳(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接連四檔「再現看家戲」最終章,請出臺北資深劇團民權歌劇團,由老團長夫人兼首任當家小生王束花女士,傳承內台時期的代表作《盡忠報國》,長女林嬋娟從冗長的連台本戲情節中提煉出重要關目,凝鍊重組再現經典劇目的舞台魅力。

成立於1970年的劇團最早落腳於台北民權西路,大橋頭一帶正是北部有名的戲窟所在,見證了歌仔戲內外臺的輝煌。過去戲院演出通常以十天為一檔,為因應業界行規,連台本戲往往以十天為期建構戲文內容。昔日戲班大都沒有正規編劇的編制,藉由講戲先生口述故事情節,分配擔任角色,指示出場順序與相互間關係,演員憑藉自身厚實的功底場上即興發揮,是謂「演活戲」。重製歷史古冊戲工程頗具難度,劇本的整理便是一大課題。古冊戲多取材歷史演義或章回小說,主角多是見諸史冊的功臣名將,藉由人物故事情節演繹歷史事件。內台戲有足夠的時間篇幅架構事件,使人物鮮明立體;濃縮為一場公演長度,取捨最是費思量。

岳母刺字教子事件,史傳雖未詳載(《宋史‧岳飛傳》:「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卻是型塑岳飛忠貞鮮明形象的重要事件;而岳飛勇破金兵卻含恨冤死的悲劇命運,更是日後衍化為戲場主角深受民眾愛戴的要因。民權整編後的《盡忠報國》版本,無法鋪陳太多細節,只能從韓世忠夫婦失守兩狼關展開,引出岳飛武舉不第,受王佐招募差點投入楊么反宋行伍,岳母心痛刺字訓誨的高潮。重頭戲在中場休息前已然揭露,勉強在下半場側重征戰的武戲結構中,插入岳母別家探子、道途被擄、沙場自刎等情節,將全劇主軸維繫在岳氏母子身上。岳母以一介弱女子獨自遠赴軍營之事,雖可藉以突顯母子情深,添增演員表現餘裕,但以現代觀點省視,情節安排著實不甚合情理,仍有再修編的空間。且岳飛字鵬舉,以古人稱名習慣,岳母喚子該是「飛兒」,而非劇中一以貫之的「鵬兒」,修編時也可一併納入考量。

傳統的古冊戲表演相當規範,注重演員腳步手路等身段做表,不論是落歌或動作,與後場樂師良好的搭配默契,自是場上演出節奏精采的重要關鍵。民權創團團長林竹岸先生是資深的後場樂師,更以「歌仔戲文場音樂」被正式登錄為傳統藝術資產;劇團在其帶領下,一向以精於唱唸做表著稱。本劇其以藝術顧問身份帶領兒子現任團長林金泉聯手設計後場音樂,跳脫純粹「安歌」思維,不只有傳統曲調、變調仔等熟悉的旋律,更在制式腔形中變化版式,豐富音樂節奏。還以深厚的「腹內」依情節編排了【廈門小調】、北管【西皮刀子】、【緊中慢】、南管【四空仔】、高甲【將水】、【玉筊】、【松歸】等,連京劇【西皮流水】都搬上了場。雖是多元麗彩的曲調風格,咬字牽韻皆已在地化(除了不知何以堅持以國語演唱的【西皮流水】),絲毫不見扞格的尷尬;佐以父子精湛的椰胡與大廣弦演奏技巧,傍著聲情托腔,分寸掌控細膩。演員唱得漂亮,觀眾聽得過癮,久違的「歌仔」戲,終於「再現」!

傳統的歌仔古冊戲以精采的戲文建構「戲保人」的基礎,演員在場上恣情施展達成出色的「人保戲」任務;觀眾不在乎何者為重,戲好聽好看最重要,不是嗎?

《盡忠報國》

演出|民權歌劇團
時間|2014/08/02 19:00
地點|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蔣渭水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