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偶的合一或分離?《怪俠紅黑巾‧水底鬼娶親》、《怪俠紅黑巾‧陰陽鬼之戀》
9月
27
2019
怪俠紅黑巾・陰陽鬼之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381次瀏覽

文 林慧真(專案評論人)


《怪俠紅黑巾》為臺灣戰後重要的劍俠戲,興起於內臺布袋戲時期,許多劇團皆曾演過此戲;今年度「2019再現看家戲系列」由「蕭建平電視木偶劇團」以及「真快樂掌中劇團」分別演出《怪俠紅黑巾》中部份戲齣,除了有同台競演的意味,也在劇情方面有所連貫,因此,是競演也是合演。

一般以為《怪俠紅黑巾》為「玉泉閣」黃添泉、黃秋藤所編,據楊雅琪《玉泉閣布袋戲團研究》口訪黃家後人指出,此劇乃從演師黃枝南手中取得部份劇本,再經黃秋藤增潤而成。【1】而後南投「新世界掌中劇團」陳俊然加以發揮,成為該劇團招牌戲;在陳俊然灌錄的近百齣布袋戲唱片中,《怪俠紅黑巾》亦為其中之一。該劇傳承至今,實為再現風華。

《怪俠紅黑巾》故事以孫臏及太乙真人率領「紅龍派」對抗白猴之「黑龍派」為主軸,於此正邪二元對抗的設定下,除了基本的劍俠元素外,又包含愛情、友情與趣味。蕭建平電視木偶劇團選擇的戲齣《怪俠紅黑巾‧水底鬼娶親》(以下簡稱《水底鬼娶親》)屬於趣味性質的三小戲;而「真快樂掌中劇團」選擇的戲齣《怪俠紅黑巾‧陰陽鬼之戀》(以下簡稱《陰陽鬼之戀》)則屬於愛情戲。

真快樂掌中劇團《怪俠紅黑巾‧陰陽鬼之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由劇情脈絡來看,《陰陽鬼之戀》以紅龍派小白龍「連雲鶴」與十二省美人「馬金英」陰陽相隔的相遇與愛戀為主。故事中描述馬金英兄長馬鈴與黑龍派支離姑打鬥過程中,為千光老人派出的「雙合八寶聯珠劍」所救。馬鈴返家後將雙合八寶聯珠劍送給馬金英作為嫁妝。一日兩人來至伏虎寺,馬鈴與黑龍派打鬥,不幸陷於機關樓喪命;馬金英思念兄長便於伏虎寺自盡。伏虎寺住持命小和尚將馬金英葬於後山,並將雙合八寶聯珠劍一同埋葬,劍鬼便守護馬金英之魂魄等待復生。此時小白龍連雲鶴至伏虎寺借宿,為歌聲所吸引至後山探看,遇馬金英,兩人一見鍾情。水底鬼裴成亦來至伏虎寺,至後山遇見連雲鶴等待愛人。經馬金英訴說始知其為亡魂,並且被鬼王逼迫下嫁。連雲鶴與裴成聯手對抗鬼王不勝,此時雙合八寶聯珠劍打敗鬼王,連雲鶴與馬金英終成眷屬。

至於《水底鬼娶親》則以水底鬼裴成為主角,述說明朝正德皇下江南為黑龍派追殺,裴成出面救駕,危急之時,小白龍連雲鶴使出雙合八寶聯珠劍殺盡妖道。解決危機後,裴成繼續尋找紅巾怪俠之旅。正德皇為感念裴成救命之恩,決定為其完成願望。裴成以其貌醜無妻為憾,正德皇便至西川美人閣賜婚美人林鳳凰予裴成為妻。裴成至西川美人閣,始知皇帝已安排婚事,便大宴兄弟,此時黑巾怪俠出現與眾弟兄打鬥,故事便結束於此緊張刺激時刻。

蕭建平電視木偶劇團《怪俠紅黑巾‧水底鬼娶親》(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兩齣戲皆以尋找紅巾怪俠為動機,由於本為劍俠戲,寶劍自動飛出、消滅反派的戲碼仍貫串其中作為預設背景;其中更以小白龍的雙合八寶聯珠劍作為解決危機的關鍵,因此不免有「劍比人強」的感覺。兩齣戲在出場人物上亦有所呼應,一齣以小白龍為主,一齣以水底鬼為主。在角色設定上也各自呈現不同特質,小白龍面容姣好、水底鬼奇醜無比,一為文質彬彬小生、一為機靈粗俗小丑;《陰陽鬼之戀》著重小白龍的感情戲,《水底鬼娶親》則著重水底鬼的趣味與插科打諢。

《水底鬼娶親》由藝師蕭秀鳳親自主演口白,此齣三小戲尤以丑角特質為重,水底鬼與西川閣老鴇二角皆具有插科打諢之效,在口白的表現上,亦各自呈現出水底鬼的俏皮、老鴇的風騷;加以蕭秀鳳運用俚俗的口語,展現出生動活潑的表演風格,為此齣戲增添不少笑點。《陰陽鬼之戀》則在序場由江賜美親自操偶、講口白,而後由其子柯加財接棒主演,劇情因水底鬼出場偶有趣味處;而絕大多數集中表現角色情感,馬金英對父兄逝去的痛苦、小白龍與馬金英分隔陰陽的縴蜷。此場角色相對較多,小生小白龍、小旦馬金英,以及鬼王、伏虎寺住持、水底鬼等眾多角色各有其性格特質差異,口白亦能五音分明。值得注意的是,《水底鬼娶親》以其流暢口白帶來趣味之效,並凸顯藝師的腹內功,實為即興特質之展現;而《陰陽鬼之戀》則在舞台設計方面展現出節奏與戲偶姿態的流動性。

傳統布袋戲以彩樓或彩繪佈景為主,或為外臺之搭棚演出,然無論內臺或外臺,大多類似鏡框式舞台,戲偶在固定的戲臺空間中敷演故事情節;即使舞台風格愈發講求聲光效果之效,仍設有一定舞台框架。近年來,布袋戲的戲偶不再限制於固定框架,操偶師伴隨著戲偶一同至台前操演、甚或運用場地空間營造出不同表演戲台,例如古都掌中劇團於臺南「陳德聚堂」演出《臺灣風雲錄─戰火波瀾》時,運用廳堂內側門營造出與主舞台分隔兩岸的劇場空間。【2】又如清華閣周祐名掌中劇團演出的《南海水族》結合了西港陣頭南海埔之水族陣舞蹈,運用彩樓前的空間進行戲偶與舞蹈交織的演出。【3】此皆為突破傳統彩樓以及舞台空間限制的展現。

而《陰陽鬼之戀》雖設有主要舞台,但不同角色的進出場,皆有移動舞台跟隨角色進出。若說傳統戲偶遷就於舞台框架,《陰陽鬼之戀》則使舞台遷就於戲偶的移動。兩個舞台可以因角色的相遇而結合成一個大舞台空間,亦可隨時分離,使得角色的移動來去自如,顯得相當流暢。

另外一個「突破框架」則是藝師與操偶師以及歌手的「現身」。一齣布袋戲的演出包含操偶師、主演藝師、文武場等,多位於布幕或戲台後進行演出,使觀眾焦點聚焦於戲偶之上。然而隨著舞台框架的打破,躲於幕後的藝師們紛紛至台前「現身」以及「獻聲」,操偶師或有穿著黑衣、或以一般服裝亮相,使人們一窺布幕後的真面目;然而布袋戲偶由於尺寸較小,不免被人的身軀拉去部份視覺焦點。與其說是偶的退位,不如說是人的進位,這樣的「人偶合一」似乎是在一個重新聚焦於劇團人物的視野下進行。

現今布袋戲亦如其他傳統技藝及藝術一般,同樣面臨失落的危機,藝師的標舉實凸顯技藝傳承的意義。《水底鬼成親》一戲,資深女藝師蕭秀鳳全程於戲臺前進行口白主演,而《陰陽鬼之戀》由同樣為資深女藝師的江賜美於舞台中間獨自進行序場。戲齣中間,偶有歌手唱曲,請歌手助唱的形式於戰後已出現,甚或歌手本身亦能成為劇團宣傳重點;此次兩齣戲皆有歌手助唱形式,其於舞台前歌唱流行曲以表現角色情感,歌手的現身也再次突出人的焦點。加以操偶師於舞台前現身操偶等安排,似乎總讓人感到戲偶的身影淡化了。或許也可以說,此次《怪俠紅黑巾》的演出除了再現劍俠戲經典劇目外,也有意突出藝師的存在,像是將布袋戲的各種結構拆解後,一一放置於眼前。

近年隨著布袋戲的創作手法愈趨新穎,表演有了新面貌,舞台框架也有了更多變化。然而隨著各式各樣的「突破」也不免讓人陷入思考,對於長期以戲偶為表演主體的布袋戲來說,審美的焦點是否也將隨之轉移?人與偶究竟是合一或分離了?在打破舞台限制的同時,操偶師不得不暴露於台前,能否在人與偶之間找到一個演出的平衡呢?此點或許也值得再繼續觀察與思考。


註釋

1、楊雅琪:《玉泉閣布袋戲團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頁101。

2、參林慧真:〈劇場化之歷史布袋戲:古都掌中劇團《臺灣風雲錄―戰火波瀾》〉,發表於2018年臺南藝術節藝評網站,網址:https://reurl.cc/Va5glN

3、筆者觀看場次為2018年10月20日,於新營文化中心之演出。

《怪俠紅黑巾‧水底鬼娶親》

演出|蕭建平電視木偶劇團
時間|2019/08/31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怪俠紅黑巾‧陰陽鬼之戀》

演出|真快樂掌中劇團
時間|2019/08/31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