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碰撞,跨越時代《莫札特:鋼琴四重奏》
9月
02
2021
莫札特:鋼琴四重奏(財團法人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基金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75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在1785年至1786年間,莫札特寫下現今編號為K. 478與K. 493的兩首鋼琴四重奏作品,這在當時是前無古人的全新室內樂編制。據傳當時的委託者抱怨曲子寫得太難,樂譜銷量不佳,甚至因此取消了後續的委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兩首鋼琴四重奏既編制少見,兩首之間亦有極大的性格差異,在演出實務及詮釋上仍然有不小的挑戰性。

舉例來說,降E大調第二號K. 493在譜曲上明顯偏向三把弦樂 vs. 鋼琴的分組,既對鋼琴有協奏曲般的要求,又有繁複的風格交錯,連美藝三重奏(Beaux Arts Trio)都棋逢敵手,詮釋得有些令人困惑。而G小調第一號K. 478則有更豐富而細膩的室內樂互動,四把樂器地位更加均等,對四位樂手都是極大考驗。幸好,這場由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基金會所舉辦的《莫札特:鋼琴四重奏》,由王佩瑤、李宜錦、郭威廷、高炳坤等四位穩健派音樂家出演,四人皆以扎實的演奏實力享譽國內,這次攜手獻上了一場十分精湛的演繹。

雖然平時並非室內樂團隊,四位演奏家合奏起來卻極為協調,在音樂會進行的每分每秒,都能感受到四位對於自身聲部角色的全盤掌握。比如在第二號降E大調第一樂章,那大提琴聲部充滿索然無味的同音反覆陪襯,高炳坤卻將每一個音符都拉得富具表情,伴隨著他細膩觀察、緊隨左右琴音的靈動眼神,猶如精密器械的運轉;旋律和小提琴大多重合/配合的中提琴則在郭威廷的拉奏下,音色有極佳的調和。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每位音樂家都將表現力的可能性推到極限,分也美矣,合亦美矣,這大概就是室內樂的極致展現之一。

可以感受到的是,四位演奏家都不是先天才華洋溢的類型,而是後天藝術涵養與音樂學識相輔相成的音樂家——講白話一點,演奏家有沒有動腦,絕對聽得出來(反過來說,是不是「只」動腦,也是一樣)。在這個基礎上,他們對於樂曲結構有極清晰的表達,段落十分明確,絲毫不使聽眾迷航於音樂行進中。如兩首曲子第一樂章的發展部,K. 478較為短小,K. 493則營造方向感不易,再現易顯突兀;在這兩個段落,這場音樂會的詮釋無疑是我聽過最合理且通順的版本,而這全歸功於他們對於樂譜的充分體會。

這場音樂會中最令人驚豔的演奏家,當數王佩瑤。雖然原稿上標示的樂器是大鍵琴(cembalo),但彈奏史坦威鋼琴的王佩瑤卻充分展現了一件事:用現代鋼琴演奏莫札特絕非踰矩,甚至能激發出曲子裡的更多潛力。小至單音的音色(timbre)與和聲色彩,大至樂句與段落的色調,王佩瑤的琴音簡直能用千變萬化來形容。對於比重有如協奏曲的兩首鋼琴四重奏,她將每個樂句都唱得自然而迷人,做足表現力;同時,她亦煞費心力以眼神、肢體等方式與小提琴互動,默契極高,所有豐富的音樂表現,皆不超出「室內樂」的範疇。

和王佩瑤默契搭配的,是近幾年時常同台合作的李宜錦。自我要求嚴苛出名的她,這回依然是用盡心力地演奏,猶如首席般地以肢體指示調度全局,全無馬虎之處。雖然略有用力過猛的痕跡,和聲色彩細節和王佩瑤相比也略顯不足,但她的演奏態度仍一如往常地令人敬佩。G小調K. 478幾乎可以聽到王、李二人的竭力互拚,在聲部平衡的極限範圍內,兩位相互旋律線相逼,催動了樂曲張力的最大值,在現場尤其可以感受到那五光十色的澎湃氣場。

從大一點的角度來看,這場《莫札特:鋼琴四重奏》的演奏風格稍稍和時代演繹拉開了距離,而多著墨於演奏家的樂思發揮,演奏相對浪漫奔放。以調性音樂已經充分發展的21世紀當下而言,18世紀的莫札特作品乍看之下是制式化、單調了些;但,他作品裡洋溢的創意與才氣、所有細節設計的巧思,永遠是時代無法掩抑的——而所謂好的演奏家,正能夠超越時代性,並重新發掘、向聽眾傳達那些巧思與創意,《莫札特:鋼琴四重奏》的四位演出者皆是如此。在台灣,我們或許還沒有發展健全、演出頻率充分、足以走向世界的室內樂團體,但我們絕對有能夠演奏出頂尖室內樂的音樂家。

《莫札特:鋼琴四重奏》

演出|李宜錦、郭威廷、高炳坤、王佩瑤
時間|2021/08/22 14:30
地點|國家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莫札特的這兩首鋼琴四重奏,可謂從心所欲不踰矩,讓聲響脈絡化,也賦予演奏家與聽眾用耳朵自由解構的餘地,能夠在這「微解封」時刻聆聽四位優秀演奏家再現這兩首經典之作,是在今年夏末時分,既純淨又豐盛的安慰。(劉馬利)
8月
27
2021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