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頂與深淵的一線之隔《長笛天王帕胡德 × 鋼琴詩人雷薩吉音樂會》
12月
10
2019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4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如今,我們已經無法再視帕胡德的音樂會為單純的長笛演奏了。在他的演奏裡,我們聽見了樂器囹圄的超脫,和一代長笛宗師無窮的自我突破——雖然在那突破中,潛藏著危險的深淵。

伊曼紐・帕胡德(Emmanuel Pahud)——這位長笛圈內家喻戶曉,甚至紅遍整個古典樂界的當紅炸子雞,曾以長笛獨奏會、全場無伴奏、協奏曲、長笛吉他二重奏、長笛五重奏等多種樣貌訪台,早已傳為佳話。今年,他和老搭檔雷薩吉(Éric Le Sage)再次為台灣樂迷帶來驚喜:除了杜替耶(H. Dutilleux, 1916 - 2013)與貝多芬的作品外,更有半場長度的小提琴重磅改編曲目——貝多芬的G大調第八號奏鳴曲(Beethoven: Sonata in G major Op.30-3)與理查.史特勞斯的降E大調奏鳴曲(Richard Strauss: Sonata in E-flat major Op.18)。

同時帕胡德也帶來一個消息:他將在2020年暫停獨奏的巡迴演出。因此這次曲目中的兩首貝多芬作品等於是幫作曲家預先慶祝兩百五十歲的冥誕。不過,除了紀念歷史上這位最偉大的作曲家外,其中的D大調小夜曲(Serenade in D major, Op.41)對兩位演奏家有另一層意義:那是他們1993年首次合作的專輯裡推出的曲目。連同他們在2004年共同灌錄過的史特勞斯奏鳴曲,在這場演出裡,無形中也蘊含了他們與過去自我的,橫跨二十餘年的時空對話。

我們不妨也從這個角度欣賞這次帕胡德與雷薩吉的演出:他們在這段漫長的時光裡,改變了多少?所有樂迷心中的那位長笛天王,如今依然屹立不搖嗎?從音樂裡,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

光是樂音本身,便已改變了非常多。早期的帕胡德,強調典雅圓潤的音色、擁有典雅的音樂性、以及不過多的抖音(Vibrato),只有在情緒強烈的樂段才會轉以較激烈的、如歌劇女高音的抖音與音色。但在這場演出中,強烈的大幅度抖音卻貫穿了全場、音色變得粗大,有時那強烈的抖音甚至有些破壞了音色。同時,他的音樂性幾近無節制地自由舒展,當中具有無窮的想像力,卻也離深淵僅有一步之遙。

例如:他演奏D大調小夜曲第三、五樂章時,在處理不連續的細碎音符時,便會因為過度厚重黏著的音色而切斷了樂句,使樂曲整體聽起來非常破碎。另外,他的彈性速度亦有些過於踰矩,幾乎整場音樂會都能聽見他隨意拉長或壓縮符值,適度的彈性速度或許有助挑逗觀眾的情緒,在第一首杜替耶長笛小奏鳴曲(Dutilleux: Sonatine for Flute and Piano)中的裝飾奏非常合宜,但過度的使用便會讓音樂的韻律感變形扭曲了——特別是對於有著古典主義影子的貝多芬而言。

早期的帕胡德典雅的風格,可說是受到復古演奏運動(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的深遠影響,尤其在他的巴洛克錄音中可見一斑。但現在的帕胡德卻偏離了這個軌道,而往更自由不受拘束的音樂性發展。不過那方向並非二十世紀的回眸,而是朝著當代化、極端個人主義化的境地前進。身為二十一世紀長笛巨星之首,這種極端個人化是必要的武裝,亦是探索器樂演奏的極限、乃至於古典音樂存續。但這些個人化是否偏離了作曲家預先劃下的表達疆界?

對此,答案或是或非。在史特勞斯奏鳴曲第二樂章〈即興:如歌的行板〉(Improvisation: Andante Cantabile)綿長不盡、充滿濃情蜜意的樂句裡,帕胡德豐沛的音樂性獲得了完好的發揮空間,那女高音般的音色甚至使聽者有聆聽藝術歌曲之感。不過到第三樂章,那過於強烈的吹奏法讓奏鳴曲式的起——轉——合無法呈現過多的起伏,反倒一直處於高亢不下的狀態,最後將樂曲結束於過於粗暴的唱腔中。我認為這便是稍有偏離樂曲自身之處了。

回到一開始所說的——如今,我們已經無法再視帕胡德的音樂會為單純的長笛演奏了——因為他的音樂彷彿早已遠遠地超出了器樂的種種限制,而是純然地、從心所欲地表達音樂。

我認為最音樂會最精彩之處,依然是兩首法國的長笛原生曲目——開場的杜替耶長笛小奏鳴曲、以及最終的安可曲:佛瑞的《Morceau de Concours》。在此二首作品中帕胡德才真正地在作品自明性與演奏自由中取得最大的公約數。其餘對於貝多芬、史特勞斯於我則持保留態度。

當然,上述的所有都是刁鑽地吹毛求疵,帕胡德在長笛演奏界的藝術造詣自然是無人可及,同時他亦是所有長笛演奏家中最懂得塑造演奏特色、透過音樂與肢體語言取悅觀眾、乃至於經營個人形象的一代傳奇。只是,當這些個人化標誌過度膨脹時,是否會壓縮到音樂?如何在探索詮釋的極限時,不流於譁眾取寵?帕胡德至今依然是敬業、魅力與實力兼具、能夠作為時代表率的演奏家。但,在這次的音樂會裡。深淵正無聲地凝視著他。或許這是他在2020年暫停獨奏巡迴的原因之一。

我們心中的長笛天王依然是天王,只是需要休息一下。

《長笛天王帕胡德 × 鋼琴詩人雷薩吉音樂會》

演出|帕胡德(Emmanuel Pahud)、雷薩吉(Éric Le Sage)
時間|2019/11/27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