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生命之舞《NARCOSIS》
5月
16
2019
NARCOSIS(In TW舞影工作室提供/攝影高若有)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1次瀏覽
高若想(上班族、觀眾)

對觀舞者來說,這不是「觀看現代舞表演」,而是一次「4D的海洋體驗」。在繁複層疊的空間中,舞者們自顧自地泅泳,時分散、時聚集,穿梭於各個房間,觀眾一方面受其吸引,渴望靠近,又生怕驚擾、擋了路。陣陣的浪濤聲沁入體內,光線經過海水折射迷幻成七彩。讓你想起浮潛的經驗,魚群游來,作為「闖入者」的人類,躊躇著不知該避開,還是靜止喬裝成環境的一部分。手足無措間,又驚異眼前美麗的景象,而呆杵著。

In TW影舞工作室的舞作《NARCOSIS》,2019年五月在台中群島藝術園區表演。原先作為宿舍的老屋二樓,有完整封閉的房間、矮牆隔出的半開放空間、以及狹長的走廊,觀眾與舞者在其中流動,像是洋流牽引漂行,也像是受誘惑的跟隨。人與人的距離,隨著海浪晃動,時近時遠,有時你可以看到舞者鼻尖的汗珠,有時你像是在岸邊見著前方海面鯨豚躍起,濺出水花後歸於平靜。

其中一段擬態「海豚」的獨舞,專注而沉醉。流線的肢體、每一處關節的轉扭,以及某些時刻施著力而微微顫動的肌肉,透露出某種生命內在的堅毅與騷動:我就是這樣的生物啊,一再地躍起、潛沉、迴旋,這就是我現在想做的事。不是為了展演、獲取人們的驚呼,而是舞動與歇息的呼吸韻律,使我自足地歡愉。舞者凝視自己劃過空氣的指尖,在皮膚與牆壁摩擦的剎那闔眼,你想起有時望入野生動物眼中,那樣深邃的純粹。

各魚種的擬態獨舞皆有異趣,「飛魚」機靈地躍上矮牆,輕觸梁柱天花板自顧自地嬉戲,手指像魚尾那樣倏地顫抖,鬧一會兒又全然靜止,好生任性。「魟魚」則悠游匐行,寬闊的衣襬在海水浮力中飄盪,舒展的四肢徜徉在浪濤的韻律裡。

群舞的部分則較寫意、感官地呈現了作為陸生動物的人類,於海上航行、於深海潛泳的體驗。波浪搖晃著船身,唯一平衡的方法,便是隨著海洋的節奏擺動、臣服於海洋給你的氮醉,沉浸於有些暈眩、恍惚的興奮感中。而後四名舞者真成為海的一部分,有時平靜搖擺,有時化作猛浪,又像是魚群,有整體前進的方向,卻不會單調劃一,而是錯落地置身於各自最舒適的頓點與韻律。

In TW影舞工作室在這支關於海洋的舞作中,極具社會關懷意識地安排了對於人海關係的省思。其中一段魚兒從衣襬中抖出彩球而後奄奄倒下,繽紛的彩球象徵著塑膠微粒對於海生動物的危害。另外,像是藤壺礁石的大圓帽,遮蓋舞者的視線,不料上頭嵌入的是人造垃圾,令人怵目驚心。

再回到這支舞作的空間與動線設計,觀眾進場時,舞者已各自安處於空間的某個角落,有點像是鬼魅,有著不願被人打擾的邏輯。整場表演中,舞者亦無視於觀眾,兀自流竄、遷徙。如同海洋與其中的生物,無論人類是否觀看,永遠都在那兒,隨遠早於人類誕生之前便形成的韻律,不止息地延續著生命。是以,希望陸生人類們能愛護海洋一如我們觀舞時,醉於其中,以此致敬。

《NARCOSIS》

演出|In TW舞影工作室
時間|2019/05/11 14:30
地點|台中群島工作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場製作經由舞者精萃的詮釋,及編舞者既古典又創新的思維想法實踐於表演場域,創造出精巧、怪奇又迷人的殿閣。兩首舞作帶領觀眾歷經時空與維度的轉變,服裝的設計使視覺畫面鮮明、設計感十足,為舞作特色更顯加分。「精怪閣」觸發了觀者想像不斷延續,並持續品嚐其中的餘韻。
5月
15
2024
伊凡的編舞為觀眾帶來不愉悅的刺激,失去自我的身體並不優雅,抽象的舞蹈亦難以被人理解。伊凡又是否借《火鳥》與《春之祭》之名,行叛逆之道?不過無論如何,伊凡這次的編舞或許正是他自己所帶出的「自我」,從觀眾中解放。《火鳥・春之祭》正是異端,正是獻祭者本身,觀眾被迫選擇成為跟蹤者,或是背叛者其中一方。在這暴力的亂世,你又會如何選擇?
5月
15
2024
「解構,不結構」,是編舞者為當代原住民舞蹈立下的休止符。編舞者細心梳理原住民的舞蹈身體在當代社會下的種種際遇,將其視為「符碼的」、「觀光的」、「想像的」、「可被消費的」,更是屬於那位「長官的」。走光的身體相對於被衣服縝密包裹的觀眾,就像一面鏡子,揭示所有的對號入座都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陷阱,所謂的原住民「本色」演出難道不是自身「有色」眼睛造就而成的嗎?
5月
09
2024
可是當舞者們在沒有音樂的時刻持續跳大會舞,彷彿永無止盡,究竟是什麼使這一切沒有止息?從批判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已為原民劇場建構的典型敘事,但若平行於非原民的劇場與文藝相關書寫,「冷戰」之有無便隔出了兩者的間距。實質上,包括歌舞改良、文化村,乃至林班歌等,皆存在冷戰的魅影。
4月
30
2024
另外,文化的慣習會在身體裡顯現,而身體內銘刻的姿態記憶亦是一種文化的呈顯。因而,透過詳實地田調與踏查的部落祭儀資料,經由現代舞訓練下的專業舞者的身體實踐,反而流露出某種曖昧、模糊的狀態。
4月
29
202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