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目」的勇氣:治警事件該如何紀念?——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創作藝術節《春風得意樓》、《外外外帝國跑廢》
11月
03
2023
嚎哮排演《春風得意樓》(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創作藝術節提供/攝影劉璧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10次瀏覽

編按:本文為觀賞非正式演出場次的評論文章,作者係由評論台主動邀請,亦同意在只能觀看試演場時間條件下,完成觀看與書寫,與評論台刊稿規則不同,特此說明。

文 鄭文琦(特約評論人)

「講文化的?若是搶到他們,大概就會拍拼(phah-piànn),也無定著(tiānn-tioh)。」
「他們不是講要替臺灣人謀幸福嗎?」
「講好聽?」
 「今日聽講在霧峰開理事會。」
「阿罩霧?不是霸咱搶咱,傢伙那會這樣大。」
「不要講全臺灣的幸福,若只對他們的佃戶,勿再那樣橫逆(hîng-gik),也就好了。」【1】

作家賴和1930年發表的〈赴會〉描寫他搭火車去霧峰參加可能是臺灣文化協會(簡稱文協)理事會時【2】、偶然間聽到鄰座乘客的對話——後者所批評的對象正是1921年擔任文協總理、並於其分裂後另組自治聯盟的林獻堂。小說中,作家除了寫出日治中期社會運動者難以逾越的階級鴻溝,更指出兩派爭執「似有不能妥協的形勢」,其中一派「主張階級利益為前提」,一派「以民族意識做根據,力圖團結全民眾為目的」。然而,作者在三等車廂遇到的這些乘客(主要為佃農),顯然對於爭取民權的主張沒有興趣,甚至對於推動這些主張的上層階級有許多不滿。

以此展開「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創作藝術節」(簡稱治警百年)的評論似乎有點白目(peh-bak),但也回應嚎哮排演的《新春風得意樓》開場模仿鐵獅玉玲瓏的答喙鼓。【3】當演員自嘲是否該「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時,你會發現當代劇場與文學作者並無太大不同——得面臨「是否淪為特定政治主張背書」的質疑。事實上,像賴和指出受地主剝削的底層人民對於參政的冷漠,也是對上層結構昧於現實的失望。就此,嚎嘯排演的《春風得意樓》和千流製作的《外外外帝國跑廢》不約而同著眼階級利益衝突,改以蔣渭水擁有的「春風得意樓員工」,或「文協成員使用過的廢棄品項」作為發聲主體,也為治警百年紀念開啟了批判的視角。

1923年發生的「治警事件」全名「治安警察法違反檢舉事件」,是一起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有因果關係的案件:以蔣渭水、蔡培火等菁英為首的「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會成員被總督府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罪名起訴,重判達四個月。然而,為什麼臺人要透過議會設置爭取權益?帝國內部為何又有協力者,【4】為何由留日台灣學生串連主導運動?【5】由於黨國教育之故,我這一代人大多未曾學到這段歷史。這也是白斐嵐去年質疑「如何為台上台下同感陌生的歷史事件重現容貌?」之故。【6】


嚎哮排演《春風得意樓》(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創作藝術節提供/攝影劉璧慈)


千流製作《外外外帝國跑廢》(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創作藝術節提供/攝影劉璧慈)

很可惜的是,經過了一年的準備,兩劇的歷史辯證並沒有更深入。頂多像《外外外帝國跑廢》裡的廢品一樣反問,如果一切的歷史都是重要的,豈不是一切也都不重要——或乾脆像嚎哮排演一樣架空史實,用歷史名詞的諧音梗或「笑詼」(tshiò-khue)肆無忌憚地取笑當前政治。總之,為了貼近這些「陌生的歷史」事件,我們看到「春」、「外」兩劇分別採用臺語情境喜劇的形式,或引進「跑廢(墟)」的特定社群用語,試圖不那麼正襟危坐地,緩解我們對自身背景的疏離,因此,原本為嚴肅的情節感注入滑稽的感受,甚至讓人窺見了自身的成見。

然而,「春」劇還是輕忽了蔣渭水對「祖國」的孺慕之情,大量嘲弄可以更多辯證的中國心結;「外」劇選擇讓廢品以錯置的「國語(北京話)」講一個頗富戲劇潛力的解謎情節,讓多數「自白」聽起來像有些無關自身(儘管煙管與草帽的爭執巧妙地融入評價)。但如果編導不是刻意揭露自身的預設,那我們不妨把它們聯合起來理解為一搭一唱的對質——作為治警事件的回應,前後捕捉同一樁反殖運動的時空餘波——讓人感到主辦單位的心意。但也因為夠敢,才讓人意識到這麼久以來,作為臺灣人,如何荒謬地重蹈冷漠到覺醒的迴圈,更像賴和一樣在階級解放與民族自決兩派之間、維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當文協或民眾黨分分合合所暴露的路線矛盾,與「中國」或「日本」之間的民族認同有著難以釐清的連動關係時,【7】我們如何期待戲劇能解答百年來要當臺灣人、中國(或日本)人的困惑?但也必須指出「春」、「外」兩齣戲裡文協要員缺席的安排,或許是劇組在抗拒與親近之間的折衷項。於是作為觀眾,只有不帶著任何預設進入大稻埕歷久彌新的百年劇場(茶行),才能從遺跡般的記憶裡帶走同理角色的情緒——荒謬也好、無力也好——都該思考重現歷史對劇場而言意味著什麼。【8】

註釋

1、賴和。〈赴會〉(1930稿本),收錄於《賴和手稿集.新文學卷》,頁102-117。

2、參見《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96:「前進的歧路」(陳允元)

3、參見「嚎哮玉玲瓏」系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LjqMda8MA

4、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可追溯自1914年板垣退助伯爵來臺組織臺灣同化會,主張應予臺人同樣的化育及權利。總督府幾乎是將板垣伯爵驅逐出境,隔年解散同化會。其參與者林獻堂後來成為議會請願要角。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1987),《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帕米爾。

5、臺灣民族運動的先驅是一群東京留學生。他們於1918年組織「六三撤廢期成同盟會」,目的是撤除總督專制政治依據的《六三法》。出處同上。

6、白斐嵐,〈找回遺忘的歷史,劇本的再現與重建——「治警事件百年劇本創作讀劇會」

7、有學者以四象限(1親日—自由主義、2親日—馬克思主義、3親中—馬克思主義、4親中—自由主義)解說台灣反殖民的意識形態變動,例如:1到2到3(文協),1到4(蔣渭水領導的台灣民眾黨),以及1到4到1(林獻堂、蔡培火)。荊子馨、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台北:麥田出版),頁87。

8、本文為觀賞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主辦、聚思製造端策畫執行「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創作藝術節」2023/10/27試演場中的《春風得意樓》和《外外外帝國跑廢》兩劇之初步心得,並未納入正式演出的《大正十二年》以及「斜槓青年創作體」開發的「奈奈子」街區導遊,故無法全面地評價,特此說明。

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創作藝術節《外外外帝國跑廢》

演出|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主辦、聚思製造端策畫執行、千流製作演出
時間|2023/10/27 15:50
地點|納豆劇場

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創作藝術節《春風得意樓》

演出|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主辦、聚思製造端策畫執行、嚎哮排演演出
時間|2023/10/27 14:30
地點|新芳春茶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