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疫情下現場演出的原真性調息《貴人暖身趴:瑜珈場》
8月
19
2020
貴人暖身趴:瑜珈場(林真宇提供、攝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29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週五夜晚的台北公館人潮川流不息,這牆(The Wall)也充滿絡繹不絕的人潮,來參與《貴人暖身趴:瑜珈場》,看知更、緩緩、與I Mean Us三組樂人的演出。2020年下半,台灣的現場音樂場景在全球事業下,儼然呈現特殊風景。在美國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英國的大逃脫(The Great Escape)等Showcase音樂節相繼取消,LUCfest貴人散步音樂節將於十一月台南迎來全球少數在今年能進行的Showcase音樂節。

這場暖身派對的聲響猶如其名,以流動的樂音線條,吉他的音牆與耳語般的低吟為聽眾伸展、暖身,舒緩在疫情下悶壞了的身心靈。在測量體溫、酒精消毒、口罩帶好的地下室,迎來2020後的Live House新常態。知更彈一把木吉他,以內斂但又具張力的歌聲與小提琴、鍵盤對話,以極簡編制詮釋他的專輯《劉庭佐》裡「O」系列,多為原聲樂器配置的歌曲。他悠悠唱著回憶、時間,演出略顯輕盈,但不失真摯。接著,緩緩Huan Huan以民謠及迷幻搖滾聲響,環繞著花草系的 Indie pop美學,讓聽眾隨之左右輕擺。他們的演出透露青澀與隨性。最後,I Mean Us的合成器與吉他共奏,出彩的舞台經驗成就濃厚底氣,鋪陳過癮的人聲器樂律動。

三組樂人各有千秋,但又有著連貫的音樂氛圍。整場演出的高潮,莫過於I Mean Us的吉他手與主唱章羣躍下舞台,被觀眾圍繞,演奏著I Mean Us口中青春的躁動之歌〈You So(Youth Soul)〉,以失真的電吉他堆起音牆,建起了搖滾樂不可撼動的現場原真性(authenticity)。在一個全球維持社交距離的時刻,這個瞬間除了把樂人與聽眾的距離拉近外,也回應了書寫搖滾樂者執著的,關於原真性的大哉問。於美學或者倫理實踐的層面,都展現了不可取代的直接和親密性。【1】這豈不羨刹心念現場演出但無法可看的觀眾們?他們或許在歐洲、美洲,但總之這晚不在台北,不在「這牆」。

近代錄音工業與電台確實創造了搖滾樂的盛世。格雷塞克(Theodore Gracyk)寫道,搖滾樂難為一種「表演」藝術,因為搖滾樂的創作主要的首要形式,為錄音作品,現場的演出只是再創造(re-creating)這些錄音。【2】此話言猶在耳,轉眼數位化的浪潮讓錄音工業漸漸去中心化,現場表演成為橫跨樂種諸多樂人重要的收益來源。現場演出的意義,也產生質變。

而聽眾,明顯也已經開始習慣在令人安心且熟悉的中小型場館裡找到草根創意,在夜晚的歌中找棲身之所。散場後,一位推著行李箱的聽眾,快步走向捷運站,狀似在趕車。他戴著耳機,大聲哼唱著〈You So(Youth Soul)〉,回味著剛剛的演出。這一景彷彿回應格雷塞克,說明了耳機的錄音音樂也可為一自我技術(technology of the Self),【3】為的是再現現場演出的時刻,召喚出記憶、愉悅和美好。當現場演出異常稀有,音樂節寥寥可數,這種原真性尤其珍貴。《貴人暖身趴:瑜珈場》並不喧嘩,從容地為快窒息的現場音樂場景調息,讓久違未演出的樂人伸展筋骨。而我們,不快、不慢,剛剛好身處於此刻仍充滿現場音樂的島。

註釋

1、Moore, A.F. (2001). Rock: The Primary Text – Developing a Musicology of Rock. Aldershot: Ashgate.

2、Gracyk, T. (1996). Rhythm and Noise: An Aesthetics of Rock.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3、Foucault, M. (1982)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 P. Hutton, H. Gutman and L. Martin eds.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貴人暖身趴:瑜珈場》

演出|知更、緩緩、I Mean Us
時間|2020/08/14 19:30
地點|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The Wall Live House)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