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與身體衝突的永恆議題《馬頭人頭馬》
7月
01
2015
馬頭人頭馬(EX-亞洲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9次瀏覽
林育世(專案評論人)

《Hayavadana》是印度電影人兼劇作家Girish Karnad於1975年完成的原創劇本,改編自德國作家托馬斯曼(Thomas Mann)發表於1940年的短篇小說《Die vertauschten Köpfe - Eine indische Legende》(《The transposed heads》,中譯《被置換的腦袋》),而托馬斯曼這篇小說的取材靈感則又來自生成年代約在11世紀的梵文印度傳說故事集《故事海》(《Kathasaritsagara》)。

原文劇名「Haya-vadana」其實只包含了兩個梵文的單詞,「haya」意謂「馬」,而「vadana」意指「臉」,但這次EX-亞洲劇團演出由江潭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執導的《Hayavadana》,卻把中文劇名定為拗口且語意不通的《馬頭人頭馬》,除了刻意諧擬同為五個音節構成的原文劇名,亦試圖以中文迴文的技巧連結劇中人物「頭、身互換,後又換回」的主哏,但這樣無關藝術宏旨又失之精準的文字遊戲,實屬無甚必要且徒增誤解。

本劇故事主要講述一段發生於不同階級間的三角愛情故事,女主人翁Sikabari嫁給出身世家的文弱Dadilus之後卻又深受獵人Gapi粗獷野性的男性美所吸引。痛苦的Dadilus因此在慾望女神之前自刎切下自己的頭顱,而身為Dadilus的好友Gapi發現後也自責地以身相殉切下自己的頭顱。Sikabari在慾望女神Maliya之前祈禱希望挽回這一切,但卻陰錯陽差,讓兩人的頭顱安置到了對方身上,原本文弱的Dadilus的頭因此擁有強壯的Gapi的身體,並主張頭才是主宰而宣稱仍保有與Sikabari的婚配關係。

故事至此,已讓我們領略出這個千年印度傳說中隱含的「身分/身體」雙重認同衝突的古老議題。這個議題既來自種性制度之下的印度,又在古典精神分析盛行的20世紀上半葉被托馬斯曼重新挖掘改寫,想必藏有異常深刻與豐富的意涵。故事中Dadilus,Gapi與Sikabari的三重角色,只是人類面對身分與身體認同兩難(dilemma)時的三角關係的隱喻,原著《Hayavadana》在神話裡將這個現世中難以跨越的「身分/身體」相連鍵--頸項加以切斷,意謂著這是必須付出生命的重,而後又藉神力加以修補,賦予了Sikabari這個人的角色一個千載難逢的自由選擇權。她選擇了Gapi的身體(但帶著Dadilus的頭),表面上她是接受了Dadilus的頭所宣稱的頭(身分與權力)方為主宰的政治性論述,但何嘗不是意謂著作為一個人對肉體(本劇中強而有力的Gapi)的原慾(libido)才往往是人類面臨行為與抉擇時難以明說的真正原因?而原著中這個三角結構精采的地方在於,隨著事往時移,納入養尊處優的Dadilus的身分秩序下的Gapi的身體也慢慢失去了能量與魅力而使Sikabari對這個頭身組合體逐漸失去愛意,又再一次暗示了人類心理深層原慾(libido)的力量對表層社會權力結構永恆的反叛與藐視。

作為這個故事標題的馬頭人Hayavadana,其實是寓言中對這個「身分/身體」錯置結構的提示物,其功能與本劇中也有出現的玩偶類似,均在濃縮與提示劇場的觀眾故事的側寫視野(本劇中的一男一女二玩偶)與隱藏未明的真正意涵(劇中的馬頭人)。Sikabari產下的馬頭人,看似是人類因原慾驅使而顛倒綱常後慘遭神譴的痕跡,但故事中又以馬頭人不屈不捨地尋回自己真正的身體與身分合一的過程與圓滿結果,帶給觀眾對「身分/身體」衝突一個近似烏托邦的理想出路。

而本劇被引進台灣時,雖刻意加進與台灣原住民相關的元素,但台灣原住民在建構主體認同意涵中同樣面臨的「身分/身體」議題,是否同被本劇有意識地指涉與暗喻,毋寧是令人失望的。我們非常訝異於本劇的編導竟然對該劇場在台灣上演時類比這個深層意識結構的可能性幾乎渾然不知,而只著力於粗淺表象的服裝、歌謠等原住民辨識性元素的移植引入。本劇在這樣的創作認知下,幾乎只可被視為拼貼類台灣原住民標籤的印度原生劇,刻意被移植進來的台灣原住民元素反而讓人徒感虛偽與濫用。

《Hayavadana》是個關於人類的命運與行為,悠久又發人深省的美麗文本,但EX-亞洲劇團的《馬頭人頭馬》除了對上述的主要深層意義的挖掘與開展付之闕如使全劇落於平淡外,冗長龐雜的劇情,讓演員疲於奔命,無法在精神性內涵上做任何深刻的演繹,也是另一致命傷。

《馬頭人頭馬》

演出|EX-亞洲劇團
時間|2015/05/23 19: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馬頭人少年引領出自我認同的矛盾,兩男奪一女則由情愛隱喻身分主宰與個人主體性的意識取捨,彼此相輔相成,互補其不足之處。(邱書凱)
6月
23
2015
在此回歸自然的架構下,演員的肢體時有「仿野性」之感,演員的獨白都相當真摯動人。此劇的對話與歌舞一不小心就讓人感覺有如正在觀賞兒童劇,或許待演員歷練更成熟後來詮釋此劇會更漂亮。 (陳元棠)
4月
30
2015
問題已不是簡單地增加表演長度就能解決的,兩小時的戲早已將觀眾的耐心耗損殆盡。從一開始將原住民色彩融入表演當中,便使得原著的批判隱而不現。(林子策)
4月
27
2015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