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精義詮釋《天問》
12月
30
2015
天問(台灣豫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9次瀏覽
陳韻妃(社會人士)

英國倫敦莎士比亞環球劇場(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以2014年4月23日莎士比亞誕生日為起點,規劃「Globe to Globe Hamlet」兩年的全球旅行計畫,演出眾所周知《哈姆雷特》,企圖走出英國,巡迴二百多個人種、語言、民風習慣各異的國家。製作團隊期望藉莎士比亞作品跨越時空的對話和娛樂魅力,接觸不同地域思維並拓展觀賞人口,【1】既是藝術面對當代的審美實驗,也是走向世界的開放挑戰。就此角度看臺灣豫劇團2009年起一系列的「豫莎劇」,從戲曲窠臼開始探向其他語言,亦可視作地方劇種接受世界化的表現,今第三部《天問》改編自《李爾王》,幾個觀察如下:

《李爾王》故事梗概涉及親情倫理,傳統中國「百善孝為先」,不僅四書五經裡老生常談,擴展至經世治國平天下,更以孝道為務,形成重視孝悌的文化,所以華人很容易理解。再就戲曲團體來看,傳統戲曲多教忠教孝題材,改編原著時應有熟悉感,易於發揮。不過傳統經籍、故事、戲曲談這類題材無不是非善惡判然劃分,最後一定撥亂反正,道德秩序恢復平衡。但莎氏此劇不只倫理紛爭,它模糊了公理界線,更在意權力升降引發的人性變化,而背後有欲求意志遙控著。

欲求意志屬於心理學解釋中的「自我」,包含人的欲求、欲望和願望的表層意識,將「本我」本能、衝動的潛意識,透過社會文化的包裝,掩蓋原本直率渴望。回到《天問》,邠赫拉(王海玲飾,女身李爾)退位決定和端木蒙(劉建華飾)嫡庶爭鬥的動機實出於被愛、受肯定的底層渴求,形諸於外(〈市愛〉、〈離間〉兩場)是夸夸言辭的「文明修飾」,造成了真假混淆情形;一旦文明不足抑制底層渴求的野性,激情或破壞便會傾洩而出,惡的現象於焉形成,開始影響自身甚及他人,如〈辱親〉、〈風暴〉場次是對邠赫拉執意分封國土的反動,端木格(朱海珊飾)父子在〈計陷〉、〈剜目〉遭受失明與驅逐境遇,乃庶子阿蒙銳意逕行後果。這等之惡無法用禮教律法加以節度,因此不論皇族或端木家終結暴行辦法都只能以惡止惡、自相殘殺,豫劇版《李爾王》並未落入道德良善的說教,沒有中國故事常見的「善」之勝利,仍維持原著精義,顯示人行意志之惡的後果,必須要在慘絕人寰極端情境中,方能促使始作俑者省悟,邠赫拉在此有大段唱腔,顯露對悲劇原因之不解、質問蒼天與反省,樂音隨情緒逐漸高亢,收束於至高點後,女王殞命,那是生命最終的奮力一搏。

改編的劇名易聯想至屈原〈天問〉,劇中人不明何以身遭苦難而反詰上天心境,如屈子文章中對天地自然人事大量不解與好奇。其次,轉換故事發生地點──文化移轉,將皇室部族命為軒轅國,「軒轅」相傳是上古帝王黃帝之名,這是繼劇名後,再一處顯示文化中國的痕跡。當然,也可視做子虛烏有的國度,不實指中國歷朝代好處是,一來跳脫歷史考據侷限,二免除王位世襲制度束縛(傳子不傳女和女子不干政),有助敘事流暢,三所在國度地處偏荒,演員服裝造型採類印第安人服飾和圖紋風格,正好展現別於中原漢族繁文縟節的原始野性,有文明未開化的奇異色彩,反映人物不合規範的性情舉動。

跨文化表演,劇本連帶表演方式需一併調整。王海玲以旦角演繹李爾王,三位公主亦皆是旦行,與朱海珊飾大臣端木格家族之全生行,形成母女、父子雙骨肉線相互映照,兩種行當支撐起全劇結構。李爾性格的執著、瘋顛與覺醒等轉折,王海玲必須調動多重行當,青衣大氣之於君臨天下,帥旦勇武向前表現個性任情使氣,老旦持平篤定呈現覺悟後的見識,得允文(唱腔)允武(武打,如〈辱親〉靠旗打出手),才能詮釋人物多面性。

當劇名由《李爾王》改成《天問》,人消失了,取而代之天的出現,示意遇不可解之事只能問上蒼,但此處的天是沉默的,如舞臺上方一個環形投影布幕,好似「天眼」俯視臺上/人間發生的一切,與天幕的投影用來投射自然的風雲雷電,諸多天象的舞美設計卻不具西方神話或悲劇的命運有左右人類力量。如果說「莎士比亞的全球化事實上卻使他本土化了」[2],從改編本仍擇取原著要義──人的意志推動著情節致使人性生變,但劇名、舞美投影設計呈現「文化中國」思維,人依附在天地、家國下,不強調個人主義,豫劇版實為兼具文化特色與普世經驗之作。

註釋

1、「Globe to Globe」計畫介紹:http://globetoglobe.shakespearesglobe.com/hamlet/about-the-project",查詢日期2015年12月11日。

2、彭鏡禧:「莎士比亞的全球化事實上卻使他本土化了。他的全球化的成功大大得益于他的本土化,『因為莎士比亞永遠都只是我們當下對他的理解』。」引自陳芳《「莎戲曲」:跨文化改編與演繹》,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106。

《天問》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15/11/29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天問》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李爾王》,有趣的地方在於,主角李爾王轉譯至中國傳統戲曲後,搖身一變成為架空朝代背景的軒轅國女王邠赫拉,此處引發了兩個議題討論,其一,性別的轉換是否增添全劇對於女性主義的思考;其二,架空時代背景的意義為何?(黃婷容)
10月
28
2020
戲曲中,「曲」之重要性占許多關鍵成敗,在樂曲部分之編排亦別出心裁。以傳統中型中國樂團編制,運用中國樂器獨特音色呼應《天問》中之中華民族性格與特色。(李佳霖)
12月
18
2015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