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代的相同扣問《天問》
10月
28
2020
天問(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6次瀏覽

黃婷容(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學生)


東西雙方經典文學、戲劇底蘊相互碰撞下,會出現什麼樣精采絢爛的火花?臺灣豫劇團重新於衛武營搬演「豫莎劇」第三部曲《天問》,本次也是《天問》的封箱演出,意義可見一斑。所謂「豫莎劇」,便是結合中國傳統豫劇和西方經典莎劇,兩者從根本上的語言、結構、劇情進行磨合改編,最後再以在地化的形式呈現。《天問》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李爾王》,有趣的地方在於,主角李爾王轉譯至中國傳統戲曲後,搖身一變成為架空朝代背景的軒轅國女王邠赫拉,此處引發了兩個議題討論,其一,性別的轉換是否增添全劇對於女性主義的思考;其二,架空時代背景的意義為何?而在整體結構方面,《天問》依然採用原著的雙線結構,值得一提的部分是,新編劇中在西方文學的板塊式結構與中國戲曲中的點線串珠結構上找到平衡支點,兩大文學經典形式的交叉套用,創造出更深度的碰撞與對話。

英國文藝復興劇作家Ben Jonson曾經對莎士比亞有著一段相當著名的評論:「他不只屬於一個時代,而是所有時代。」(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all time.)。而文學評論家Arthur Kirsch則提到,莎翁的悲劇和各個時代的讀者,儘管存有時空不同、文化政治社會的差距,仍有我們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和苦難,這是莎劇恆久不墜的魅力。以上兩位學者的闡述,定義了莎翁文學作品的崇高地位,而這也說明了莎劇為何可以在不同的時代、國家、語言中,進行轉譯並反映當代的社會感知。而中國傳統戲曲豫劇藝術形式表現在「四功五法」上,呈現剛柔並濟的中和之美,豫劇以唱為核心,唱腔的鏗鏘有力、善於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因此當莎劇碰上豫劇,臺灣豫劇團成功地將兩者提純出精隨,使豫莎劇中的東西元素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天問(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

結構方面可以看到,在《天問》中,臺灣大學名譽教授彭鏡禧與臺灣師範大學教授陳芳再度攜手合作,兩位改編者先是保留了《李爾王》重要的人物情節,接著再重新編寫一系列的傳統戲曲元素完成文化移植。此處彰顯了第一個議題討論,《天問》將時空移植至遠古狩獵部落的立意為何?筆者認為,透過架空歷史背景,將減少改編上的阻礙,一方面省去改編者回看是否符合相應史實的類比與框架,另一方面則可以擺脫中國傳統父權的封建社會體制,強化女身李爾王性別的合理性。除此之外,這樣的時空架構使改編者可以自由地展現想像力、創造出獨有的社會背景與風俗習慣,在劇中最明顯的創意運用在服裝上,除了以中國傳統戲曲角色行當妝髮作為基底外,人物服裝的色彩相當豐富,配件加入軒轅國獨有的圖騰、獸皮、獸毛等元素,成功建構遠古帝國的想像。

但在於思想和語言上的運用,《天問》還是追尋了中國傳統戲曲的道德觀。雖將戲劇結構背景移植至遠古狩獵王國,但人物表達的語言和思想仍充斥著傳統儒家的道統。中國傳統戲曲的主題多半圍繞著教化的功能,君臣父子、忠孝節義均是封建中國強調的亙古美德。在《天問》中,筆者認為其最想強調的教化美德正是「孝順與忠君」。「孝順」這個大主題貫穿全劇的內容,並且牽引了劇情的流動。如在第一幕中,女王邠赫拉以企圖退休、分封領土為由,藉由女兒們誇讚自己的言詞作為是否孝順的判斷依歸,小女兒都維因不願意依循兩位姐姐居心不軌的阿諛奉承,最終被母親驅逐出國。而後邠赫拉才發現自己是受到其他兩位女兒的蠱惑,愧疚與懊悔成為生為母親的她,晚年最大的傷痛與遺憾。而「忠君」的主線則是建立在端木格身上,從第二幕的《離間》開始,端木格父子的劇情線與女王一家呈現雙向結構互補,端木格在女王每每受難之時即時挺身而出,甚至於第六幕《剜目》中,端木格因抱持著忠君愛國的信念,不願意投靠賊人陣營遭到惡人挖出雙眼,悲劇性在端木格的眼珠踩在惡人腳下時,達到全幕最高潮。由此可知,端木一家的主線同樣也體現了中國道統,對於忠孝節義讚揚與崇拜的教化意義。

女身李爾王牽引出的另一個觀點則在於,劇中女王的轉換是否對於女性主義達到真正的抬頭。筆者認為,邠赫拉出場自報家門時是有提出的,「先王歸西,獨駕乾坤,御三軍不懈怠,事必躬親」此段說明女王在先王過世後,如何統御三軍,同時又照顧著襁褓中的女兒們的堅毅心志,塑造出軒轅國女性治家的大一統浮世繪。但可惜的是,這樣的描繪僅止於邠赫拉,女王退位後由大女兒都緒和二女兒都紹共同治理軒轅國,表面上雖依然是女性治國,但兩位公主的駙馬南宮奧與夏侯康其實才是決定國家政策的核心人物,這樣的人物設定又將回到父權的社會脈絡底下,女性抬頭的意識僅只曇花一現。

向來進行新編劇的改編都會將進行兩種層面的剖析,其一,新編劇的走向中是貼近原著精義,抑或是開創新局;其二,新編劇是否能呼應每個時代不同的社會感知。筆者認為,《天問》貼近原著精義的意念不強,反倒是借用原著《李爾王》的情節主線與人物,創造出一個較為接近中華傳統文化的社會,使《天問》的戲曲主體性高於西方社會與原著的觀點,但可惜之處在於,《天問》企圖開創新局,卻又因傳統戲曲的語境與教化衝動,使整體結構與意義再度回歸中國道統的框架。而在社會感知上,新編劇更動後的詮釋立論,對於台灣當代的鍵結似乎仍不夠深刻,傳統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觀念已經深植東方華人社會。因此,稍嫌可惜的地方在於,若《天問》僅僅想要再次強調倫理內涵,等同於將視野往回推兩、三百年,對於現代人對於當代的社會感知,並沒有辦法產生新的時空意義與內涵探問。

《天問》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20/10/11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改編本仍擇取原著要義──人的意志推動著情節致使人性生變,但劇名、舞美投影設計呈現「文化中國」思維,人依附在天地、家國下,不強調個人主義。(陳韻妃)
12月
30
2015
戲曲中,「曲」之重要性占許多關鍵成敗,在樂曲部分之編排亦別出心裁。以傳統中型中國樂團編制,運用中國樂器獨特音色呼應《天問》中之中華民族性格與特色。(李佳霖)
12月
18
2015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