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陳三五娘」群的《行過洛津》
12月
16
2017
行過洛津(陳煜典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06次瀏覽

文 劉祐誠(台北藝術大學戲劇所研究生)

如果把《行過洛津》視為南管戲,劇中諸多的國語口白,可能讓經常欣賞南管戲的觀眾感到突兀,因此不能同意如此分類,如果把兩者倒反順序,把此製作視為現代戲劇,其中添加大量南管戲元素。在此框架下探討《行過洛津》劇作,可能會比單純用南管與戲劇的結合更加適切,透過現代戲劇的視角,探討以泉州七子戲團旦角許情至洛津發生的生命歷程,並輻散成為現代戲劇的《行過洛津》。

《行過洛津》是以施叔青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劇作,在原著小說設定下,《行過洛津》是被設定做為台灣三部曲的首部曲,把場景及年代定瞄於清代中期的洛津(鹿港),這個原本是傍河的小漁村,在乾隆48年正式與泉州蚶江口,成為對渡港口。歷來許多研究者,喜愛由性別議題、陰性書寫等角度,試圖找到台灣的歷史走向。做為改編者的吳明倫,在眾多的敘事中,她揀選從泉州七子戲班的男旦許情,成為改編的切入點,並以流行於泉州、廈門、台灣等地的陳三五娘中的〈益春留傘〉,貫穿整個劇情的走向。

七子戲班是種培養尚未變聲前的男童,依照每個孩童臉蛋、身材特質,分別訓練為生旦淨末。在娛樂種類尚未蓬勃發展的清代臺灣,廟口前的酬神謝戲,是個被民眾視為重要的活動,尤其扮演旦角的男性演員,在裝扮的前提下,做為男性演員,可以更加恣意透過表演勾引男性觀眾的情色慾望,諸如劇中表演的「使目箭」,透過樂師的巧妙伴奏下,從眼睛出發的秋波,化作一道箭,射向觀眾。南郊益順興掌櫃烏秋看上許情,並非許情把目箭射向他,是烏秋不再中意同劇團的玉芙蓉後,他才意外成為烏秋的玩物。既然把男旦視為玩物,烏秋想讓許情蛻變成欣賞兼褻玩的女體,除了規定許情不能褪下女性衣物外,還帶許情到妓院學習如何吸引男人的各種體態,並在此遇到許情心儀對象阿婠。

此劇作以國語口白交待《行過洛津》的基本敘事情節,並把烏秋-許情、許情-阿婠及舞台上呈現的陳三、五娘,聚焦於〈益春留傘〉上。以國語口白交代情節的這個方法,雖然是個巧妙的方法,但是不知道是否是導演的要求,偶爾過於快速的講話節奏,有時讓觀眾無法清楚了解演員所述事項。此次舞台主要視覺意象,是透過多排紅色燈籠橫串整個舞台,這樣的表現形式,當然可以表現泉州-洛津的對渡,或是陳三與五娘的角色對位,但是要如何從劇作的蛛絲馬跡,讓觀眾感受到洛津的意象,顯然還有很多空間值得追索。

《陳三五娘》中的〈益春留傘〉這折故事,是述說陳三遲遲無法等到五娘與他一同私奔的確切答案,心灰意冷的陳三在準備離去之際,益春抓住陳三的雨傘,想留下五娘也是自己的意中人。喜愛戲曲的烏秋,也想讓自己成為陳三,因此他要求許情與他共演一齣〈益春留傘〉,做為扮演的許情,他知道只能用身體向烏秋承歡,只是烏秋僅想讓他成為永遠停留在益春的女體狀態,兩人永遠無法互相喜歡。另一方面,做為男子的身分,許情也想與阿婠扮演一回人人稱羨的陳三五娘,縱使阿婠知道他真實性別身分,他仍舊無法褪去女裝,讓自己以男性的樣貌成為陳三,此時的許情對於自己性別身分認同,究竟想成為男人的許情還是女人的許情?在南管樂器「拍」的巧妙運用下,敘事快速行走,最終南管戲中的陳三被發配邊疆,與小說中同知朱仕光希望舞台上的陳三五娘可以走向潔本《荔鏡記》。許情是益春也是陳三,那個美好的「陳三五娘」也只能一直留存在角色人物間的幻想,因為他們全部都不是益春也非陳三。

《行過洛津》

演出|吳明倫(編劇)、陳煜典(導演)
時間|2017/12/10 14: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江之翠劇場從1995年推出《南管遊賞》演出後,以學習南管、梨園戲為基礎,嘗試創造梨園戲演出的新可能。《行過洛津》一如劇團的創作方向,他們想要召喚的,可能是邀請觀眾貼近梨園戲的世界。對於製作團隊來說⋯⋯(劉祐誠)
12月
30
2021
《行過洛津》的舞台設計很有意思,⋯⋯南管戲舞台的安排相對單純,一折〈益春留傘〉演了又演,⋯⋯或許是因為此戲為南管戲和現代劇場的實驗之作,所以要透過這樣子才能平均分配比重?在兩種藝術形式之間展現南管戲曲的主體性?(何玟珒)
12月
30
2021
「黑盒子版」的敘事仍是碎片般地灑落於劇場裡,而一度造成觀看的困難;但,卻有被《陳三五娘》拾起而後串起的跡象,終於有意圖說故事的可能。當「對台」此一形式的流暢度提高後,隱喻結構才真正被生產。(吳岳霖)
8月
10
2018
以小說中串接戲曲的方式,并置了南管戲《陳三五娘》,卻僅只引出部分的敘事精神,無法真正將《陳三五娘》中的人物情懷與樣態完全映照在「行過洛津組」的人物身上,並引出小說文本中的人物幽微的內心,或是「歷史關懷」、「嘉慶咸豐年間的鹿港興衰」。(林立雄)
12月
13
2017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