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殖民與語言政治《女僕》
6月
27
2017
女僕(楊景翔演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65次瀏覽
汪俊彥(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法國劇作家惹內(Jean Genet)的作品中,《女僕》應該是最為臺灣觀眾所熟悉之其一了。近年來隨手可以查得到的演出,在2011年有「末路小花」劇團導演黃丞渝改編之同名劇《末路小花》;2012年台南人劇團也曾改編為《穿妳穿過的衣服》;2014年韓國梯子肢體實驗室亦有在台演出《女僕》紀錄;2015年導演林文尹也改編為《惹內的女僕和她們的排練場》等。(不禁想插一句話,在這種尋找歷史的時刻,真的才感謝表演藝術評論台種種的演出紀錄與迴響累積。)1947年首演的作品,為何在當代仍不斷重演而受到關注,我想似乎多少暗示了70年來的世界,無論社會福利政策如何強化,自由與人權如何隨處可見的大聲疾呼,劇中處理的階級問題恐仍是今日資本分配亦發不均的時代中,每每要求永續國家與社會共識之中,既脆弱而又尖銳的真實議題。另一方面,慾望階級的翻轉更是現代文明中每個人終生的渴望。問題不僅僅是難道古代,或說前現代(pre-modern)吧,就沒有階級或慾望;但現代自由與人權言說下,所賦予每個人的無限可能與天賦權利,卻是不斷強化翻轉階級慾望的重要推手。

導演楊景翔將舞台場景打造溫室般的室內空間,鏡框舞台的三面全由臺灣常見的塑膠雨遮板搭成,既帶有光的穿透性卻又具備隔離的效果,而舞台上的雙層層架上,則放滿了一盆盆臺灣行銷全球最知名的品種蘭花。兩位由蔡佾玲與徐堰鈴擔綱的女僕,以密度極高、語言複雜性亦深的精準口說能力貫串全場;女主人一角則由波蘭籍演員卡霞(Kate Stanislawski)飾演。卡霞的高挑身材、深遂的五官輪廓、其白晰膚色與所代表的「種族」身份,很難不令人注意到與蔡徐兩位所造成的強烈對比。導演在節目單中所提到的「為何兩年前,就一直想要卡霞演出這戲裡的夫人,她的身型她的髮色,她在言語之間,在中文的世界裡與我們的不同…」,顯然非常有意識地在演員所再現主僕的身份政治上著磨。簡單說,除了在劇本原著精神上對於階級的處理外,楊景翔透過演員選角,在惹內(可能)所預設單一語言與種族下的《女僕》,一把轉換成至少處理了某種臺灣語境內的白人崇拜以及語言政治的問題。面對世界的臺灣,階級問題從來就不僅僅是單一社會的內部分配,而自殖民以來,就與種族關係密不可分。

於是兩位女僕徐堰鈴(Solange)與蔡佾玲(Claire)不斷試圖透過角色扮演所滿足階級翻轉的慾望,同時也是充滿種族暗示的。蔡佾玲以女僕身份扮演夫人時,擁有並穿上的紅色禮服,彷彿脫胎換骨在轉換階級的同時,也可以轉換了膚色;卻在卡霞一登場亮相,其刻意低胸、開高叉又帶有某種「東方意象」的圖示服裝下,當場相形見絀。亦不難理解,其接受了夫人禮服的恩寵賞賜,正好說明了永遠不能成為主人的僕人命。在仰賴夫人的身材標準、慾望高挑與品味(說話的口音、喝茶的動作、賞花的方式、生活與思考、甚至盡可能操著架空而繁複的理論來詮釋自己的生存狀態…);從導演精心的設計看來,臺灣的僕人命難說不是自找的;但這些都換來了僕人在扮演自己與扮演主人時的安全感。更批判地說,唯有依賴與扮演的時候,才能達到完全的自戀;但主人(夫人)什麼都看在眼裡。

到目前為止,導演可說是重新演繹了一場精彩的臺灣版《女僕》,利用了惹內的原著,卻透過選角的精心佈局,重新構建了現代世界的種族秩序與慾望。但隨著卡霞一角而來的語言政治,就較人稍稍難解。當我們看到蔡徐兩人雖然永不翻身地作為女僕,卻遊刃有餘而高度來回在語言的抑揚頓挫、衝突與和解的情感動能之中;卡霞的演出(無論是刻意或是不經意)所流露出對於口說中文掌握的勉強,但憑語言的表現來說,實在完全看不出來主人的勢力;甚至,即使唯唯諾諾地在主人面前,蔡徐兩人對於中文掌握能力,仍勝於卡霞。惹內恐怕在原創時,怎麼也不會想到,70年後的世界,已經到了具有絕對權力優勢的主人,卻需要操著一口僕人的語言,與僕人對話、貶低僕人…。當然我們可以想像在跨國家事勞務的情境下,主人為了與僕人溝通,可能說了一些僕人的語言;但在夫人大段埋怨、傷心男主人冤枉而被抓的絮語中,無論如何也要說出不甚流利的心聲,頗令人不解。

某種解讀可以說是,今日第一世界的夫人已經孤單到努力學會僕人的語言,就只為了抒發無人能道的無助?再想下去,惹內原著中的夫人或許也只是個空殼子,一切搭建出來看似牢不可破的權力結構與位階,都在男主人遭囚禁之後而搖搖欲墜;那Claire最後所選擇的那條路,究竟來自主僕權力關係的牢不可破?還是根本就是慾望本身所帶來自戀與自毀?

《女僕》

演出|楊景翔演劇團
時間|2017/6/23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姿態、服裝上所呈現出來的各種對比,完整體現了劇中所暗藏的角色衝突,並藉由彰顯膚色、種族上的差異,獨到地將此劇連結到了文化霸權、殖民統御的意象,不僅擴張了劇本探討的權力面向,更是隱約而不刻意地建立起了這部法國劇本與台灣在地的對話。(吳政翰)
7月
03
2017
倘若遊戲中少了愛恨糾葛、精神互虐的矛盾快感,少了以假為真而且不得不真的人性掙扎,那麼遊戲始終是遊戲,連欲望也不過是假扮,女僕們骨子裡不會真有想犯上奪權的一天,而是甘於為物,自始至終。(吳政翰)
11月
24
201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