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與「我者」,我們的aural awakening?《我庄三部曲》
4月
29
2021
我庄三部曲(山下民謠提供/攝影王俊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3次瀏覽
林惟萱(音樂文字工作者)

錯過《野蓮出庄》的演出,看到TIFA這場生祥樂隊與NSO國家交響樂團的跨界演出《我庄三部曲》,實為期待。期待,來自對生祥樂隊現場,總能有著在島嶼夏季暢飲冰涼啤酒的暢快印象;期待,也來自於對跨界的想像:在這個守著不變就被質疑的時代,是否能找到古典音樂語法與「我者」聲響融合的新解?跨出去對話之後,可能的美好風景是什麼?

音樂會由器樂合奏展開,如同歌劇開演前濃縮全劇意旨的序曲,意圖營造的磅礡氣勢,在結尾交響樂式的漸強轟然中,舞台燈亮。但,過往印象的陰翳隱隱飄至,在下一首〈豆腐牯〉中形成形狀明確的黑雲籠罩。是,爵士鼓的達達砰響,總能在鼓尖碰觸鼓皮同時,讓所有的「跨」越,只是一幅未收音的生動畫面。更,萬眾注目、具穿透聲線,能力抗嗩吶的生祥,在左側舞台登場,當手指奮力刷動著月琴琴弦開口唱起,那聲響傳來,竟像聽著插在音源孔接觸不良電腦上的耳機,傳來隔著幕的悶聲。當下按奈著想揮舞雙手,對音響工程師呼告「這樣不對」的心情,畢竟,工程師怎麼也不可能目睹四樓聽眾的心急吶喊。不知道鄰座的聽眾是否也如我一樣,對這樣顯而易見的錯誤未能及時糾正感到沮喪,曲畢,我們都沒有拍手。

接下來幾首樂曲,嘗試在用力聚焦傾聽生祥的演唱,亦或拉長焦距欣賞整體聲響間的抉擇擺盪,恍惚間,細節就這樣流失於心神。偶爾,樂手的獨奏片段,將專注自糾結情緒中拉回,例如魏靖儀演奏一長段全泛音的小提琴獨奏,泛音的聲響,切合了樂曲的氣氛,但總覺得,若後半部轉為實音演奏,或許對比的張力,更能挑動聽者情緒。意猶未盡同時,不免暗自期待,在眾聲喧嘩中,還能有多一些清楚感受魏靖儀細膩詮釋的時刻。當生祥對著麥克風宣告中場休息時,還一度以為舞台上的誰都好,終於發現音場問題了!心裡大大鬆了口氣。

下半場,生祥幽默地說接到了客訴電話,知道了三四樓的座位區,聽不清歌者聲音,因此,調整了聲響平衡。終於,生祥回來了,但,「回授」也來了。在熱烈激昂的齊奏中如〈圍庄〉,那「回授」還能像是增加效果,彷彿刻意為之,當一切恬靜落下,那卻顯得突兀而無法再處之泰然。不過,終於能輕易地聽見生祥的聲音,那熟悉的重複著的尾音,讓心緒隨之煽起,一切就有了再次專注的動力,編曲的巧思也自耳際清晰。幾段獨奏配器的設計,如〈慢〉的小號、〈仙人遊庄〉的薩克斯風,樂手動人地演奏詮釋,讓詞曲意境更加彰顯;〈毋願〉的小、中、大和低音提琴的四重奏,在滿場眾聲包圍中,讓好似荀白克《昇華之夜》氣氛的弦樂合奏聲響,有得以喘息露面的時刻;〈答覆〉最後從隱微中浮出,加上弱音器(mute)的小號,頑固音型的喃喃自語等,這些細微都一一填構,如斯我庄。

古典與民謠、搖滾的碰撞,在演奏時的即興對話上,彰顯性格的巨大差異。在交響曲中,個人與個人的疊加融合,宛若一聲部的數十百倍放大,那一弓拉的集體性,常是聆賞的高峰體驗。然而,當跨界交合,反映在樂手的表現上,便是吉他、貝斯手等皆不再擁有強大的存在,需與管弦樂器一同限縮自我,成為成就群體至上的一員。僅有生祥樂隊自己的演出,樂手間對話往復的力索激撞,令人印象深刻,此刻,即便早川徹和大竹研都自座位起身搖擺,也難複製那樣的句法互動。這樣的體驗,是古典音樂語法和「我者」跨界對話注定的結果?還是只是與場館空間的屬性不合?或說是我坐的四樓不對?這些,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演出或錄音來解答。或許,那「再一次」將會驗證這次生祥樂隊與NSO的跨界對話,是如何浸潤成為我們的文化。

還是無法不喜歡的,是透過生祥創作,化為抽象音聲的真摯情感,〈對面烏〉加入了鍾永豐的口白,更令人動容;〈南風〉那無奈嘶啞的「歹勢」;〈打烏子〉讓人不住跟著身體舞動的擬人趣味;最後是〈面帕粄〉,一起跟打後半拍子,想起幾年前那趟朝聖的美濃之旅,在廣興國小旁吃的那碗客家粄條。這些都是即便音場如何,也奪不走的真實觸動。

Netflix影集《狂放時尚圈》(The bold type)裡,不喜歡動真情的凱特,要直到遇見伊斯蘭教徒女同志攝影師阿蒂娜,才赫然驚覺自己可以愛同性,可以用情至深。阿蒂娜告訴凱特,這個遇見是凱特的「sexual awakening」。曾經,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阿爾卑斯交響曲》、白建宇的貝多芬第32號鋼琴奏鳴曲、生祥樂隊《菊花夜行軍》15周年紀念演唱會的〈風神125〉等,都讓我體驗了「aural awakening」。尚未覺醒的,期待下一次。

《我庄三部曲》

演出|生祥樂隊
時間|2021/04/16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我聽來,這回加入的古典音樂,並沒有被「吸納」進生祥樂隊裡,反而更像是生祥樂隊幾乎全盤地朝向管弦樂/張玹的那端傾去。或者說,《我庄三部曲》的種種成敗,大多起因於林生祥/生祥樂隊之於古典樂極度謙卑、海涵的態度之下。(顏采騰)
4月
27
2021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