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於傳統與當代之間的《獨演.場》
7月
19
2023
獨演.場(吳妍萱提供/攝影徐煒勳、青田藝集)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91次瀏覽

文 葉娟礽(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助理研究員)

青年古箏演奏家吳妍萱所策劃的「獨演」,從自己與古箏長久以來相伴的音樂旅程中,精心挑選了五首作品,分別映照著不同的成長階段,從個人喜愛的傳統箏曲《海青拿鶴》、承襲自陝西箏派傳人周望的《秦桑曲》、展現柔美與炫技的創作箏曲《蓮花謠》,以及近年來學習電子音樂的個人創作兩首。

節目在演奏與談話中穿插進行,讓觀眾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下,聽到演奏家對每首作品的解說,更能感受她所呈現的音樂詮釋。吳妍萱在音樂會文宣上寫道:「彈琴是一種存在的實感,是表述心抒的手段。關於生活裡所有情緒的常態,在音樂裡也都是常態而已。我提供一個音樂場景,希望你/妳們,能聽到那份透徹與自由。」【1】 在她的演奏裡,貫注著個人私密的心境與思緒,在無形的幻想空間塑造音樂場景,開放聽眾走近感受。

吳妍萱自幼學習古箏,就讀於國立新竹高級中學音樂班主修古箏的期間,以自信與亮眼的表現,獲得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第一名,亦曾與臺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少年團合作,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古箏協奏曲。隨後赴北京求學,隨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周望教授學習,取得學士及碩士文憑,曾連續三年獲得「臺灣學生獎學金」一等獎肯定。2017年畢業後回臺展開個人演奏生涯,積極嘗試跨域結合,與臺灣現代創作音樂、流行音樂界、電子音樂圈、民族音樂等藝術家合作,於南韓全州國際音樂藝術節、臺灣世界音樂節、鐵玫瑰音樂祭、臺北藝穗節⋯等重要音樂活動中演出,並加入CUBE BAND與琵琶演奏家蘇筠涵及打擊演奏家方馨共同於2022年舉辦《3/4》當代作曲家專場。【2】 近年她與製作人、合成器人、編曲人蘇玠亘(外號:蛋)學習電子音樂,製作電子音樂作為背景,再加上個人古箏演奏,創作出多首嶄新面貌的作品,並於SoundCloud平臺【3】公開分享。

她的演奏有著修習傳統器樂所講求「精、氣、神」與音樂的合一,造就生動多變的氣韻流動,時刻賦予音樂生命力,深刻感染著現場的聽眾;加上多年來長時間閉關於琴房修煉演奏技巧,手型放鬆且易於施力、手指靈敏、雙手協調性極佳,以純熟的技術與專注的詮釋,帶給聽眾精彩與動人的表現。

節目的第一首及最後一首是她創作的電子音樂作品,長度各約三至五分鐘。演奏現場的古箏前,擺放著四臺多個旋鈕的播放控制器,左右置放揚聲器,古箏底面中間音孔下方放置收音麥克風。她專注的開啟旋鈕,在聽覺陌生的特殊電子音樂音響中,陸續於部分段落加入古箏的演奏;兩者時而有著前景、後景之別,時而互為相輔,此起彼落在上行音群中錯落交織。她將過去與異文化交流的經驗作為養分,創作的音樂律動鮮明且富變化性,她也將與當代作曲家合作的經驗,追求音色變化的各種可能性、以極少素材即興發展出最多面貌,並在中後段落推陳出複雜的雙聲部演奏技巧樂段,與電子音樂搭配得一氣呵成。

臺灣年輕的箏樂學子,為學習道地的傳統箏樂特色,除了藉由各箏派代表傳人彈奏與出版的專輯、影音,揣摩經典曲目的聲韻表現,一部分人曾考慮留/遊學中國拜師。1980年代,傳統箏樂流派曲目曾進行大規模的研討、整理與訂譜出版,1990年代進入教學規範化的時期。為了保留與傳承傳統箏樂流派的音樂特色,將原本口耳相傳的骨幹旋律,進行細緻的訂譜、標註右手彈奏指法、左手吟猱按放符號,每個聲韻都是被固定的進行教學,四十年後的今日,逐漸形成箏人對傳統箏樂曲目與音樂特色的認知。

吳妍萱隨陝西箏派大師周延甲的女兒周望教授學箏,特在本場音樂會中演奏《秦桑曲》,其演奏版本無可挑剔,速度和曲境的掌握亦佳,唯令人期待中清脆明亮的序奏似乎略顯溫厚,前段的Fa、Si按音音高略為失準,直到中後段才穩定下來。演奏的另一首傳統箏曲為浙江箏派《海青拿鶴》(又名《海青拿天鵝》),此曲為王巽之傳譜,常見有項斯華與王昌元兩個不同的演奏版本,在古箏考級中屬於較高難度的曲目,必須要有紮實的指力與穩定的高速控制力。浙江箏曲在1960年代發展之初,以雙手搊箏為其特色,但左手不帶義甲,而用指肉撥絃以仿西洋豎琴渾厚的音色。2000年後隨著新創曲目的需要,左手開始帶上義甲,音色也隨之改變。傳統箏樂的音聲特色,也受到某些程度的影響與傳承的抉擇考驗。

音樂會中最柔美的樂曲《蓮花謠》(王建民作於1995年),以優美的旋律、同時兼具雙聲部不同拍子律動、快速指序的炫技樂段,受到彈箏人與聽眾的喜愛。吳妍萱在演奏上完全能充分掌握感性與理性,但選擇性的刪除兩個樂段未彈,使全曲未臻完整較為可惜。

坐落於臺北市精華地段人文薈萃大安區的青田藝集,由作家楊照於2015年創辦,是文人雅士閱讀共學、音樂展演並供應美食的優雅舒適空間。週六音樂夜系列節目,平均每個月有二至三場次,以爵士音樂、藝術音樂為主,讓演奏家與聽眾近距離輕鬆的互動。音樂會門票包含前段品嚐美食套餐,音樂沙龍則於八點正式開演,提供忙碌的都會人親近音樂藝術的好場域。本場音樂會當天適逢補班日,晚間仍有大約八成觀眾參與,一起見證了吳妍萱不凡的音樂演奏風采。


注釋

1、引自Accupass網站活動介紹。(2023年7月查詢)。
2、參考自〈CUBE BAND三重奏 帶聽眾在音樂中尋寶解謎〉。(2023年7月查詢)。
3、吳妍萱電子音樂創作雲端平臺。(2023年7月查詢)。

《獨演.場》

演出|吳妍萱
時間|2023/06/17 20:00
地點|青田藝集Art Reading Cafe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