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設定與觀眾認識的平行困惑——《千年幻戀》
12月
15
2022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黃煚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23次瀏覽

回想起幾個禮拜前,在《千年幻戀》謝幕的當下,我近乎是一個沒有感情的鼓掌機器,絲毫不確定自己到底看到了什麼?又看懂了多少?即便往後幾天我翻找出藝術家的專訪和創作自述,意圖找出一些可供反芻的資訊,我仍不確定是否能為這部製作給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提問或評析。無論如何,抱著一種拋磚引玉的心態,我仍儘力整理出這篇展演觀察,期待能激發出更多的對話或是交流。

讓我們從最後一幕開始。

在最後一幕,主演李京曄將燕赤霞和寧采臣的偶衣全數剝除,換上與兩位主角——赤和RED相同的未來裝束。飾演這對克隆體的趙鷺燕、王渝婷,則用僵硬的微笑比畫出和戲偶相同的動作。在這部敘事軸線紛呈、意象錯落交織的《千年幻戀》之中,最後這一幕直言爽利地解開整個故事的謎底——赤和RED就是寧采臣和燕赤霞,反之亦然。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黃煚哲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黃煚哲

李京曄在專訪1提到,《千年幻戀》有意識地將兩條故事線分別由真人和戲偶詮釋,劃出一虛一實、明顯對比的敘事質感。然而在我來看,寧采臣和燕赤霞之間欲拒還迎的情感刻畫姑且還算饒富趣味、頗富新意;赤和RED這對雙生子之間的對話拋接,卻像是在互相丟擲些空泛的詞彙與概念,堆疊出一道道自我打轉的啞謎。這廂在撩撥性別和愛欲、另一邊則在詰問自我與存有,這兩道平行線如何疊合?何時疊合?我至今仍無法想通。

整部《千年幻戀》最讓我回味再三的,不是寧采臣和燕赤霞隱晦的曖昧,也不是未來世界雙生子的無語對望。而是當雙生子回憶起曾與父親參與宗教活動的場景,無數傳統布袋戲偶自舞台現身,劇場現實中的「偶」與腳色回憶中的「偶像」彼此疊合,呈現出某種解構傳統信仰的黑色幽默。延伸到〈倩女幽魂〉故事線中,燕赤霞與樹妖姥姥的對話,妖物與神靈本來為一物,端看凡人是否接受自身建構的謊言;一如戲偶與偶像同為木塊鑿作,卻因人們的視線而有了雲泥之別。這段兩造之間的互文與最後一幕,是我認為兩條故事線交織最為親密的一刻。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黃煚哲

回顧本年度問世的幾部布袋戲跨界製作,「人偶共演」似乎是一種不明說的默契。而我總覺得《千年幻戀》似乎有某種先於作品的預設立場,例如真人/偶戲對應不同敘事線,抑或不同語言對應不同時空等等,並期待觀眾也能夠遵循這些創作者設下的邏輯去理解作品。而這樣的思維是否真的把《千年幻戀》這個故事說的更好?又是否真正讓人偶共演提升到一個不同的高度和思維?我認為是值得議論的。


註解:

1、原文如下「一般認為,偶戲演出的戲是想像、虛幻,而人則是真實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但在《千年幻戀》裡,團隊想嘗試翻轉這樣的人偶關係,使戲偶在戲曲程式的虛像下,實在地演出故事,而人雖然實存於舞台上,但演出的是內在不可見的事物。」,見PAR表演藝術〈《千年幻戀》發現未曾見過的偶師之心〉。


《千年幻戀》

演出|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浪人劇場
時間|2022/11/26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目前的《千年幻戀》仍讓觀眾彷彿霧裡看花,對於自己所接收到的大量資訊有些消化不良。但《千年幻戀》絕非不可行之作,相信經過改良,各種元素交織出的網能嚴而密且實,並支撐起《千年幻戀》頗具質量的奇幻故事。
9月
26
2023
在巧妙的表演下,為這正典之外的if線增添合理性,並點題「戀」字,以禁斷的情感串接起千年之後的太空。
12月
15
2022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