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與真實的交界《牛郎織女》
8月
09
2014
牛郎織女(陳亞蘭歌仔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1次瀏覽
王妍方(社會人士)

《牛郎織女》為陳亞蘭歌仔戲團於2011年創團三年後首部大戲,內容以牛郎織女間的愛情故事為主軸,該劇自前製作期即大量在各式管道中曝光,找回原盛行於電視歌仔戲的演員為主演陣容,並以多媒體為本劇之主號召點,企使延續先前電視歌仔戲《天龍傳奇》的風潮,帶動觀眾的進場意願。

《牛郎織女》走的是傳統敘事手法,由牛天鼓(陳亞蘭飾)因代替義兄牛鼻子(小鳳仙飾)至山上取溫泉水治其頭上箇疾,在山上碰巧遇上正在溫泉洗沐的織女(小咪飾),牛郎對織女一見鍾情,並與織女交換信物,決意娶織女為妻,不料洞房花燭夜時事跡敗露,織女被天兵帶回,為斷了牛天鼓尋妻的念頭,織女決定佯裝猝歿;牛天鼓因愛妻之死失神落魄,在牛鼻子(金牛星)的幫助下,以神鞭與天衣上了銀河,卻依舊無法與織女相會,最後得到了王母旨令,兩人於每年七夕才能擁有一日相會的機緣。

該劇口白唱詞淺白俚俗,就算不看字幕也能快速而直接的進入劇情,但劇情轉折銜接度不足,幾個重要轉折並未露出;其中織女為何必須設計出三個關卡測試牛天鼓的原因,以及織女於洞房花燭夜必須因天兵出現,而立即決定假裝猝歿來保護牛天鼓的理由?皆未有合理的交代與連結,致使劇情有明顯散架迭失的狀況發生。

音樂多以電視歌仔調(多為曾仲影先生所作)及傳統調為主,約略占了該劇百分之九十,新編調僅有三至五首,開場音樂有向師父楊麗花小姐致敬及傳承前輩風格的意念;但國樂團與傳統文武場於整體音樂上整合度過低,氛圍營造不算完整;對演員聲線掌握度亦有不足的狀況產生,於牛天鼓哭靈一折時有演員音域過高但音樂無法跟上的狀況產生;演員默契不足,對戲節奏落差不一,此點在牛大哥(翠娥飾)與牛大嫂(王彩樺飾)間的對戲可見一斑。

由於本劇以多媒體為主,舞美除實體佈景外,約有百分之八十的場景皆採用多媒體動畫的應用,在牛天鼓往天河縣尋找織女時,在舞台地面的投射影像,與織女在測試牛天鼓帶喜鶕(紀麗如飾)過溪時,投射於舞台地面上的流動溪水,提供了傳統戲曲在舞台技術運用的另一種新思維,並降低習慣電視歌仔戲運作的觀眾認知隔閡;但大量的多媒體投影應用於傳統戲曲舞台上,卻有喧賓奪主之嫌,如何調整虛實比重,或許是該團下一次製作新劇時可考量的方向。

整體而言,《牛郎織女》題材入門性高,親和力夠,是適合初入門欣賞傳統戲曲,但害怕對於內容理解落差過大的觀眾;師承楊麗花小姐舞台歌仔戲一貫的鮮明風格,並邀請許多已淡出螢光幕前的電視歌仔戲演員(如翠娥、小鳳仙等),對於習慣收看電視歌仔戲的忠實觀眾而言,該劇也是就近一睹偶像風采的難得機會。但就劇本、演員、舞美、音樂等環節的整合性,以及如何在承襲前輩風格下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新路,也將是該團未來最大的挑戰及功課。

《牛郎織女》

演出|陳亞蘭歌仔戲團
時間|2014/08/01 19:30
地點|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