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分明的音樂表現《布魯克納的榮耀-林勤超與台北愛樂》
4月
24
2017
林勤超與台北愛樂(台北愛樂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89次瀏覽

劉馬利(資深音樂人、媒體人、文字工作者)

布魯克納第三號彌撒曲一如其他大型的作品,以管風琴的概念為基礎,聖詠與賦格的交替為主體,在他步入中年之際,從出生地林茲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把宗教音樂帶出教堂,將交響樂神格化,是充滿神性、靈性、藝術性的鉅作,是十九世紀後半最重要的宗教作品之一。此為眾所矚目的國內首演,在指揮家林勤超帶領下,與四位獨唱者、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共同完成這項艱鉅的歷史性任務。

林勤超,這位出生於台東的年輕指揮家,在蘇黎世接受音樂訓練並活躍於歐洲樂壇,目前已是德國邁寧根劇院的首席駐院指揮兼代理音樂總監,沉穩的表現令人驚豔。他的詮釋從宏觀端看,每一個樂章及大的樂段的聲響營造的如管風琴般的廣闊富立體感;從細節探究,極致的強弱變化與和聲轉調的處理,在游離之間又保有樂曲的完整性,在傳統的宗教音樂裡,聽見前衛的聲音美學。尤其在〈光榮頌〉與〈信經〉賦格樂段表現具層次感,展現對位風格的嚴謹、俐落;〈羔羊經〉開頭的動機從小提琴、長笛、大提琴依次銜接,柔和圓潤、一氣呵成。

此曲雖是一部大型鉅作,但布魯克納在合唱部份是以素歌及聖詠式的風格為基礎。誠如音樂會標題「布魯克納的榮耀」,與華格納式的情慾糾結或雄偉壯闊大相逕庭,反倒是更多的寧靜緩和的氣息。整體來說,如能在音色的明暗濃淡再多些琢磨,就更能表現出布氏宗教音樂的神聖性。首先,在〈垂憐曲〉的開頭如能確實做到從pp-p-mp至f的力度層次,在聽覺上會更精彩豐富。

合唱團有將音符大致唱準,但在音色及情感的細膩度卻有捉襟見肘之窘,這首作品有大量半音的進行、不和諧音程、遠系的轉調等等,對團員都是音樂技術的考驗。譬如說在〈垂憐曲〉的力度對比,再加上音程較難,男高音的聲音似乎已到達極限,無法遊刃有餘的表現聖詠曲該有的莊嚴靜謐,之後進入到〈光榮頌〉與〈信經〉,或許是求好心切,頻頻出現勉為其難或是不整齊的聲音,或許將合唱隊形調整可改善此種狀況,讓團員在表演時更有安全感。

某幾個器樂的重奏或是與獨唱並行的樂段,應該如室內樂般的相互應和。四位獨唱家的位置放在樂團之後,很多短音符地方不夠清晰不說,與指揮及樂團首席也有疏離感,像是〈垂憐曲〉及〈信經〉的某些樂段有小提琴獨奏與獨唱者相向互行,彼此拍點吻合但音樂的線條卻「各自為政」。此外,〈聖哉經〉的開頭,長笛、雙簧管、單簧管聲部的線條方向須整齊一致,方能表現和聲及旋律的細膩感,否則在聽覺上會出現「多頭馬車」的窘態。可能在總彩排時需充分確認舞台上人員的位置安排,要如何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台上的聲音應如何與音樂廳互動,是前制作業中很關鍵的一環。

這畢竟是一首高難度的作品,在音程進行及聲音技巧上對於業餘合唱團員是一大挑戰,在音色整齊及情感細膩的表現上對於樂團這群年輕的樂手們難免力有未逮,而林勤超與眾多演出者的默契還有更多進步的空間。不過台北愛樂合唱團這個台灣合唱界的「老字號」,多年來積極提拔後進,海納百川,不斷嚐試新的挑戰,開拓新的曲目,開啟台灣音樂界的新視野,值得鼓勵。

《布魯克納的榮耀-林勤超與台北愛樂》

演出|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林勤超
時間|2017/04/10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