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比賽中的真實連結《台北國際合唱大賽-虛擬合唱組》
8月
02
2021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8次瀏覽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每年暑假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是台灣合唱界的重頭戲,至今已邁入第二十五個年頭,很可惜今年因本土疫情,所有實體活動皆移師到網路平台,不過原既定於雲端舉辦的台北國際合唱大賽(後稱TICC),則完整地按原定計畫進行。

其實以預錄影片比賽徵選早就是國際常態,面對競爭激烈的初選輪,擁有高品質的影音作品已是常勝選手的必要條件,疫情下TICC做為全線上的比賽,參賽團隊在演唱時空、硬體皆不相同的前題,首要值得關注的就也並非是名次結果。合唱作為廣大全民愛好,在非常時期維持愛樂者心中的合唱魂,為樂迷的防疫生活增色,並透過網路拉近彼此之間距離才是主辦單位更神聖的任務。TICC今年為線上比賽特別的設立「虛擬合唱組」特別吸引筆者目光,這是專屬於雲端的賽局,而非傳統比賽的折衷方案,雖然虛擬合唱的概念並非起始於新冠疫情,2010年作曲家Eric Whitacre就在Youtube上集結全球一百八十五位歌手,以隔空演出並合成其作品Lux Aurumque,次年的2.0版更聚集了兩千〇五十二位演出者。科技與藝術交錯而生的一道小虹霓,在疫情生活之下竟搖身一變成了各類音樂團體的必備技能,舊金山交響樂團藉由一曲威廉泰爾,可以同步表演封城在家練就的各種絕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在裁員斷炊之際,隔空齊心演奏紀念逝去的同事,更讓虛擬演出在疫情下多了一層意涵。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虛擬合唱組參賽名單(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提供)

疫情後因加密貨幣、區塊鏈等概念的加速興起,『虛擬』一詞也成了時下的新關鍵字。沒有侷限的戰場是參賽者發揮創意的最好平台,當八組隊伍一字排開時,觀眾即會發現,除了傳統合唱比賽所關注的技巧、音樂性、台風儀態之外,混音、後製剪輯與視覺呈現皆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除了音樂文本,影片中的視覺呈現也是一面空白的畫布,讓各隊伍自由填補,無論呈現手語翻譯、參賽各國的風景,可群聚時的往日留影回憶,在此刻的時空皆令人思緒翱翔。雖名為合唱比賽,此組競賽反而需要跳脫合唱形式的框架,獲獎的Paduan Suara Mahasiswa Universitas Gadjah Mada(Indonesia)就近以MV思維來製作參賽作品,除了有高品質的錄音,專業的混音後製,也將本呈現於樂譜和聽覺的音樂曲式,透過畫面編排使之視覺化,換鏡也與音樂性有合宜地搭配。然而本組比賽令筆者最動容之處,在於各團合唱團員們配合規格入鏡演唱,因各人硬體或拍攝環境的不同,所造成的些微不統一畫面,看似是受時空條件所造成的限制與不完美,卻很真實地呈現了「合唱」之精髓──雖然是追求整齊劃一的訓練,但實質上仍為一個個單獨體所構建,透過排列組合並相互微調,形成一個共同且互融的音色來承載信息。並充分表現了一個群體雖受限制在空間上分離,但努力追求連結合一的渴望。

傳統合唱比賽除了讓整天埋頭苦練的團員有一個努力目標,也讓團隊間能彼此認識切搓,而虛擬合唱無論疫情存在於否,卻是可以不斷存在且有新作出產,以創作或製作角度其實更似放在博物館或公共空間的科技藝術,發揮藝術作用的特點在於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建立,遠過於藝術品對五感的當下刺激。近日美國女高音Rachel Willis-Sørensen在通訊軟體上預錄請帖,讓粉絲在疫情之下遠端與她一同高歌費加洛婚禮與茶花女的二重唱,Instagram累計至今已有數十個不同的版本可以欣賞,這是極具時下創意的粉絲社群經營。疫情讓雲端成為了群聚空間,本在現實的人事物都設法在虛擬空間被還原,疫情中終有結束的一天,屆時TICC也會從雲端走回實體,或許此刻藝術人可以想想,因疫情而起飛的虛擬合唱合奏,還可以如何推陳出新,來服務最原始的藝術本質——不但連結人群,並且藉由科技連結得更遠、更多元。


參考資料:

1.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虛擬合唱組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j5wH4zb0A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演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主辦
時間|2021/07/24 19:30
地點|Youtube首播(影片網址於文末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