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醬裡的共融戰力《戰鬥果醬-Own your style》
3月
19
2019
戰鬥果醬(小事製作提供/攝影陳藝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9次瀏覽
陳盈帆(特約評論人)

我們是否能以Battle/Jam的「開放」(open)和「參與」(participatory)此兩種美德,將其即興的過程視為一種「民主」?小事製作的《戰鬥果醬-Own your style》似乎提供了一個誰都能登上的舞台,只要敢報名,就能參與。然而,開放人人擁有平等的機會,人人就都能達到成就嗎?

Battle/Jam能對參與者(無論是表演者或觀者)造成獨特的刺激,例如Jam使整體參與者融入其中的罕見滿足感,以及Battle無法預期卻又明確的目的性,是因參與這項活動的組成份子,其實擁有相對的同質性而成立。這個於賽事過程中成立的群體,即使由眾多「普通人」/「專業舞者」組成,即使主持人一再強調這是個「街舞」/「劇場(舞蹈)」難能可貴的相遇,以上依能力或舞種分類的族群,相對於完全不觀賞舞蹈的大眾,其實是具相對同質性的小眾群體。再者,表演者能與觀者於Battle Jam中迅速建立的溫暖連結,可說正是排除了「普通大眾」的證明。舞者們能在Jam中針對舞蹈專業領域展現相當有效的內部溝通,但同時也揭露了對於整體社會,舞蹈藝術家們尚不可能全面性地提出這種溝通。因此,目前Battle Jam所造成的獨特社會性,還不是一個對全人類「開放社會」,而是以其舞蹈專業地位為標誌性分野的社群群體(community)。

不過,這樣的小眾社群,有望透過合理的手段增生成員。小事製作於本次Battle Jam戰鬥果醬以更共融的流程及多元組成的評審,弭平「素人」與「專業」之間的區別。例如,總決賽加入兒童及長者作為外卡評審,又,於活動前發給每個觀眾一張紅白小卡,預備於冠軍賽的表態。然而,本該先行於評審公布冠軍的全民表態環節,不幸被異常緊張又熱絡的氣氛遺漏,並未執行。這個流程的跳躍,致使我在冠軍誕生的當下,無法及時領略他所獲得的獎品之一,與小事製作首席藝術家普通人睫毛哥尬舞,所象徵的美麗意涵:小事製作刻意地平衡表演及流程作為整體體驗,將搭建的平台,開放給更多樣性的人們參與。

長達四小時的戰鬥果醬,於賽事間穿插演出,以傳達主辦單位追求平等共榮的策展精神。十六強賽中,十二位海選選手以及四位種子選手,根據「限制中的自由」母題,抽選八道子題對戰,子題分別為不能跳、角度、大小、不能對拍(延長賽為翻轉)、圓弧、線條、慢半拍或搶拍、不能站著跳。八強賽則考驗「雙人舞與現場編創」的協作應變能力,題目為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大多數雙人組在合作的過程中,持續相互搶奪觀眾的注意力,而在妮妮與歐陽組,以斜對角線推展故事的過程中,舞者妮妮願意給予他人空間,擴大了想像空間,展現了當天難得的開放協作性。而四強賽,則以「向經典致敬」為母題,針對現代舞翹楚及流行文化天王的兩段影像做即興,兩場分別為威廉佛賽(William Forsythe)與富爭議性的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1】,以及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與麥可喬登(Michael Jordan)。在這個符號強烈的環節,有的舞者迅速援引了可辨識的經典動作語彙,對拍穿插於現場音樂中,有的舞者則利用自己擅長的舞種,去形塑經典影像的氛圍或線條形狀的變體。冠軍賽主題「我的風格我說了算!」,以自選曲兩分鐘,以及臨場演繹對方曲目兩分鐘進行對戰循環。最終的對決,先攻舞者平底鍋以絕佳的流暢度,行雲流水地揮灑藏於體內的各式語彙,他的自我世界豐富而飽滿。後攻丘必信則精細控制了他肌肉的記憶,從微震的幅度逐步邀請觀眾感受他所創造的世界。最後評審們的結論,展現了Battle Jam的現場性與開放性,由擄獲全場回應更甚的丘必信獲勝。

Battle/Jam受歡迎的關鍵之一即為非正式的氣氛,觀眾在整體節目中被引發歡呼,鼓掌和噓聲。任何觀眾都被允許自由表達他們的反應,已成為這類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過往的劇場,鑑賞家和普通觀眾,是區分開來的社群。這是過去面對觀眾構成的異質性時,劇場往往仰賴觀眾的專業化(professionalization),促使觀眾的參與模式和諧一致的結果。在此模式之下,總有一種以局外人或觀察者身分來參與表演的觀者,他們已習慣直覺地接受他們無法提出任何異議,致使他們願意犧牲任何程度的參與。這類鑑賞家觀眾習慣以「內行」標準,聚集小而精的社群,並以沉默的理解來「欣賞」演出。這份沉默甚至延伸到演出後,他們也不習慣公開發表高見,僅於私人談話間表露其品味。但是,在Battle Jam中,我感受到些許不同的社群感(sense of community),這場活動展示了另一條能夠促成更民主的社群的路徑,即是,透過流程與賽事「同步」(synchronization)的努力,將觀眾異質的興趣牽引至某種虛擬的校準【2】。在未來,小事的Battle Jam觀眾或許會將觀眾身分發展為更具風格的粉絲文化,以參與形塑更巨大的影響力。

註釋

1、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的爭議性在於,謠傳他生前曾經猥褻、性侵孩童的指控並非誤傳,而是事實。2019年公開播放的紀錄片《Leaving Neverland》,導演Dan Reed以3h 56m的篇幅,為兩位曾受控於麥可傑克森的倖存者Wade Robson、James Safechuck發聲。一個藝術家的藝術成就該如何與他的道德連結或切割,是#METOO運動迫使社會持續正視的問題。

2、Gooley,Dana(2011) The Outside of ‘Sitting In’: Jazz Jam sess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participation, Performance Research

《戰鬥果醬-Own your style》

演出|小事製作
時間|2019/03/16 13: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大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場製作經由舞者精萃的詮釋,及編舞者既古典又創新的思維想法實踐於表演場域,創造出精巧、怪奇又迷人的殿閣。兩首舞作帶領觀眾歷經時空與維度的轉變,服裝的設計使視覺畫面鮮明、設計感十足,為舞作特色更顯加分。「精怪閣」觸發了觀者想像不斷延續,並持續品嚐其中的餘韻。
5月
15
2024
伊凡的編舞為觀眾帶來不愉悅的刺激,失去自我的身體並不優雅,抽象的舞蹈亦難以被人理解。伊凡又是否借《火鳥》與《春之祭》之名,行叛逆之道?不過無論如何,伊凡這次的編舞或許正是他自己所帶出的「自我」,從觀眾中解放。《火鳥・春之祭》正是異端,正是獻祭者本身,觀眾被迫選擇成為跟蹤者,或是背叛者其中一方。在這暴力的亂世,你又會如何選擇?
5月
15
2024
「解構,不結構」,是編舞者為當代原住民舞蹈立下的休止符。編舞者細心梳理原住民的舞蹈身體在當代社會下的種種際遇,將其視為「符碼的」、「觀光的」、「想像的」、「可被消費的」,更是屬於那位「長官的」。走光的身體相對於被衣服縝密包裹的觀眾,就像一面鏡子,揭示所有的對號入座都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陷阱,所謂的原住民「本色」演出難道不是自身「有色」眼睛造就而成的嗎?
5月
09
2024
可是當舞者們在沒有音樂的時刻持續跳大會舞,彷彿永無止盡,究竟是什麼使這一切沒有止息?從批判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已為原民劇場建構的典型敘事,但若平行於非原民的劇場與文藝相關書寫,「冷戰」之有無便隔出了兩者的間距。實質上,包括歌舞改良、文化村,乃至林班歌等,皆存在冷戰的魅影。
4月
30
2024
另外,文化的慣習會在身體裡顯現,而身體內銘刻的姿態記憶亦是一種文化的呈顯。因而,透過詳實地田調與踏查的部落祭儀資料,經由現代舞訓練下的專業舞者的身體實踐,反而流露出某種曖昧、模糊的狀態。
4月
29
202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