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議題的開展與收束《父親母親》OPENTIX Live
6月
03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8次瀏覽

余欣衡(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

同黨劇團的《父親母親》以兩小時的展演,將橫跨數十年的臺灣史、布袋戲文化、同志、社會運動、白色恐怖事件及其周遭與後遺等議題,在一趟尋父之旅裡開展,也收束於對追尋認同與自由的當代觀點。

故事是這樣的:在養父的葬禮後,已屆中年的養子阿文沿著一張疑似是親生父親的照片,跑遍全臺灣尋覓生父行蹤,一站又一站地拜訪多位布袋戲師傅。藉由場景人物的不斷變換,前半段猶如再走一遍貓仔(王三祿)從離家自立、輾轉待過北中南各地戲班的遷徙歷程,重蹈舊人足跡,並讓整齣劇始終維持著一股懸而未決的張力。同時,敘事節奏亦掌控得宜,每個段落都在逐漸推動阿文接近生父,並鋪陳阿文與阿凱的和解。演到一半,阿文到國家檔案局去查資料後,赫然發現生父另有其人,使看似線性進展的尋父之旅戛然擱淺,並牽扯出一條相鄰的生命軌跡:貓仔的伴侶米粉(呂蒼一),才是阿文的生父/母。當我們知道米粉是跨女時,「父親母親」的劇名才作為一早鋪就的伏線,顯露其意義。

在舞台調度方面,導演時而安排身處不同時代的人物在同一場景空間並置。例如年邁的坤輝向阿文憶述昔日與貓仔的交情,以及數十年前結伴遊樂、組成「天外天」戲班的少年坤輝和貓仔;曾到大稻埕請求給戲班做二手的年輕貓仔,與如今前來探詢的阿文。在簡約的舞台設計下,場景因有了歷史的縱深而顯得信服,兼述及布袋戲人事的流傳與斷裂。此外,通過敘事的跳接,「養父—阿文」、「阿文—兒子」兩對父子呈現平行關係:養父討厭阿文看布袋戲,阿文嫌惡兒子「碰政治」,同樣是家父長以訓誡禁令表現親情的典型,也側映白色恐怖記憶與禁忌的跨世代綿延。相對而言,祖孫關係則呈現為過於順暢而輕易的結盟。當兒子阿凱得悉阿公嬤米粉「也是」酷兒後,當即興奮不已:「阿公是一個diva,他走在時代的尖端欸!」原先因同婚公投意見不合而與阿文裂隙甚深的他,立刻轉向幫助與鼓勵父親瞭解生父,似乎轉折過快,彷彿過往累積的怨懟不滿,都能在祖孫酷兒結盟的契機下釋懷。

《父》討論白色恐怖的方式,並非聚焦於當事人的受難經驗,而是「向外發散,照亮那些外圍、交叉、擦邊、輻射的事件邊角」【1】。這既是發散,也是失焦與再聚焦的過程:因加入組織而受牽連判刑的貓仔,其思想歷程與意識從未得到旁眾交代,我的理解始終停留在模糊的「他不甘台灣人像戲偶般被操縱」。對當事人理想的一知半解,或許是白恐受難者家屬的常態;在戲劇效果上,則讓敘事重心轉移至眾「獄外之囚」的追求,而這種追求是透過當代對「做自己」的詮釋與重視,而得以在緊湊的劇情裡快速為觀眾所理解與同情。

全劇以「做自己、愛自己,成就自己」(貓仔語)的勉勵,串接起諸多困難議題。於是,台灣民主國是「他們決定要為自己做主」、同運抗爭者是「我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貓仔跟坤輝組戲班與阿凱應徵立委助理都「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情而已」,貓仔在綠島的外省舍友「為了自己的認同死而無憾,請你也要為你的認同勇敢活下去」——據此,「自由」被呈現為免於壓迫與束縛的理想,「認同」則是每個人應為之奮鬥、抵抗不自由的根祇。操演跨性別身分的自由、解嚴後的參政自由、同婚的自由、思想與組織自由,看似林總錯雜,實則收束於自由的單一詞彙與理解。代價是未能呈現,在不同歷史情境與社會脈絡底下,構成人們追求的要素各異:當年左翼受難者所追求的階級解放,與2018年公投追求的同志權益,乃基於迥異的前提與願景。什麼是做自己、為什麼要做自己,似乎缺乏進一步的討論與辯證。

圍繞著尋父而組織的敘事,歸結以略顯溫情(sentimental)的親子和解。阿文和阿凱一同到米粉開設的安樂園基吧(gay bar),聽米粉講述自己在數十年間、在貓仔的精神支持下,蛻變為公開出櫃的跨女。回家後,阿文終於對阿凱說:「如果你有交那個朋友的話,就帶回來看看。」原本堅拒兒子是同志的父親,在發覺生父「竟也是」酷兒後,朝向寬容與接受異己的存在。父子久別重逢,原是溫情主義的典型情境,常被詬病為再製既有權威階序架構【2】。然而,當「長輩」本就是離經叛道的酷兒,孝道規範是否也具有動搖父權異男觀念的潛能?一場跨越世代的追尋,祖孫結盟與結尾的父子諒解似乎太過輕易,人物之間的交叉碰撞與影響反而是這齣戲更動人之處。

註:

1、鄭芳婷,〈【OPENTIX LIVE】《父親母親》好評推薦〉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504447330317643778
2、周蕾,〈《溫情主義寓言・當代華語電影》:11種溫情主義典型情境,理想的孝道是華人特有的核心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1903/fullpage

《父親母親》

演出|同黨劇團
時間|2022/05/21 19:30
地點|OPENTIX Live 錄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蚵仔夜行軍》的寓言裡,一場戰爭是由歧異、被棄置的個體所引發,他帶領蚵族群眾,反抗由強權他者帶來的環境壓迫,也援引出另一旁支弱勢他者的共同困境;在《鯨之嶋》的末世情境中,人類的群體藍圖逐漸散佚,孤獨的個體尋找對應於自身的依附物,化單我為二之小眾,將精神與想像寄託其中;《父親母親》中異議者被排除的意象又更明顯了,陰性構成的少數被湮沒在眾多的陽性角色中,只能伺機等待異軍突起的時刻。
6月
27
2023
他是我們每一個臺灣人都有可能形成的模樣,甚至確實是我們的部份模樣,在我們每個人的多元宇宙裡,我們都有可能成為阿文。(吳依屏)
5月
26
2022
同志與白色恐怖,乍看關聯稀微,然確實有些相互投射的空間,這也是本劇精妙、驚喜與深刻之處。同志此一設定,牽引出對自我探索與認同的「我是誰?」大哉問之外,更將焦距拉遠到臺灣的身分與認同,借此喻彼。
1月
13
2022
在邱安忱的筆下的人物,展現強烈的慾望使得每個人的行動線相當明確、透明,利用多種自由權利側擊回應白色恐怖與人權迫害時代的壓迫體制。不僅如此,當身為中年傳統男子意外發現了自己的父親和兒子皆是「酷兒」時,他反而從一名「受難者」轉為扮演「加害者」,突如其來的驚嚇和挫敗感令阿文開始正視與自己不同的臉孔,的確是為「苦難之外」的經歷開展新的敘事路徑可能。(簡韋樵)
12月
29
2021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