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喜劇:人與猿之間《卡夫卡的猴子》
5月
17
2012
卡夫卡的猴子(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9次瀏覽
黃香

英國楊維克劇團 (Young Vic Theatre Company) 2009年度製作《卡夫卡的猴子》(Kafka’s Money),改編自卡夫卡(Franz Kafka) 於1917年完成,少數生前出版的短篇小說「學院報告」(A Report to an Academy)。楊維克依循全文之脈絡,除了與觀眾互動的少數即興演出段落,並無增加過多新編台詞。面對書寫體的演講文本,改編重點在於運用精準的口語唸白與肢體動作,如實描摹一隻馴化為人的雄性猿猴,回顧自己被人類捕捉之後,起先陷入困境,狂亂掙扎,進而冷靜思考,追索出路,最後扭轉命運的心路歷程。

舞台設計極端樸質簡約:大布幕上投射一幅猿猴照片(大猩猩)、白色素面地板、一座講台、一張椅子、幾根香蕉。全劇回歸以「表演為中心」的古老說書人形式,這樣的低限風格以及說書人表演,和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 的雙人劇《希茲威.班西死了》(Sizwe Banzi Is Dead) 幾乎如出一轍,協同製作的巴黎北方劇院,其劇場美學的滲透斑斑可循。離場時,有年輕觀眾連連抱怨,舞台上只放了一幅猿猴投影照片,失之單調,如果能交叉運用多媒體,表現猿猴的姿態動作,整齣戲就更形豐美。我倒有不同看法,多媒體可能呈現的實景,演員都已經藉由靈動的肢體、鮮活的語言,以接近戲曲「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演繹。現代多媒體影像/影片的穿插,只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打亂緊密的戲劇節奏,甚至喧賓奪主削弱表演張力;況且,影像/影片多只能呈現外在「形似」的表相,何能深入呈現內在「神似」的靈魂?亦即——在人 (理性) 與猿 (野性) 之間游移的挫折、誘惑、掙扎與超越。

獨腳戲對演員來說向來是極大挑戰,幾乎都要進入乩童上身的出神狀態,表演方能淋漓盡致。凱瑟琳.杭特(Kathryn Hunter)在戲中扮演馴化為人的雄性猿猴,連續「跨界反轉」,挑戰之大可以想見。杭特以驚人的演出能量縱橫全場,在哭、笑、怒、罵各種情緒當中自由出入,搬演浪人也似一個無路可出的英雄/猿猴。這樣橫跨兩界的超級展演,箇中難度約莫就是傳統戲曲的武旦,跨越行當扮演美猴王,或許只有崑亂不擋的戲曲大師裴豔玲足以媲美。

在舞台上暢所欲言、口若懸河的人/猿杭特,演後座談中卻形容沈靜,一逕面帶微笑,悠緩安適地回答觀眾的提問。劇場上的杭特是口才便給的丑角,身材嬌小的她讓我想起浙江崑劇院的二位名丑——王世瑤、陶波兩位老師。舞台上,三位丑角肢體生動超脫,口中嘰嘰呱呱說個不停;舞台下,卻都偏向沈默寡言。這樣的丑角往往最能專心致志,雕琢自己的表演藝術,達到丑角的最高境界:不油不流、放而不蕩。

座談中杭特反問觀眾:看完這麼一齣戲是覺得沮喪(人類自以為是的侷限)?還是樂觀(生命總會找到出口)?我倒認為是諷喻與理解:經由猿猴馴化為人的變形過程這樣的諷喻,深刻理解了人類遠離自然、自命不凡的宿命——行禮如儀的機械式生命。從更深一層的殖民史觀來看,《卡夫卡的猴子》是一則寓言,以陰鬱、冷調的黑色幽默暗喻上個世紀初強權殖民、奴役壓制的慘烈實境,進而觀照弱勢族裔起身反抗暴虐,追求自由解放的意志與決心。

杭特一直往後上方翻轉的右手印在觀者心間,那是爬樹攀枝的生命記憶,原始野性躁動的印記,人/猿與自然連結的痕跡。然而,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距離那個天人合一與大自然緊密相依的野性世界,何止道里?!

《卡夫卡的猴子》

演出|英國楊維克劇團

時間|2012/05/13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採取的是邊演、邊議論的方式,進出於演講現場與回憶現場,並且從猩猩的角度反觀人類的行為,並與觀眾互動,示範喝酒、吃香蕉,並詰問關於握手、自由、為什麼來劇場?不如回家看「康熙來了」(中文發音)等等,帶點即興的加料,目的都在刺激觀眾對於人類本身的思考。(謝東寧)
5月
16
2012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