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表演的巨大能量《卡夫卡的猴子》
5月
16
2012
卡夫卡的猴子(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6次瀏覽
謝東寧

存在主義作家卡夫卡的小說故事荒誕離奇,他常用寓言體的方式,描述人類存在的困境,而與人類同為生物物種的昆蟲、動物,便是他拿手的寫作隱喻,《變形記》中,職業為推銷員的主人翁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蟲,《一條狗的研究》描述一條狗如何走上絕食之路,或者《飢餓藝術家》寫將自己當作動物,在馬戲團裡表演飢餓的人。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來自英國楊維克劇團的單人表演《卡夫卡的猴子》,便是取材自卡夫卡的短篇小說,關於一隻從非洲來的猴子變成人類的《學院報告》。

導演處理這個從文學改編的劇本,採取的是如實搬演,不多加詮釋的方法,同時簡單乾淨的舞台(一面投影牆、一張演講台、一把椅子),全劇把重心完全擺在演員的表演上面。而資深女演員Kathryn Hunter果然演技精湛,單人獨撐全場,看似輕鬆簡單地(其實充滿能量),在舞台各個地方爬上爬下,甚至屢次跑到觀眾席,搬演這個荒誕的寓言故事—一隻來自非洲的猩猩,如何為了生存模仿人類語言動作,而逐漸變成人類,五年之後,他受邀來學院演講親身故事。

當穿著體面西服、頭帶圓頂帽的演員,提著一隻皮箱和柺杖,佝僂著身體,介於半人半猿猴的身體姿勢走進舞台,仔細觀察其充滿細節的表演身體,和一旁牆上的猿猴照片,全場觀眾很快地就相信,黑猩猩「紅彼得」準備要來跟學院的人類所進行的演講;而當然觀眾也得對號入座,扮演比猩猩高一等的學院聽眾。

紅彼得帶著睿智、與人類保持距離、甚至帶著比人類還高一等的觀點,敘述他自非洲被捕之後,一路載運回歐洲的船上;如何被關在狹小的籠子裡,如何藉著模仿水手的動作而被注意,且因為喝酒竟然說出人類語言「哈囉」,而被接受訓練成為人類…。演員採取的是邊演、邊議論的方式,進出於演講現場與回憶現場,並且從猩猩的角度反觀人類的行為,並與觀眾互動,示範喝酒、吃香蕉,並詰問關於握手、自由、為什麼來劇場?不如回家看「康熙來了」(中文發音)等等,帶點即興的加料,目的都在刺激觀眾對於人類本身的思考。

不過一如卡夫卡的世界,這隻回不去的猩猩,雖然在人類世界竄紅,但當回家看到家裡半馴服母猩猩的錯亂困惑,終究,哪裡才是他的「出口」Way Out 呢?卡夫卡這個短篇小說《學院報告》,主要的議題在於啟蒙、同化和自由,不只是人類和猩猩,也可能是人類和人類,尤其是在今日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都期待所有人學習搭上這般快速列車,但這般列車真的是通往自由嗎?這場精湛演員的單人表演,將卡夫卡的世界,再次精準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也讓我們真正見識到舞台演員的表演魅力。

《卡夫卡的猴子》

演出|英國楊維克劇團
時間|2012/05/11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黃香  
經由猿猴馴化為人的變形過程這樣的諷喻,深刻理解了人類遠離自然、自命不凡的宿命——行禮如儀的機械式生命。從更深一層的殖民史觀來看,《卡夫卡的猴子》是一則寓言,以陰鬱、冷調的黑色幽默暗喻上個世紀初強權殖民、奴役壓制的慘烈實境。(黃香)
5月
17
2012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