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化角色的親和力《絕不付帳》
4月
18
2014
絕不付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56次瀏覽
劉尉楷(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研二)

一進場,煥然一新的V字觀眾席排法,面面相覷的觀眾們耳聽帶位「您好,歡迎光臨」及畢製模式全開的送往迎來、噓寒問暖;導演大聲公ㄇㄇ「歡迎大家來全都賣超市購物,本特賣會全長約兩個多小時…中間有中場休息」;被V字夾帶的區塊空出主要表演舞臺,演員以默劇呈現搬運、挑選、逛街等情境,偶會躍上席間對觀眾:「蔥,連蔥都這麼貴啊,還能吃啥啊」、「一千塊!這玩意兒居然也值一千塊」,彷彿一日飯後被置放在人聲鼎沸、老闆跳樓的黃昏市場,立下此劇「第四面牆的展演,生活化的觀賞模式」風格,簡單清爽將經濟消費、資本主義扯上。合時合宜假手達利歐˙弗,並且回應時事語語「只是逗號不是句號」。

翻譯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義大利劇作家達利歐.弗(Dario Fo)的《絕不付帳》(原名We won't Pay, We won't Pay!),是一齣對當代政治、經濟資本主義進行嘲諷且寫照的經典作品。雖這齣喜劇劇本早在1974年完成,然仰天吶喊問蒼天的是,弗所嘲諷的狀態並未與島嶼水土不服。除了弗給予確立故事中的事件(或情境)無比的諷刺外,義大利即興喜劇背景、生動的劇情及明顯的政治涵義也間接航領著此次《絕不付帳》的表演風格。要而言之,並非只是直接了當的把事件自然實況重現,而是充滿娛樂性的動作、注入了歌隊與歌舞的方式,恰如「義大利喜劇蛋糕上的櫻桃」有著提味的功用。順水推舟,導演朱怡文在《絕不付帳》鑲嵌注入香蕉、太陽花、來來哥…等時事微整形,將把戲變成正戲,更加靈活體現弗對戲劇為民請命的精神以及態度。

此次《絕不付帳》劇情來講,它呈現一種喜劇的基底,即,當這些荒謬發生在角色時,產生了一種受害者的悲劇性格。而受害者的悲劇性格所產生的笑料決定整個事件會達到多麼好笑的程度。我認為此次《絕不付帳》的「類型化表演」算是對症下藥,有效的處理「荒謬至極的事件」。譬如,美蘭(蔡孟純飾)操著一股怪怪的口音,形成與老公振華(林謙信飾)不同國家的風情,而有懷孕、女神阿布拉等事件。因著美蘭角色這樣的類型化設定,我很快就被騙局的製造說服了,並且進入到「議題」。對社會的嘲諷透過類型化角色設定彈射、回拋,產生賞心悅目、被臺上演員娛樂的同時,心裡卻萬分慷慨激昂,體驗弗在劇本對話中細膩而詼諧的轉折。而這樣的表演不受限於現實侷限的特色,以演員表演為中心,讓演員的角色特色能夠有更大的揮灑空間,而經過「套招」後的戲劇張力又恰好補足現代觀眾電視電影聲光效果滿足,但卻沒有「臨場感」的缺憾。

或許有人認為類型化角色過度消費或是娛樂觀眾對角色、劇情的幻覺,但搬演國外翻譯劇本本身就是一項艱鉅的考驗,而在此次演出中,透過類型化的角色消弭文化差異,以及透過演員詮釋更精要的解讀劇本所要探討的議題與當代的意義,透過演員形體表達能力及技巧,展現「劇場性」和「戲劇性」的表演差異,有別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i)的人物心理分析表演方法,產生無比的親和力,這是《絕不付帳》令人最玩味的地方。

《絕不付帳》

演出|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103級
時間|2014/04/11 19:30
地點|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戲的開場用一段簡潔有力的歌舞畫面,還原當時搶劫超商的情況,讓在場觀眾能迅速進入政府口中「暴民」的世界。最後歌舞演員們唱著「絕不投降!絕不投降!」讓觀眾也不禁熱血沸騰,對不公平的事,現場的我們也絕不買帳。(蘇孟如)
4月
18
2014
歌隊的運用十分多元,除了擔任現場奏樂、群眾演員,原創的歌舞與劇情相輔相成,導演對於劇本的詮釋到位,佐以豐富的肢體表演和走位,令人難以想像去掉歌舞劇情如何繼續開展,展現活潑有力的導演風格。(賴思伃)
4月
16
2014
「絕不付帳」的行動不在於改變諸如國家機器、政商結構的不公不義,而是立意喚醒更多盲從、漠視與沉默不發聲的眾人,一如但丁《神曲》所言:「地獄最黑暗的地方,保留給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際袖手旁觀的人。」( 李宜樺)
4月
16
201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