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巧合?!《絕不付帳》
4月
18
2014
絕不付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70次瀏覽
蘇孟如(台南市西港國中教師)

《絕不付帳》是義大利劇作家達利歐.弗在1974年所寫的劇本。劇中藉由一群家庭主婦抗議物價高漲,進而搶劫超商所引發一連串看似荒謬,卻又真實的事件,劇作家藉此反映義大利的社會問題。而今年台南大學戲劇系的畢業公演改編此劇本,並在演出時運用了幾項突出的元素,使觀眾得以輕易跨越文化上的不同點,獲得許多在場人士的肯定和欣賞。

首先在劇本上,編劇對劇本的內容有深入暸解,掌握底層人民起身反抗的精神,並將劇中奇特的劇情結構消化吸收,巧妙融入台灣當代社會的脈動,如:土地正義、官商勾結、食安問題等,讓這齣上世紀七零年代的劇本,彷彿針對台灣社會現況所寫一般。

我認為這個演出版本最大的亮點是劇中四段歌舞的演出,巧妙的帶出劇情的啟、承、轉、合。原劇本的開場是女主角(美蘭)對另一個鄰居(淑娟)描述當時家庭主婦們抗議漲價,最後卻演變成這群抗議者沒付錢就拿走商品的場景。這齣戲的開場即用一段簡潔有力的歌舞畫面,還原當時搶劫超商的情況,讓在場觀眾能迅速進入政府口中「暴民」的世界,也讓戲的節奏變快並增加戲劇張力。而第二段及第三段歌舞,分別呈現男主角(振華)他身為底層工人,選擇認命不發聲的心情,以及女主角面對生活中國家機器無理壓迫時,只能藉由超現實神蹟來解脫的無奈,導演使用歌舞戲謔的手法來表現,反而讓觀眾在笑的當下感覺到一種無能為力的悲哀。最後歌舞的場景則描述小老百姓對現實生活的控訴,當演員們唱著「政府什麼都管卻不管人民死活,再不反抗,我們就要淪陷!一起反抗,我們絕不投降!絕不投降!絕不投降!」讓觀眾也不禁熱血沸騰,對照劇名《絕不付帳》,對不公平的事,現場的我們也絕不買帳。

然而這齣戲還是有美中不足之處。燈光的掌控上,有時無法準確地跟上節奏,而讓觀戲的情緒稍稍抽離。此外,部分演員在角色心理轉折的處理還不夠細膩,無法讓觀眾有充分的時間去感受期間的轉變,實屬可惜。然則這些都瑕不掩瑜,如果以畢業製作的角度來看,整體的演出實在水準之上。

學生在製作這齣畢業公演時,絕沒料到在演出時,會碰上太陽花學運的餘波。當立法院內的學生在離開時說了要反守為攻、傳播理念時,也可以讓我們思考用不同的形式來傳遞人民發聲的理念,而戲劇也可以做為一種選項。置身劇場中,當燈亮、幕落,觀眾得以深切去思考,思考這社會上的種種不公不義,及如何去反省、改造現狀。比起激情的口號,戲劇或許無法帶來立即的效果,但卻能細水長流、深入人心。從這齣戲的演出中,我深深體會到這個道理。

《絕不付帳》

演出|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畢業製作
時間|2014/04/013 14: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類型化的角色消弭文化差異,以及透過演員形體表達能力及技巧,展現「劇場性」和「戲劇性」的表演差異,產生無比的親和力,這是《絕不付帳》令人最玩味的地方。(劉尉楷)
4月
18
2014
歌隊的運用十分多元,除了擔任現場奏樂、群眾演員,原創的歌舞與劇情相輔相成,導演對於劇本的詮釋到位,佐以豐富的肢體表演和走位,令人難以想像去掉歌舞劇情如何繼續開展,展現活潑有力的導演風格。(賴思伃)
4月
16
2014
「絕不付帳」的行動不在於改變諸如國家機器、政商結構的不公不義,而是立意喚醒更多盲從、漠視與沉默不發聲的眾人,一如但丁《神曲》所言:「地獄最黑暗的地方,保留給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際袖手旁觀的人。」( 李宜樺)
4月
16
201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