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失落的拼圖《南管尋親記》
4月
12
2018
南管尋親記(台灣音樂館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22次瀏覽
鄭希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研究生)

本節目由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林珀姬教授策劃、主講,首先以約十五分鐘的紀錄片,呈現南管在臺灣的源流及現況,十分珍貴。當晚共有來自臺灣南北四個團體,演唱類型皆不同,擴張筆者對臺灣南管文化的理解。

此次演出,拆解筆者對南管的認知,由可愛生、旦唱著車鼓小戲的高雄「大樹長青會車鼓團」開場,舞台上左邊兩人執節唱著工尺譜,前面拉著大廣弦、殼子弦,右邊生旦邊唱邊跳,團隊默契十足,使人感染他們樂在其中的氣氛,也由此可窺見,平時他們練習時的輕鬆愉悅,使筆者對於民間的車鼓調,以及車鼓小戲,能有初步的接觸。

而來自臺南的「麻豆集英社」,他們的形制,就與筆者以往所見南管雷同,舞台中間執節者歌唱吟詠,旁邊樂手敲叫鑼,左側為琵琶、三弦,右有笛子、板胡、大廣弦,頗有傳統南管味道,節目冊上亦記載,他們是「較南管化的太平歌館」。出場的樂手年紀稍長,還有一位佝僂的拉琴耆老,聽主持人對他們的介紹,似乎擔心他們因著年紀老邁,技藝卻無法傳承,的確從團員看來,他們年齡偏長,且無年輕人參與演出,令人憂心傳承的問題。

太平歌一般稱普通樂,南管為郎君樂,兩者參與的成員不同,太平歌為普羅百姓所好,而南管則為仕紳階級的娛樂,但在策展人眼中,兩者並無階級高低之分。筆者觀察他們所演奏的太平歌,除表演時的形制,與南管雷同,其演唱音調、營造之氛圍,也與筆者所認識的南管大同小異,而這也是策展者之意圖,為落地生根於臺灣的南管文化「尋親」,以臺灣在地的文化視角,招聚四散於臺灣各處,充滿臺灣特有文化的「南管生力軍」,呈現臺灣南管之美。

九甲戲藝師黃美悅的演出,因沒有曲調抄本,加以藝師不識字,無法寫出唱詞,以致主辦單位無法配上唱詞字幕,難以辨識藝師所唱內容,而藝師與樂手默契不夠,演唱與器樂並不和諧,至為可惜。

隨後林教授親自上陣演唱傀儡調,由其學生以三弦、二胡伴奏,教授執節唱曲造詣高,而樂手為年輕人,技術較上半場的民間樂師穩定,且配合字幕,使聽眾得以進入唱詞情境,而台下亦有老人跟著哼唱。筆者由此能深刻感受林教授所說,學南管像吸鴉片一樣,是會上癮的境界:吟唱時執節而歌,間或由琵琶主領,簫隨之引領旋律行進,進入如信仰般,虔敬的吟詠氛圍,樂手各司其職,樂器陰陽相合,互相幫襯、配搭,隨著唱詞的抑揚頓挫緩緩前行,彼此浸泡在令人沉醉的獨特宴饗中,心靈境界亦隨之提升。

最後由林教授的學生葉擎執節而歌,頗有傳承的意味,與「臺北詠吟樂坊」演出,以傳統南管樂器:琵琶、三弦、簫、二弦呈現,演唱雖生澀,但意義非凡,筆者觀察到台下有一老人,手隔空跟著琵琶的節奏撥弦,陶醉而投入,令筆者頗感驚奇,據此確知音樂會頗能引起共鳴。

林教授策劃如海納百川的音樂會,集結臺灣與南管有淵源的團體於一,為臺灣南管尋親,令人大開眼界,試圖架構屬於臺灣的南管文化,展現臺灣民間具有生命力的音樂群體,可見其用心。

《南管尋親記》

演出|林珀姬、臺北詠吟樂坊、麻豆集英社、黃美悅、高雄大樹長青車鼓團
時間|2018/03/10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此次的改編無論在劇情安排或舞台表演上都並非盡善盡美。但是,豐富的劇情轉折、舞台畫面的充分運用與燈光的配合,讓初次觀看戲曲的觀眾更容易接受。當家小生孫翠鳳則承擔了戲曲的傳統表演形式,讓老戲迷們有充分的觀戲享受。整場表演下來觀眾的掌聲、歡呼聲和叫好聲從未間斷,足見此戲在娛樂性方面的傑出表現、觀眾對於此戲的接受程度也很高。
5月
15
2024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