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與論述的可能性封閉《聽聽彈談─廖皎含鋼琴獨奏會系列Ⅹ》
7月
08
2020
廖皎含鋼琴獨奏會系列 Ⅹ(廖皎含提供/攝影楊雨翎)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3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長年耕耘於台灣音樂演奏與教育界的鋼琴家廖皎含,近年以《聽聽彈談》為名,在北中南各個場館舉辦了十餘場類似講座型音樂會的演出,主題式地將經典的鋼琴獨奏作品推介給廣大的樂迷朋友以及習琴中的學生們。今年適逢貝多芬誕辰二百五十週年,她特地自被譽為鋼琴「新約聖經」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中,挑選作曲家早、中、晚期各一首為代表,作為貝多芬鋼琴音樂的縮影式介紹。

這次安排的曲目分別是貝多芬的第一號(Op. 2, no. 1)、有「華德斯坦」別稱的第二十一號(Op. 53, “Waldstein”),以及最後的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No. 32, Op. 111),在考試、比賽或是正式演出等場合都是頗具代表性的曲目。而當晚坐在台下的,似乎多為廖皎含在國小、國中乃至大學的各年齡層學生(與陪同的家長),頗具學生親自示範演奏的意味。

 

廖皎含鋼琴獨奏會系列 Ⅹ(廖皎含提供/現場觀眾攝影)

雖然此節目在介紹宣傳時給人解說與演奏並重的感覺,但實際觀賞節目時卻感到定位有些模糊:台上左右側各放著一個投影幕,顯示著當前的曲目與樂章名稱,不過實際上並未真的幫助聽眾理解、剖析曲目;而廖皎含初登台時是直接開始演奏第一首曲目,而未開口解說,於謝幕後,她才走到講台前講述方才的曲子。她的曲目解說大多簡短而淺白,以作曲家的生平、性格等切入介紹,並僅僅重點式地提點了貝多芬的作曲特色(如力度記號的使用比例)以及該作品的「亮點」(如〈華德斯坦〉的「曙光」段落、第32號繁複的拍號⋯⋯等),不難讓人理解她是顧及台下為數不少的幼齡聽眾而作出此內容安排。

整場的講解大致遵循了一般大眾最通俗淺白的見解——貝多芬脾氣暴躁、他的音樂給人逆境中的人性光輝云云,對於台下半數的、十餘歲以上年齡層的聽眾而言,這些講解大多沒有太多嶄新而有啟發性的觀點,而是加深了貝多芬的通俗濾鏡,不免削弱了作曲家其人本該具有的多元內涵。

回到音樂演奏上來談,廖皎含的確是擁有嫻熟技巧與穩健台風的演奏家。在她的演奏中不時能聽見極為圓潤純淨的音色處理,以及滑順的旋律線條;而如《華德斯坦》第二樂章銜接至第三樂章的段落(即是俗稱的「曙光」片段)在各層面上都極具考驗,但廖皎含在該處成功地兼具了音色由暗至明的轉換、極細微的韻律以及力度變化,並順利地開展了第三樂章明亮潔淨的氣氛,無疑證明了其鋼琴演奏的功力。另外,她在同一首第一樂章犀利的音群彈奏、以及Op. 111第一樂章時的手勁與氣勢之強,都能瞬間抓住聽者的專注力,相當地精彩。在台下幾個幼齡孩童吵鬧的騷動之下,廖皎含依然能聞風不動地持續彈奏,不禁讓人敬佩於她的定力與專注程度。

 

廖皎含鋼琴獨奏會系列 Ⅹ(廖皎含提供/攝影楊雨翎)

在亮眼的樂音表現之下,她對樂曲本身的思考與詮釋仍是有待討論的。首先,就如同她對貝多芬其人的解說一樣,她將對作曲家最淺白通俗的印象套入詮釋,並直言「貝多芬是第一位將情感寫入曲子的人」,這個觀點就此深深地植入在她的詮釋走向之中。在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中,她著重並強化了各處力度記號的呈現,並以一己之意添加許多戲劇化的速度變化,也因此於我而言,貝多芬早期作品古典化風格內部結構的自足性則被相對地忽視了。

我們不能說這種詮釋方式是錯誤的,但這種理解先於譜面、表現溢於結構的取向卻可能有些本末倒置——好似是將自身的一切演奏技藝、偕同樂譜一齊臣服在大眾化淺薄的同語反覆之中。而「音樂是情感的表現」這種觀點也早在百年前維也納樂評漢斯力克(E. Hanslick, 1825-1904)的筆下被全盤否決了【1】。

此外,單就對照樂譜的演奏完成度而言,此場演出亦有幾個可議之處:如《華德斯坦》第三樂章主要主題的圓滑線明顯地被破壞,且顯然不是為了導向其他的音樂呈現,而是是純然的疏忽;在第32號第二樂章的第三變奏以降,也有較為嚴重的節奏疏失⋯⋯相對於鋼琴家本身所擁有的絕佳琴藝,她對於樂譜照料似乎就沒有那麼地全面了。

所以,聽眾能夠在這場附帶講座的音樂會中得到什麼?我想,比起了解貝多芬作品的精彩與偉大,我更在意的是潛藏在其中的,探究樂曲深意能力的退化詛咒:如同前幾段所述,當音樂家選擇將作曲家被多重轉述簡化的形象與生平全盤兌現在音樂詮釋上,甚至是預先地設定樂曲的性格呈現時,封閉系統式的獨斷觀點仿若便對原先可能性無限的文本進行了殖民化與石化。音樂家此一身份在樂念創生與技藝磨礪原先相輔相成的共生性也將兩相疏遠,「音樂家」將亦可能降格為純然的「演奏家」,成為工廠工人般反覆產出固定觀點的重述者。

這次廖皎含的演奏,確實多多少少給人「精彩片段與樂曲整體疏離,變為純然隨機的,靈光乍現」的感覺,但並不會太過嚴重;只是在這場演出帶有的教育性質之下,不免讓我思索:同語反覆的積習是否也會世世代代地傳遞下去?在過於看重演奏技巧、忽視其他音樂面向的台灣古典音樂界,同時具有教育者身份的廖皎含在保持並繼續磨礪其精湛的演奏水平之外,或許也應當思考,如何突破這種屬於世代層次的危險傾向,並帶給莘莘學子彈奏技術以外的其他風景。


註釋

1、參照:漢斯力克,《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陳慧珊譯,世界文物出版社,1997。

《聽聽彈談─廖皎含鋼琴獨奏會系列Ⅹ》

演出|廖皎含
時間|2020/6/19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