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改編的重心?《來自德米安的你》
5月
17
2018
來自德米安的你(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55次瀏覽
劉沁(文字工作者)

藉現地演唱與鮮明肢體,像一場告別童年廢墟的儀式,《來自德米安的你》吟詠出青少年的成長軌跡與瘡疤。隨角色德米安帶領之下,觀眾被催醒過去記憶,自模板溫馨家庭裡,經歷霸凌、同儕問題、被教育體制圍困、物質誘惑、性的啟蒙等等崎嶇試煉,最後應許自我並蛻變。

青春書寫少以音樂劇形式鋪排,此回《來自德米安的你》則新穎地設置旁白樂手,其音律更易穿透佈景,歌詞反覆展示主題性;然而樂手偶爾唱詞含渾,優雅旋律淪為擺飾,未達引導觀眾、聚焦劇作之用途。另外,劇團亦運用各種肢體擴增情節力度,如扮演霸凌者四腳著地似豺狼或蛇、嘲諷學校僵化規則時的全體唱跳歌舞劇等。其中主角不時為多位演員分飾、輪流唸白,意象化地形塑內心所思,或旋轉對峙,或在場邊跑盪遊走、營造潛意義的無措慌忙。此外,舞台佈景簡潔,僅設三扇門作多種隱喻:兩扇矮門通常指向主角精神的兩個面向,偶爾成善與惡、男與女的矛盾相對;置中最高的門則象徵重要他人,或是描繪崇敬、理想對象的畫板。

然而,也許有青少年戲劇的前提,諸多摹寫譬喻都很簡易、誇張化,課題氾濫常見,基本無力刺激觀眾深入思考。如霸凌事件能探索人性或社會結構,卻被簡化成僅僅是人際關係的衝突;主角懷抱德米安的母親,有迷途後回歸自我、自然的意味,卻未曾解釋生命的創傷迷惘何能如此迅速得解;最後德米安告別,主角穿戴上他的帽衣,暗喻每一個人都是照亮陰暗的德米安,以勵志奮鬥故事勉強下台階,卻顯得前幾章節的困境描述輕巧又粗糙。是否青少年戲劇必要有警示和教育意味?每每皆有刻板菸酒議題,或搭配濫情濫調的配樂與呼喊:「我們都是自己的探索者!」很反諷地,劇作卻只展示某種強調是非對錯的意識形態、單一路徑的人生選擇,且簡化了角色內心複雜的變化。「特別」的自己卻被綑綁成特定的形狀。

《來自德米安的你》為赫曼‧赫塞的文學改編戲劇,其細節做了在地化處理,如生活化語言、霸凌者流利的福建話對白、德米安母親吟唱柔婉的原住民小調、夜總會等等,貼緊台灣觀眾的視角。原著的改編上,只擷選幾個線性事件,屏除了許多赫塞對信仰、善惡美德、精神考驗、自我與群體關係的辯論;語言部分,除宣誓般的開場中演員直接挪用書中片段朗讀,其餘對白則重新產出,基本已是截然不同的創作。然而,這樣算是改編嗎?改編到底該忠於原著還是脫離原著【1】?筆者認為,總體上其無論語言、氣氛、節奏、意象、視覺都離原著甚遠,文學核心亦遲遲未在劇場中再現,只是一齣朝向初學者的音樂劇。原著嚴肅艱深,但青少年未嘗無法讀懂,若因謹慎閉俗之心態捨棄,不免可惜。

註釋

1、參考于善祿《關於文學改編劇場的幾許探尋與思索》的分析見解,之中列舉各式文學改編劇場作品;《文訊》310期,2011年8月號,頁76-83。

《來自德米安的你》

演出|EX-亞洲劇團
時間|2018/5/12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