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更多來自莫爾島河的感動《捷克愛樂管弦樂團》
10月
18
2017
捷克愛樂管弦樂團(傳大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42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他們來自歐洲的心臟地帶,融合波希米亞的浪漫與美國式的純真,帶來清一色且原汁原味的捷克作曲家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斯梅塔納的交響詩《我的祖國》中〈莫爾島河〉、〈薩爾卡〉、〈波希米亞的森林與草原〉與德沃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讓這個國慶連假在充滿波希米亞民族情懷中熱烈壓軸。

睽違十年,捷克愛樂管弦樂團(Czech Philharmonic)再次來台。這個創立於十九世紀末葉的團,曾與多位知名的作曲家、指揮家以及獨奏家共同合作,由德沃札克揭開序幕,之後馬勒、普羅科菲夫、斯塔溫斯基等人,皆曾出現在這一百二十二年的輝煌歷史中,並且大量演奏捷克作曲家的作品,這個樂團的知名度早已與「捷克音樂」畫上等號了。所以音樂會的票房開紅盤,眾所矚目的狀況是可想而知的。

此次亞洲巡演,是由捷克著名指揮家阿爾特里赫特(Petr Altrichter)領軍,他曾於1976年贏得貝桑松指揮大賽獲得第二名及特別獎後,就展開活躍的指揮生涯,他與捷克愛樂關係深厚,並且於今年五月在「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指揮這個團演出,頗獲好評。

捷克愛樂的演奏的確是有一定的功力,整場音樂會聽下來氣勢如虹,讓人為之振奮,但如果情感的表現可再講究一些,再多些注重細微的層次感,情緒表達會更深刻。譬如說最耳熟能詳的〈莫爾島河〉,的確帶來了波希米亞濃郁的風味,但只聽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邁之情,卻聽不見「幽咽泉流水下灘」的溫柔含蓄。一開始的長笛二重奏描述莫爾島河的兩條源流,由遠而近,聲部不斷加入,音域持續拓寬,照理說這一段既要綿延不絕且清澈透明,要能呈現細緻的波浪,這才是音樂的鋪陳,再來引出的著名的主題,但似乎情緒張力的表現有些力不從心。

下半場的德沃札克《第九號交響曲》表現大致四平八穩且充滿自信,除了銅管幾次的失誤以及各聲部的線條少了點融合感及表現力。譬如說最著名的第二樂章,雖然譜上是標示「極弱」(ppp),但除了聽到有些支離破碎的樂句外,中間絃樂進來之處卻少了幾分神秘性及綿長性。而第四樂章前九小節的序奏中的漸強,是要進入精神抖擻的進入第一主題的關鍵時刻,但這一段的氣氛掌握有些不足,有些許期待落空的感覺。

或許是力求整場音樂會的曲目具統整性,也或許是基於票房考量,或是主辦單位、贊助單位或演出團體的要求,整場音樂會曲目皆為捷克國民樂派作曲家的作品,雖然這些作品是古典音樂的經典曲目,大多耳熟能詳,但其實存在風險性。就史邁塔納與德沃札克的管絃樂配器來說,看似技巧單純,但稍一不慎在聽覺上就會出現頭重腳輕的狀況,結果只會在樂曲中聽到一堆如萬花筒般的優美旋律,顯得有些雜亂無章、糾結混濁。所以演奏者在很多細節宜更用心雕琢,而且對於一個以演奏捷克作曲家作品聞名的專業樂團而言,更沒有失誤的空間。

或許阿爾特里赫特與捷克愛樂的默契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尤其是他目前並非為該團的常任指揮,又必須要帶領這超過百人的交響樂團,聲音的精緻度本來就不易要求,再加上該團的音樂總監、首席指揮貝洛拉維克(Jiri Belohlavek, 1946-2017)前不久過世,對於整個演出士氣應該也產生了負面影響,這對於演出的品質是有殺傷力的。

但這個團的表現最後仍扳回一城,他們的安可曲演奏德沃札克《斯拉夫舞曲》op72-1 “Odzemek”,感覺上此時他們的聲音才甦醒,才真正展現了他們的實力。或是日後選曲可考慮演出較短小的樂曲,或是類似《斯拉夫舞曲》這樣的套曲,在演奏上比較容易發揮,在聽覺上也易保持新鮮度。

此外,節目冊製作得非常華麗,但筆者並不建議樂曲解說摘錄自《最新名曲解說全集》。畢竟,音樂欣賞的書籍與節目冊樂曲解說的功能性不同,而且有些地方正確性有待商榷。譬如說寫到德沃札克交響曲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長笛與雙簧管及以g小調呈現第二主題,其特徵是第七音下降半音」,既然是以g小調來論述,應該是「第三音」下降半音,而非「第七音」,況且g小調的調性本來第三音就是降B音,不須在此特別強調。所以筆者建議若日後逼不得已還是必須要使用音樂欣賞的書籍的內容,恐怕還是需要有專人校正並且將文字稍做整理,才可讓現場的觀眾在聆賞時讀到言簡意賅、正確完整的資訊,這才是節目冊真正的存在性。

現場演出的當下,容易產生一些無法預期的變數,稍一不慎,有時會稀釋掉「台下十年功」的成果,尤其是處在該團常任指揮的「空窗期」。但仍可感受到來自莫爾島河流域的音樂家們的專業演奏水準,也喜見這場音樂會吸引了很多音樂愛好者前來欣賞,民間企業推動藝術活動的熱誠及用心更是美事一樁。筆者更期盼這個跨越一世紀的管弦樂團,延續兩百年前「曼漢樂派」【1】的優良傳統,能帶給我們更精緻的波希米亞風情。

註釋

1、Manheim School,18世紀時位於現今德國南部的曼漢宮廷樂隊,由一群技術精湛的音樂家所組成,為交響樂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些音樂家很多來自於捷克,如約翰•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 1717-1757)及卡爾•斯塔米茨(Karl Philipp Stamitz,1745-1801)父子等等,皆對此樂派有卓越的貢獻。

《捷克愛樂管弦樂團》

演出|阿爾特里赫特&捷克愛樂管弦樂團
時間|2017/10/10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