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路徑《餐桌上的神話學》
4月
03
2019
餐桌上的神話學(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4次瀏覽
劉沁(文字工作者)

若奧德修斯乘古希臘特洛伊之海漂流至太平洋,託生於今日的亞洲人,而那些美國夢、金錢遊戲、社會達爾文主義、後殖民勢力的慾望拉扯,在臨水、逶迤、分裂的亞洲,將使他更迷失家園的歸途──就跟我們一樣。《餐桌上的神話學》以Mary Zimmerman版本的《奧德賽》為底稿,鋪擺印度、菲律賓、日本、韓國與台灣演員的血肉故事,填滿即時投影,勾勒出亞洲的生態切面。但是,「為何我們需要探索神話?」此句幾乎屬預告劇作理念的節目冊文案,在精彩演出後仍為一個大疑義;儘管《奧德賽》的內容似與亞洲現實朦朧地牽引起來,包括失勢的奧德修斯需偽裝、不斷稱其是另外的某個人,對應到劇作中諸如整容、身分認同、Nobody等話題。然而,當選用劇本,且將亞洲身體移植到希臘神話脈絡底下,已模擬為所有歷史都歸納在西方源頭(即西元前八世紀的古希臘文明)的視角;雖然演員稍後即跳脫扮演、進入個人化的生命經驗表述,但相較於明確解釋「為何需要探索神話」,《餐桌上的神話學》傾向寫實地描繪社會現象與神話間的隱喻關係,回應了另一個提問:「希臘神話與我們有何連結?」

考究亞洲立足點、未來發展的藝術文獻近年尤多,諸如2018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關注國際關係和家園的藝術家都汲汲於同一件事:「亞洲能否經由多樣性產生普遍性?」《餐桌上的神話學》亦目的聚攏分散的聲音,集結印度、菲律賓、日本、韓國、台灣創作者,試寫亞洲神話,而有各種觀點討論。或者欲成為大而能與西方抗衡的總體,一如那幕演員傳遞著吃同一碗泡麵、身體互相嵌合像海怪的巨像,或者過程中不斷拋接小故事並自我揭露,讓觀眾看見被客體化、他者化的生存群像。亞洲離散錯亂的本質在劇作中被細緻描繪,對應台灣籍演員林素蓮所說:「身為一個台灣舞者,我的身體不停被撕裂,被芭蕾、現代舞、武術、甚至是乩童影響。」在這樣一未完成、持續完成的書寫姿態裡,並非結論以對抗式的大共同體作為亞洲進路(提出書寫「亞洲」的議題常會陷入的烏托邦意識形態),而是接受我們仍不斷變形、飄蕩,並於劇末演員的囈語念白,從猶疑到越發肯定地指陳方向:「也許生命就是一條無盡的直線。」

於此,Mary Zimmerman否定了「生命是一個圓」的想法,不繼續執著於傳統和歸屬,她以啟航才有新機會的積極想像去定義這個世代的未來;同時在最後一景,導演將巨型半透明塑膠布覆蓋住整張餐桌,以霧氣、海、浮沉、航行等貫通全劇的「水」的意象再現,既是對亞洲臨海、多島嶼的殷實詮釋,又深入具象了對亞洲未來迷惘惶惑的心境。水是《餐桌上的神話學》很鮮明的文化象徵,包括開場時演員便各持不同器皿走入,並依序緩慢遞送、填裝同一勺水,從傘到水桶,從電熱水壺到塑膠袋,皆象徵了亞洲易受外在環境影響而塑形的質地。此外,導演大量運用餐具、罐頭等物件加強抽象語言的聲光視覺,是《餐桌上的神話學》一大詼諧有趣的手法;當菲律賓籍演員Russ說:「我媽媽比我還矮,她只有149公分,對白人身懷戒心。」其他人則搖動手裡的調味料瓶、用力擠壓,黃、紅、白、彩色的濃郁液體就噴灑在吐司麵包上,成為極其挑動感官、慾望的暗示。音樂選用上亦別出心裁,尤其當台灣籍演員蕭東意大喊:「精神是假的!根本不存在!」體現亞洲經濟衝鋒思維、對物質主義的推崇高歌,穿插了1972年的經典電影《酒店》一曲《money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全劇來到一個堆疊一個的高潮,所有演員踩在餐桌上蹦跳狂歡,一瞬間彷彿調離物件劇場而進入撩亂繽紛的歌舞秀台。

當今台灣平面視覺與文案已無限趨近成熟,相較之下,包裝拆開後的實際觀演內容常有一大截落差感,但《餐桌上的神話學》讓這些形式美學仍延續在劇場裡,囊括舞台、道具、服裝、投影錄像、音樂、台詞等,尤其是劉彥成賦予演員的動作設計,配合具節拍感的唸白,譬如日本籍演員Kanako正訴說自己與母親的瑣事之時,其餘演員則仿效她母親的聲音、雙手圈住嘴巴廣播似地喊:「Kanako沒事喔!Kanako可以的!Kanako最乖了!」而產生風格化的和諧趣味。然而,當六位演員在巨型餐桌上移動、對峙、傳遞物件、談話、分頭進行各種表演,且懸掛上空的電視看板播送著與之相異的攝影機視角,加上翻譯字幕,再加上難消化的全英語口白,作為觀眾,面對過載的資訊,經常會大意疏忽掉繁複的文本內容。

但或許這樣的觀賞感受,也銜接起劇中議題之一:美國或全球化資源共享的境況下,亞洲需要怎麼做才能存活?怎麼做才得以躋身高級文明和擁有對等的溝通身分?林素蓮於此劇前半段皆缄口不言,還被印度籍演員Sharanya嘲諷地說了一句:「你不會說英語嗎?」對照出現實邏輯:所有人為了現代化發展都自願閹割自己的母語,且期待被美國製造的神奇藥水改造;至此,家鄉瞧著都是落後的、受汙染的,更被劃割成未開發的第三世界國家那一側。Russ更以重組家電用品為隱喻,詼諧地具現出碎裂的亞洲文化:「首先,拔除它的權力與靈魂;再拆解它,使它不再完整;教導禮貌,讓它不懂自己的語言;最後,給它一個全新的名字,它會覺得比以前更好。」才恍然到,在歷史殖民脈絡下,這些都是讓我們遠離家園的新名字:菲律賓、沖繩、韓國、福爾摩沙、中華台北。而歷經被代言、被他者化、甚至被抹除身分臉孔而成nodody,至今亞洲仍處在被資本併吞、西化的緊迫危機之中,但我們有像海一樣深廣的可能性,撥開被改造的痂殼,便能看見自己、知道要往哪裡去。

《餐桌上的神話學》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時間|2019/03/03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當代頻繁與密集的跨文化交流的對話與探索下,《餐桌》有機會從表演者之口表述眾多個人經驗,物件也已擬人化的轉譯,但關於亞洲本身的問題與究竟如何各自找到回家的路?(羅倩)
3月
11
2019
當演員不斷端出菜色,我在想,有沒有可能「餐桌」才是問題所在。是這個國際餐桌分配了菜色、分派了演出;這個常見的大長方西餐桌的體制,決定參與者的身份。(汪俊彥)
3月
08
2019
以前作為座標出發,便可發現在《餐桌上的神話學》中,人與物件關係的改變,從《悲劇景觀》日常生活物的反覆操作,到《重考時光》日常生活物的意義解體,《餐桌上的神話學》則是為日常生活物重新尋找意義。(洪姿宇)
3月
07
2019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