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一期一會《殷巴爾與芭耶娃》
4月
08
2023
殷巴爾與芭耶娃(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6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指揮家伊利亞胡‧殷巴爾這一次頂著桂冠指揮的新頭銜,與北市交開啟了新的演出季,不但曲目相當紮實,請來的客席的演出者,也都是名聲遠播的音樂家,本場音樂會的曲目,雖然並非新聞稿中殷巴爾的三位關鍵字作曲家#馬勒、#布魯克納、#蕭斯塔科維奇,但兩首經典德奧作品,卻是考驗樂團實力的最基本曲目,無論是樂團與獨奏家的默契,與交響曲當中為聲部首席所作的獨奏片段,當然,同樣也考驗北市交如何表現殷巴爾的詮釋與解讀。

本次演出新出土的1844年版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這首經典協奏曲,獨奏家於第二小節便亮相登場,少了序奏的鋪陳,獨奏家除了須要立刻聚精會神之外,又不能將濃郁浪漫的旋律演成陳腔爛調。芭耶娃的演奏音量並不大,開場的演奏琴音細如蠶絲,運弓之輕盈也讓人幾乎聽不出來換弓,彷彿只使用一根弓毛來演奏,甚至有使用巴洛克小提琴的錯覺。這樣的效果使得筆者更加專注,有想要側耳聽更清楚的渴望。芭耶娃的運弓也相當特別,聆聽當下會感覺獨奏家並非在「演奏」小提琴,而是在「感受」音樂、身體、樂器三者之間的互動,琴弓與弦之間像是多了一層浮力,運弓的動作就如同磁浮列車的移動,演奏家身體乘著音樂給予的動力,驅動樂器發出聲響。1844年版《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最大的差異,莫過於兩大樂段的華麗結尾,這也為芭耶娃極度順暢的音樂踩了煞車,獨奏家也藉此表現了以一擋百的架勢。

第二樂章可以明顯感受到芭耶娃的自我控制力,可惜樂團整體而言音色偏乾,沒有在演奏中「自製殘響」,在中山堂的場地下格外明顯,整體音樂的氣場也略顯不足。第二與第三樂章之間,樂團的過門也顯得直硬,而芭耶娃的演奏,用了大量的彈性速度(Rubato),使得音樂有不同方向的穿梭,第三樂章中,獨奏家也有大量的技巧展現,無論是精準的跳弓或是顫音,都讓筆者想起立叫好。從演奏中也可以看出芭耶娃是一位熟讀總譜的音樂家,幾次演奏重複音型時,都刻意再壓低音量,讓樂團的旋律得以飄出,也讓筆者印象深刻。如果說上週陳銳與班貝格交響樂團的終曲樂章是富含趣味效果的演出,芭耶娃與北市交則充分表現出音樂中的「嬉遊」,沒有過分的表現,但卻別有一番風味。當晚芭耶娃選奏伊沙易的奏鳴曲選段作為安可,表現由簡至繁的鋪陳,卻無一處不精準的演奏實力。

下半場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開場殷巴爾指揮棒下的北市交,有相當「直接」的演奏,雖然氣勢到位,但第一樂章幾處旋律線條被犧牲,也略微遺憾。殷巴爾雖然已經高齡87歲,指揮卻仍然非常清楚,北市交的音色卻也跟著壁壘分明,普遍皆呈現較直硬的音色。筆者曾經在歐洲聆聽過殷巴爾與柏林音樂廳交響樂團的演出,印象樂團如果遇到這一類的指揮「手法」,會在音樂中給予額外一份彈性應接,北市交在這方面則顯得力有未逮。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中,北市交許多聲部首席的獨奏片段,雖然沒有太多演奏上的失誤,但卻少了音樂上的細節使之更到位。例如木管聲部在第一樂章收尾前,隨定音鼓伴奏下,毫無與弦樂一同在音樂中舒張,第二第三樂章,聲部之間也少了些聆聽,過於直接的演奏,使得聲部之間的拋接也不夠漂亮,這種演奏特別在應對弦樂與法國號等,特別具有彈性特質的演奏時,會顯得更加明顯。殷巴爾所給予略快的速度,讓些許聲部在少了足夠歌唱的機會,在樂曲織度不足的情形下,作品顯的較為零散,變換速度的過門也顯得力度變化有些不夠自然,指揮給予的重音拍點,也讓樂團音色較為有稜角,但另一角度觀察,樂團也因此在多聲部齊奏時,也顯得較為整齊並且有統一的方向。

殷巴爾因無法常駐台灣,與北市交的一年數檔的音樂會安排通常是密集演出,但每回中間的空檔,卻使得樂團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適應,就算演出的是經典的曲目。在殷巴爾接掌北市交後,有許多音樂會的片刻相當完整,令筆者印象深刻,但筆者也期許殷巴爾在能帶領北市交再更上一層樓,往音樂的至善更進一步。 

《殷巴爾與芭耶娃》

演出|小提琴:阿倫娜・芭耶娃( Alena Baeva)、指揮:伊利亞胡‧殷巴爾(Eliahu Inbal)、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23/03/31 19:30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 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