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的音樂劇場《萬聖派對I & J》
12月
01
2014
萬聖派對I & J(NSO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7次瀏覽
陳勁豪(社會人士)

阿雷格西‧伊古德斯曼(Ajeksey Igudesman)和朱鉉基(Hyung-Ki Joo)肯定是現今古典樂界中最知名的搞笑組合,只有第一,沒有之一。他們在Youtube的影片永遠有著超高觀賞率,他們世界巡迴的演出也總是一票難求。

剛進入音樂廳,就可以感覺到今天的觀眾組成相當不一樣。顯然年輕族群多了不少,而且十歲以下的小孩比例應該比過去更多。而且似乎有些觀眾為了配合萬聖節的主題,還做了一些特別打扮,所以看到了一堆小公主,當然也有一些滿臉是血的漂亮女殭屍。演出前的氣氛相當不一樣,全場有著很歡樂的期待感,就是那種演出前音樂廳充滿電流的那種感覺。

星期六的演出,節目單上有著一長串的曲目,不過事實上曲目名稱也只是參考用。索性節目單上也不用放上曲目介紹。而這兩位音樂家的搞笑本性甚至拿到節目單的那一刻就開始為演出暖場。他們兩位的簡歷是我看過的音樂家簡歷中最搞笑的,例如「但他發現同學們不是天才就是神童,讓他不時擔心自己程度太差,會被退學。事實上,他沒被退學,而是被老師及同學們踢來踢去,沒有老師想教他。」(朱鉉基),「伊古德斯曼出生於列寧格勒,從未贏過任何比賽,因為他不曾參賽。」(伊古德斯曼)

演出的內容相當豐富,而且幾乎都是他們自己的創作。最有趣的一首應該是開場的《手機鈴聲交響詩》。這是紐約愛樂的委託創作,起因很顯然是因為2012年紐 約愛樂演出馬勒第九時被手機鈴聲打斷的事件。他們從這個手機鈴聲開始,推出一系列不同作曲家風格的手機鈴聲,有莫扎特、布拉姆斯還有荀白克,之後還把手機鈴聲混入許多經典作品中,但是卻相當沒有突兀的感覺(貝多芬命運第四樂章,德弗乍克新世界,白遼士幻想交響曲,拉威爾波麗路...等等)。某種程度而言,這可以算是向貝里歐(Berio)的《小交響曲》(Sinfonia)第三樂章所作的21世紀搞笑致敬版。我覺得這似乎也是向亨德里希(Peter Heidrich)的《生日快樂變奏曲》致敬。

樂曲中間還有兩人爭相指揮的橋段,當不同人搶到指揮時間,樂團就會馬上演出不同的段落,雖說音樂部份肯定事先設計好寫在樂譜上,但是兩位演出者交替的時間默契的確相當純熟自然,一點也看不出連接的縫隙。

他們另外的特色是把樂曲做混搭。在下半場的《炸豬排配薯條》中,他們把小約翰史特勞斯的《閃電與雷鳴波卡舞曲》改編,把兩首不同風格的曲子編在一起,有時是一個樂句之後,下個樂句換成另一首曲子,有時是把樂團分成兩半,把兩首樂曲同時演出,製造出相當有趣的效果。另外還有把卡普蘭的《阿帕拉契之春》跟理查史特勞斯的《玫瑰騎士圓舞曲》組合起來。他們最後還把老約翰史特勞斯的《拉德茨基進行曲》(Radetzky march)與美國的進行曲之王蘇沙所寫的《永遠的星條旗》(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兩首改編在一起。這種看似不搭的混搭風其實似乎從曲目就可以看出端倪,因為《炸豬排配薯條》"Schnitzel and Fries"中,Schnitzel是奧地利炸豬排,Fries是指薯條,這兩者一個德文,一個英文,似乎也暗示了這些組合。但是這種作法他們也不是第一 個。美國作曲家Charles Ives就試過把不同的樂曲同時演出的效果,只是I &J的「笑果」顯然更勝一籌。

過去Youtube上的知名橋段也轉換身份重新出現在舞台上。例如伊古德斯曼拿著遙控器控制著彈鋼琴的朱鉉基,一下點這個曲子,一下選那個曲子,朱鉉基就隨著每次點曲子而立刻演出那個曲子的知名段落,就像是真的以遙控器隨時切換的感覺。這當然是脫胎於他們兩位與Gidon Kremer合作的小提琴協奏曲版本。

就算是演出正統的音樂會曲目,例如聖桑的《骷髏之舞》,或是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他們也要做出不一樣的感覺。例如在《骷髏之舞》,伊古德斯曼就會全場上下跑來跑去跟觀眾一起互動,最後甚至跑到管風琴的演奏座位去,變成居高臨下的惡魔。相對之下,蕭士塔高維契的協奏曲就因為曲目的跟演奏形式(鋼琴家必須坐著)而少了那麼一些效果。

除了伊古德斯曼跟朱铉基賣力搞笑外,NSO的團員也沒有閒著。除了全團各自穿上奇裝異服外,甚至還有幾位團員要跟著上場演短劇,大家又唱又跳,相當熱鬧。

伊古德斯曼跟朱铉基這個搞笑雙人組的成功肯定不是偶然。他們兩位都是正統音樂學校畢業(曼紐因音樂學院),所以有著相當扎實的古典音樂功底。從他們的演出看來,很多內容例如把Nokia的手機鈴聲以各個作曲家的風格展現出來,或是把看似南轅北轍的古典樂曲混搭組合,的確是要對古典音樂有著深刻了解才有辦法做的出來。同時還要有適合的喜劇橋段,讓整個組合渾然天成。古典音樂的確是有許多歡樂輕鬆的樂曲,不過再怎麼歡樂輕鬆,畢竟還是要正襟危坐的在音樂廳裡聽著演出,演出完畢之後很含蓄的給予掌聲。他們把古典音樂重新包裝組合,變成一個歡樂的音樂劇場,不管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同愛樂等級的觀 眾都可以歡樂的享受兩小時的演出,這的確是雅俗共賞的好節目。

《萬聖派對I & J》

演出|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4/11/01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