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子裡的跨界實驗《擊樂實驗室─反作用力計畫:抵抗》
9月
21
2017
反作用力計畫:抵抗(出入游樂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7次瀏覽
陳惠湄(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進入到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的黑盒子之前,工作人員發給每位進場觀眾一個類似聽診器又像耳機一般的裝置,加上一個耳塞,並一一解說使用方式。入場坐定後,開演前,場內廣播再重覆一次:觀眾戴上這個觸聽器,當演出中某個燈亮起時,觀眾就打開開關,將觸診器放到頭骨或顴骨處輕輕按壓住,並轉動調頻鈕,往左是正常廣播電台,往右則是這次特別準備的地下電台廣播;指示燈滅時,則按掉開關,正常欣賞演出。事後瞭解,這是個由梅林鬍子實驗室提供的「SOUND TOUCH 觸聽器」,據說這是「音樂於你將不再「震耳」欲聾,這回它改道皮膚,遊進毛孔、混入血液、共振骨骼,順著頭顱、顴骨、額頭、下巴、脖頸...直抵你的聽神經!一支背棄耳膜的收聽裝置…」【1】。觀眾可以自行決定要將觸聽器放在頭上的哪一部分聆聽,例如顴骨、太陽穴、天靈蓋.....等。骨傳導不同於一般以耳膜震動去接收聲音,而是透過骨頭的快速振動,把聲音傳進腦中。簡單地來說,這是經由耳朵之外的途徑抵達聽覺神經的一種接收聲音的裝置。

在黑盒子劇場中觀察現場人數,除了演奏者之外,觀眾大約不超過十五位;幾位坐在階梯上的「貴賓席」,幾位坐在木琴旁的折疊椅上,人數較多的是坐在地板上巧拼地墊的幾位。演出長度大約四十至五十分鐘。雖然以音樂、電子音響、錄像播放的內容來看,還可再細分段落,但筆者將演出過程約略分為三個大段落:第一大段聚焦於分佈於現場四周角落的打擊樂器演奏者,中段則是打擊樂器真實演奏(出入游樂的打擊演奏者)的錄音,再經由電腦播放出來的聲響;此段落在讓觀眾聚焦於影片時有收尾的感覺,一度還以為演出結束。最後一段則是現場打擊樂器演奏、電腦音樂、影片的大結合。由演奏者以擺放於階梯上的鼓類、鋼片、鈸、管鐘等樂器,以包含琴弓拉奏鈸等技巧,奏出各式各樣的聲音,揭開演出的序幕。在平面舞台左方的木琴接棒演出,再由舞台右方的兩位奏者面對面敲打小鼓、爵士鼓等鼓類樂器接續。一開始在階梯上的打擊樂手製造出的聲響,頗有實驗音樂的氛圍,但是兩位鼓手面對面敲打時,雖然技巧精彩,但總不免令人聯想到流行樂、搖滾樂的鼓手炫技橋段,卻又沒有流行樂鼓手的瘋狂。在這個大段落中,電腦聲響時而加入,配合燈光的變化,加上電子聲響持續反覆出現的重音拍點,也許令當場觀眾有身體即將隨著節奏拍點舞動的感受也說不定,但總令人聯想到多年前流行的迪斯可舞廳的氣氛。螢幕上的動畫設計具專業水準,不過,當影片開始動時,注意力似乎馬上就不自覺地被螢幕吸引,這時音樂不禁淪為配角。當聽眾忙著看螢幕又要聽音樂演奏的同時,感覺到其他觀眾有動作,才想起開眼前的指示,原來指示燈亮了,趕緊按下開關,並將觸聽器按在頭上,還必須記得立刻轉動調頻鈕,往左聽一聽,是歌曲什麼的,再往右轉,好像是客家話的語言。說實在的,一開始聽得並不清楚,除了調頻的雜訊之外,還有現場的聲響,總之,觀眾十分忙碌。

最後一段,影片中出現舉著「抗議排斥客家語」牌子以及一些抗議遊行隊伍影像,還有機場、臺北車站、時鐘等意有所指的景象,不禁聯想到音樂共同創作者李慈湄社運文化工作者的背景。在上個月兩廳院非制式場地內演出的「2017女節-不要叫我姊節」中,李慈湄創作的《尋找女神》利用戲劇院的內部通道,在衣服從天花板垂吊而下的有限空間中,以相片拼貼了迫遷戶中的女性身影,簡介了媽祖受封天后的歷史,也拼貼了原住民族的生活影像及凱道部落的聲音。在當時的演出最後,鐵門往上捲起,露出道具車出入通道,在那裡擺放一台電視機,播放著三重被強拆戶的新聞報導,以此橋段作為結束。在鐵門拉開之前,李慈湄在現場操控電腦播放的,也是低音重拍反覆節奏點擊,讓人想隨著節奏擺動的、類似舞曲效果的音樂,加上打燈效果,頗有舞廳的氣氛。作為「進行社會底層與邊緣團體的戲劇音樂工作坊、行動演出、並從中找尋集體培力的文化行動形式」【2】的社運工作者,在社會運動現場所製造的音樂,以固定反覆的節奏激起在場民眾的身體律動,想必是有效果的。李慈湄在2016年底於松菸LAB創意計劃節目《彩虹的盡頭》(壞鞋子舞蹈劇場演出)中擔任音樂設計,演出的中段的電子音樂聲響,延伸自台南田野採集的「牽亡歌」的歌唱曲調,收錄歌者的演唱,再將其經由電腦變形再創作,其中的固定節奏拍點,筆者認為一方面來自「牽亡歌」的曲調中的節拍,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配合舞者在這個段落中,一腳踏地與重複小碎步移動的舞作身體語彙。李慈湄以電腦聲響為創作主要手段,有她自己的創作脈絡。但是,當聲響加入了固定重覆的節奏,無論是低音的重擊或者是鼓類、鈸類樂器奏出的反覆拍點,很容易就離開了「聲音實驗藝術」的範圍,較容易與流行音樂聯想在一起。

噪音印製是一個由擊樂演奏家,也是出入游樂【3】的團員廖海廷發起,結合電腦聲音設計、音樂創作者李慈湄的雙人聲音創作團體。搜尋網絡之後,找到這個團體的自我介紹如下:「2017開始活動。取樣噪音發生的瞬間,再混一點電子聲響。在虛幻跟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點。」除了是創作團體之外,同時也是音樂品牌(@PrintedNoiseLab),意欲「擷取各式聲響,融入擊樂的節奏、線路糾結的合成器,最後放入現場器樂,印製出噪音」【4】。在七月剛發行了廖海廷與李慈湄共同創作的專輯。在同網頁上關於噪音印製的介紹,第一句話如下:「Edgard Varèse: ‘Organised Sound’,我們理解為:音樂是組織而成的聲響」。的確,對打擊樂奏者來說,這位法裔美籍作曲家艾德加.瓦雷斯 (Edgard Varèse, 1883-1965)的重要性是無可取代的。Edgard Varèse在他的器樂作品中重用打擊樂器,在管弦樂團中使用了多樣化的大編制打擊樂器,將打擊樂器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他更在1930年創作了西洋音樂史上第一首為純打擊樂器寫作的樂曲 Ionisation(電離子),讓打擊樂器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樂器,為打擊樂器在二十世紀突飛猛進的發展奠下了重要的基礎。Edgard Varèse對當代音樂的影響更是深遠;他走在時代前端的嶄新想法、對聲音與音樂的哲學思考以及對新聲響的探索,對當時的音樂界帶來許多衝擊,他也被視為實驗音樂與電子音樂的先鋒。他所提出的Organised sound的說法,被今日的電子音樂大師奉為圭臬,更成為電子音樂學術期刊的名稱【5】。而在更早之前,未來主義者路易吉.盧梭洛(Luigi Russolo, 1883-1947, 義大利畫家、作曲家)就在1913年提出了噪音藝術(The Art of Noises)【6】宣言,讓他被奉為噪音主義之父,也掀起了一場聲音的革命。盧梭洛所宣稱的「噪音」並不一定是指讓人不舒適的聲音,而是指出,日常生活中所碰觸到的各種聲響,都可以化為音樂素材。因此,無論是噪音或Organised sound,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開始,今日的各種聲響的實驗,只是延伸前人的腳步而已。當今在學術音樂界,研究電子音樂也成為一門顯學,畢竟,結合新科技是眾所公認的、走在時代尖端的趨勢。當一百年前就已經有這麼先進的想法與聲音革命被提出,今日又有許多電子音樂的研究與創作前仆後繼地進行時,噪音或聲響如果被抽離社會運動的背景,而被置放在一場專業「藝術展演」中,如何將噪音、電子聲響「藝術化」,恐怕是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而根據文宣或當天節目單的文字,瞭解兩位創作者都有許多想法要表現,但是,抽象的音樂、聲響如何能有效承載這些想法,如何能傳達給觀眾,恐怕也是一個必須思考的問題。

從九月十五日(五)到十七(日)的週末期間,《擊樂實驗室─反作用力計畫:抵抗》這個節目總共演出六個場次。這是由隸屬於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朱宗慶打擊樂團的JPG擊樂實驗室(JPG Lab)發起、邀約的「五個跨領域的擊樂實驗創作計劃」中,負起打頭陣任務的一個節目。這次共有五個演出團體參與【7】的實驗創作計劃,每個團隊選擇自己合作的跨領域對象以及演出場地。位居國內擊樂龍頭老大地位的朱宗慶打擊樂團提出這樣的構想,邀約國內新生代擊樂演奏者、創作者實驗跨界合作演出,毋寧是令人欣喜並樂見其成的。在演出現場看到幾台專業攝影機,從入場到演出都全程記錄,不得不佩服擊樂文教基金會的專業程度,也令人為這些年輕團體可以經由JPG擊樂實驗室的邀約,參與這個計劃,藉著專業的引介與資源,實現各種跨領域的結合而感到開心。這次的展演,也許因為有支援的力量,讓廖海廷可以放手嘗試許多實驗,結合許多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一起合作,在牯嶺街小劇場演出,狹小的空間也有其親密的感受。但在這個場地要在各個角落擺放幾組大型打擊樂器、電腦聲控裝置、攝錄影機,架設螢幕等等,實在頗為侷促。雖然這個節目連演六場,但因為場地本身的關係,能容納的觀眾數量應該非常有限,不禁令筆者感到可惜。無論是單純在打擊樂器結合電子聲響方面,或者是跨領域結合,這樣的實驗,如果能儘量有更多人次的參與,吸引更多觀眾進場感受,引起更多討論,應該能產生更多的意義。

噪音印製兩位成員的結合對筆者來說頗為有趣:廖海廷受的是頂尖的擊樂菁英專業訓練,她自取得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CNSMDP)打擊樂演奏文憑回國後,投入許多心力於包含即興(improvisation)在內的各種實驗音樂以及結合不同藝術類型的創作及演出。而原為社運文化工作者的李慈湄,因緣際會進入音樂製作與劇場從事音樂設計,近年來以聲音設計者的身份活躍於劇場與舞蹈表演。筆者今年八月份於兩廳院主辦的「2017女節-不要叫我姊節」一系列節目中,分別觀賞到了這兩位創作者的演出:廖海廷擔任林宜瑾編舞的《鑄生》的現場樂手以及音樂創作,而李慈湄則是移動式聲音裝置《尋找女神》的創作統籌。廖海廷2015年度參與製作並演出的《出入.遊樂間》入圍第十四屆台新藝術獎,而李慈湄則是入圍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彩虹的盡頭》(林宜瑾編舞)的聲音設計。這兩位目前相當活躍的演出者、創作者一起合作,這次《反作用力計畫:抵抗》應該只是個開端,將來還會產生什麼火花,令人期待。

註釋

1、見兩廳院售票網頁上的音樂會宣傳文字。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hsobWfDDQ3RDoQr0Ot%2FO5w

2、見噪音印製官網,李慈湄簡介。網址:https://www.indievox.com/printednoiselab/intro

3、出入游樂是個以擊樂演奏者為中心,包含擊樂、空間、聲音等實驗創作的演出團體,成員有廖海廷、洪于雯、廖韋旭、賴奇霞、李美儀、余若玫等人。

4、見噪音印製官網介紹https://www.facebook.com/pg/PrintedNoiseLab/about/?ref=page_internal

5、見Organised sound期刊官網: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organised-sound

6、英文譯文全文可由此網頁下載:http://www.artype.de/Sammlung/pdf/russolo_noise.pdf

7、詳見JPG擊樂實驗室官網: http://jpglab.jpg.org.tw/

《擊樂實驗室─反作用力計畫:抵抗》

演出|噪音印製、出入游樂
時間|2017/09/16 14:0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