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真實之必要《我的妻子就是我》
10月
29
2012
我的妻子就是我(劉人豪 攝,同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7次瀏覽
黃心怡

上網,鍵入關鍵字,你可以看見許許多多夏洛特,造型如出一轍,簡單卻必要。 為什麼這個故事在世界各個角落一再重演,演出的方式都是如此寫實、寫真甚至接近模仿的呢?如果是為了傳播夏洛特其人其事,為什麼不用「更寫實」的媒介,例如電影或紀錄片,而採用劇場——且是小劇場——的形式呢?我認為,這得回到演出這個故事的「扮裝」本質。當夏洛特拿起阿姨的洋裝在身上比劃,當他穿着媽媽的大衣和高跟鞋躲過戰火,他身上的扮演就再也沒有消失過,如果「扮演」等於將自己假扮為另外一個樣子——但或許我們也可以這麼說:既然夏洛特本來就擁有一個女人的靈魂,那麼,正如阿姨所說「大自然在我們身上開了玩笑」,他一出生,就被迫「扮演」著啊!如此,還有什麼媒介能比劇場更適合搬演他一生的扮演 呢?

同時,這齣戲策略性地使用一人分飾多角的表演方式,也在在將焦點集中在扮演上面。

但是,如果這個故事不是真人實事改編,而只是如同其他劇場作品那樣一貫地「扮演」,難道就失去了它的可信度了嗎?劇終處,投影接連打出夏洛特兒時照片和他的近照。我不禁忖想,沒錯,這是一個自傳性的作品,但是提出證據來證明「剛才說的故事都是真的」,真的有其必要嗎?特別是演出場域台北和夏洛特的東德、柏林相比,無論語言、種族和政治背景,都如此不同的時候,「原版」夏洛特的出席,除了證明之外,還有什麼效果?

並且,當把這個故事放置在台北觀眾這群對二戰歷史不算太熟悉的群體之中,若過於強調貼近歷史脈絡,可能還有反致疏離之嫌。關於這個特殊、沈重的背景,我確實感受到了劇團於節目單上努力說明的企圖心,除此之外,也藉由表演者的幽默、臨場反應(例如,突然點名何春蕤、紀大偉),和幾幅蔣公照片,試圖在台北觀眾當中召喚理解的莞爾。但是,這樣就夠了嗎?或許是無法在文本上做過多的調整,我認為這樣的並置,雖有巧思,但也只是並置、拼貼而已。如果真的要追求共鳴,或許還得更深入地挖掘兩時兩地的共通之處,或者,該回頭去想,真的有必要這樣尋求共鳴嗎?

無論如何,對於本劇的討論還是該回到表演者身上。一人分飾四十角的標語是把雙面刃,在多樣的同時,也注定了有些角色勢必被定型化,刻板印象化;此乃一趕多(特別是如此多的角色)的非戰之罪,且礙於劇中篇幅所限,對於角色的比重、刻畫的空間,本來就得有所平衡。邱安忱在眾多主要角色當中來去自如,往往一個轉身,就換了身份,卻能讓觀眾在一彎眉峰一撇嘴角之間就辨認出來。而雖然關於夏洛特和其他角色的影像資料在網路上唾手可得,這個劇本又如此強調佳人身影,我仍不會說邱安忱的表演是模仿。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對其人其地的陌生,給了表演者詮釋上的自由,而觀眾也很容易就能接受一個屬於邱安忱的演員/夏洛特/道格/...。沒錯,演員必須扮演他自己,這也是本劇之所以如此適合劇場媒介的原因之一,他必須在當下體驗扮演,和觀眾一同經歷游離於角色與自我之間混沌不明的過程。

劇中,一句再簡單不過的台詞:「照原本的樣子」—直碌碌鑽進了胸膛。該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堅持忠於自我,按照原本的樣子活下去?隨著留聲機拋出的款款音符,演員成功地讓夏洛特優雅堅毅的舞步滿溢於舞台之上,就算形單影隻,我們仍願為他鼓掌

《我的妻子就是我》

演出|同黨劇團
時間|2012/10/13 pm7: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文創園區果酒禮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觀眾似乎只從中得悉一個遙遠地方的「真實」故事,但這故事又對自己產生了甚麼共鳴或意義呢?在舞台空間和表演手法上我們看見了導演許多不同的「選擇」,但在文本的詮釋上卻是顯得保守的。(陳志豪)
11月
15
2013
邱安忱清楚掌握角色的轉換與分寸,陰柔氣質的道格與刻意扮裝的Charlotte有著細膩的對比。特別是當他每每轉身要進行角色轉換的那一瞬間,沒有扮演、沒有太多的技巧與匠氣,一種演員中性狀態下自我真實的暴露,十分難得,《我》劇可說是他近年來最好的演出。(劉守曜)
12月
19
2011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