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回歸與延展《佘太君掛帥》
9月
27
2017
佘太君掛帥(唐美雲歌仔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811次瀏覽
林立雄(專案評論人)

范鈞宏的京劇作品《楊門女將》改寫自揚劇《百歲掛帥》,編劇陳健星則以《楊門女將》為底本改編為《佘太君掛帥》。從原本到改編,又從改編再改編,不免會受到觀眾們的比較,特別是「楊家戲」並不少見於各劇種。陳健星試圖在《楊門女將》中找到新的切入點,打造一齣具有歌仔特色的劇目。聞此,無不令人期待,但又讓人擔心是否可能過於保守或差強人意。不過,將重點歸置於青年喪夫、中年喪子、老年喪孫的佘太君身上,並關注柴郡主、穆桂英及楊家一眾孤寡的反應,道出楊家女人的心境轉變,也深化了作為主要關照對象的「女人」。

陳健星的改編基本結構仍不脫范鈞宏《楊門女將》之鋪排。不過,細節而言卻有很多不同且更進一步的部分。一是得知噩耗後,靈堂前孤寡們與佘太君(唐美雲飾)等決定征戰與否的矛盾;二是將宋仁宗求兵天波府,改為佘太君上金殿親求掛帥出征;三則是刪去了指路的採藥老人,增加夜祭一場,並讓楊宗保靈魂(小咪飾)於冥冥中成為棧道之引導等等。就本劇而言,此等改編手法將焦點更聚焦於佘太君,如佘太君將情感投射於媳婦們、思量是否出征,甚至是說服家中諸位女將決定掛帥出征等,種種反應與因應更立體了佘太君的形象,與為人母親、祖母的堅毅與勇敢。

又柴郡主(許秀年飾)與穆桂英(鄭芷芸飾)接連泣訴一場,將燈光聚焦於佘太君與兩代未亡人身上,除了能夠從中細審女性心理外,強化了佘太君個人的抒情性,更讓人能夠深入地理解兵荒馬亂宋朝的女人們,面對夫婿、兒子、孫子等家中男子因戰亡故的複雜情感。雖在劇中埋藏「反戰思維」,但,陳健星並無落入後設的圈套。對當時的楊家女人,又或是時人來說,止息戰火最有用的方式,或許除了戰爭,還是戰爭,正如劇中所提及,只要一邊得勝,戰爭會暫時止息。儘管「以戰止戰」換得和平仍看似問題重重,然而無論為了國仇或是家仇,對受到忠君、愛國思想影響的楊家將,坐以待斃並不符合時情,求和、放棄征戰原諒敵國等更不符合楊家戲的精神與風格。

在這部作品中,的確無法解決當代人的「反戰思維」。不過,延續楊家戲的「熱血」與「忠義」,並深化「以女人作為關照」的觀點或許才是此劇的亮點。此外,劇中接近生活的語言與互動,如結尾處佘太君對臺上、臺下說著戰後可以回家了、可以躺在舒服的眠床、吃母親煮的燒燙燙的飯菜等,拉近了「楊家戲」與觀眾的距離。談到演員,不能不提鐵三角:唐美雲、許秀年、小咪。劇中,許秀年雖戲份不多,但其飾演之柴郡主慟子、憐孫之情無不讓人動容。唐美雲飾演老旦唱腔韻味十足,將人物的歷盡滄桑與堅忍不拔掌握得相當好,更重要的是,在佘太君「數郎」一段唱中,掌握相當好的節奏,時而緊湊、時而舒展、時而沉鬱,一氣呵成讓人屏息。小咪所飾演的楊宗保靈魂,亦頗有可觀之處,「夜祭」一場的陰調與耍弄長水袖,無不令人驚嘆。

不過,就楊宗保靈魂這一角色來說,完全可以看出因人設戲的痕跡。即便小咪在表現上仍特別出彩,但此一人物的形象與功能,稍嫌削弱了從上半場一直鋪疊的緊張與悲憤,特別是「探谷」一場,穆桂英在不知如何是好時,一直喊著楊宗保,期望楊宗保能夠指引她一條明路,然後楊宗保的鬼魂就真的出現引路,不免讓人覺得有些滑稽、詫異。不過,或說此一部份的滑稽為整體氣氛中增添了一些笑料或輕鬆也未嘗不可,畢竟,這個段落確實也逗樂了很多的觀眾。除了鐵三角外,亦值得一提的是唐美雲歌仔戲團一路拉拔的青年演員們,如戲份吃重的穆桂英(鄭芷芸飾)、楊金花(張名荏飾)、楊文廣(吳宜臻飾),以及眾位娘子,在演唱、身段,以及人物的詮釋都頗有亮點。

談到這部戲的身段,亦不能不談特邀的身段指導楊蓮英。在《佘太君掛帥》中,諸位娘子的腳步平穩、靠工扎實除了在劇校的訓練外,經過身段指導後,有了架子也更添英氣。因為這部作品特別講求「傳統」,除了身段的演示外,劇中「鑼鼓」合宜地傍著對白製造氛圍的鬆緊,還有編腔陳歆翰在劇中設計了許多經典的傳統唱段,演員們能依著唱腔,揮灑個人特色,如開場楊宗保演唱一段「星月黯淡霧迷茫」,又佘太君快慢有致的「數郎」,都有力地推動著人物的心緒,並凸顯演員的個人特色。此外,甚至使用京劇武戲的牌子、模擬京劇唱腔等,得見其巧思,又不失歌仔戲之特色。

不過,「數郎」一段有個相當大的問題──影像的搭配。激昂的唱段搭配著佘太君夫君及其孩兒們各種遭遇的模擬演出影像,不免讓人覺得太過飽滿。會讓我有此感受的重要原因,或許是佘太君的情感在此段演唱、唱詞中已被飽滿地表現,以至於影像在這段演唱的呈現中,將唱詞中的想像空間具體,便頓失唱腔的韻味與意境,更分散了唱段所表現之情感。如果在「數郎」的段落中,只是以單純、中性的人物群像作為呈現,或許能夠做到更好的襯托與表現。

觀畢唐美雲歌仔戲團《佘太君掛帥》,至寫完評論的當下,我仍能在書寫中感受到當天觀劇時的熱度。從舊作延伸出新觀點,甚至從京劇「傳統」的「程式」中找到歌仔戲的「新詮釋」。《佘太君掛帥》一劇,幾乎全面地照顧到了一部「戲曲作品」該有的各個部分。除此之外,資深演員與青年演員們的表現更是令人動容。當然,正如謝筱玫於評論中所言:「歌仔戲確實需要明星」【1】,鐵三角固然是這部戲的大看點。雖然,如今已無過去的環境,能夠藉由電視讓更多觀眾見歌仔戲並塑造出明星,但唐美雲歌仔戲團不遺餘力的找尋新題材、新觀點,鞏固老戲迷亦將許多新的觀眾帶進了劇場,不免讓人欽佩。或許,我(們)可以樂觀地想著,唐美雲歌仔戲團在其堅持「傳承」、「創新」的歷程中,或許會帶著「歌仔戲」走向一條與過去不同的、可能的道路也未可知?

註釋

1、謝筱玫,〈女人的力量〉,刊載於「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6182(瀏覽日期:2017.9.27)。

《佘太君掛帥》

演出|唐美雲歌仔戲團
時間|2017/09/21 19:30
地點|台北市立社教館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佘太君‭/‬唐美雲掛帥,戲裡戲外的使命感相互映照。歌仔戲確實需要明星,明星也需要戰場磨練、需要舞台曝光。唐美雲歌仔戲團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帶領年輕一輩打這場充滿艱險的長仗,其用心令人感佩不已。(謝筱玫)
9月
26
2017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