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的參與前提是什麼呢?《轉角"碰"見怪!》
7月
28
2023
轉角"碰"見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林軒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6次瀏覽

文 陳盈帆(駐站評論人) 

解封後的表演現場,「參與」(Participation)被大量賣給觀眾,而我們觀眾似乎相當買單。沉浸式(Immersive)顯然已經進入主流,它導向兩種成果,藝術成為一種事件,或,體驗成為一種商品。 

林文中舞團在2023臺北兒童藝術節推出的《轉角"碰"見怪!》,於一個週末演出八場四十五分鐘的節目,票價五百元。演出的起始點不甚明確,可能是從入口走進ㄇ字型的走廊及假草地時就算,也可能是從走進有表演者的空間才算。第一個「開演」的領域是半個舞台的空間,兩三位表演者開始接近孩童,運用視覺、觸覺邀請互動。此處家長牽著孩子的隊伍塞車,直到孩子們被鼓勵可以安心探索,才四散去找有什麼小道具可玩。 

小道具從汽球、海灘玩具到鍋碗瓢盆、假蔬果,紙張、布料到畫框、錫箔紙,配上海洋意象的布景,穿梭衍架間的表演者穿著白色連身工裝,台口高處懸掛薄透塑膠布,一覽無遺的觀眾席則包覆泡泡紙。以上元素,其子題進程的關聯性不比同志大遊行、萬聖節踩街或密室逃脫等體驗型活動。理論上,提倡與觀眾積極交流的劇場活動,通常觀眾是來看作品的,而不是看個別的部分。他們離開劇院時最好不是只留意到一堆裝飾品,而是體驗到連貫的製作。 

《轉角"碰"見怪!》中,觀眾的「玩家旅程」(player journey)相當碎片化,雖然它如同一般現代舞,整體沒有線性劇情,表演者們沒有區別沒有角色,但,它自稱是個「沉浸式舞蹈奇遇劇場」。創作者如何將所有的個別觀點彙總在一起?觀眾將如何一步一步體驗這四十五分鐘的「沉浸」?而當觀眾透過「參與」成為表演者,觀眾便不再只是消費者,生產者(創作者)和消費者(觀眾)的界限一旦模糊,沉浸所能引起表演性的、社會性的互動又是什麼樣貌? 

沉浸的基調,取決於表演者們 

此作體驗的起點不明,當我遇上第一個參與,我不確定為何被邀請互動,互動想帶給我什麼。因為,這個作品,表演者的「基調」(tone)不明顯。 


轉角"碰"見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張震洲)

沉浸式表演需要某種基調,基調則仰賴表演者。表演者需要不會嚇到觀眾但能維持非常堅定的存在感。這樣的演出方法,與一般舞蹈和戲劇的訓練方法其實相當不同。它充滿即興、充滿聆聽,它很難是初階者所能掌握的,而是存在夠強大、自帶連貫性的表演者持續透過演出才好掌握。 

當藝術家邀請觀眾共同創造「戲劇現實」時,觀眾可以成為表演者,表演者也可以成為觀眾。此時或許改用「host」來指稱表演者,「guest」來指稱觀眾,或許更加恰當。而當guest成為關鍵性的戲劇現實體現者,這些參與者在沉浸式作品中去做的每一個選擇,如果未經編排,可能會削弱體現的可能性。【1】 

觀眾體驗的深度,取決於他們最初如何、為何被邀請參與 

表演的核心為何?觀眾和表演者之間那份不言而喻的契約可能正是。而且無論這場表演是否有互動性,這份契約,不只在購票時達成。契約需要設計,需要現場邀請,需要知情同意。 

當沉浸發生,參與的前提不在敘事不在內容,而在玩家旅程中,guest的注意力被管理的方式,以及guest的「參與」和「內容」被相互結合的方式。【2】如果需要觀眾在製作中扮演一個身分或角色,那麼製作就需要前測,就須嵌入各種方法來指引他們、支持他們,以便他們能夠知情了解這場演出對他們的要求。然而,於2017年,已經使用過類似的空間安排和道具演出沉浸式《掽,碰!》的創作者們,帶給2023年哪些獨到見解或前車之鑒呢? 

更甚者,創作者可以檢視沉浸中他們安排的「鼓勵行為」。例如表演者與觀眾的比例,幾次互動足以獲得有感的瞬間嗎?是否鼓勵觀眾相互競爭與表演者間的VIP體驗?還是,互動有無可能鼓勵guest和其他guest一起組成只有在此時此刻才能產生的臨時社會性群體、臨時的共同體?如此,guest帶回家的,會是怎樣的深度呢? 

當觀眾接受藝術家邀請,明白為何參與共同創造「戲劇現實」,沉浸的體驗就不只是商品,藝術將成為一個事件。它或許足以抵抗超大型企業力量,它或許足以重新改寫晚期資本主義下的觀眾體驗。【3】它諸多可能性的前提是,基調、注意力、有機互動、好好編排。 


註解 

1、Persis Jade Maravala, Jorge Lopes Ramos (2016).Immersive theatre: Towards a dramaturgy of participation. Exeunt Magazine.  
2、Frieze, J., ed. (2016). Reframing Immersive Theatre: The Politics and Pragmatics of Participatory Performanc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3、Jorge Lopes Ramos, Joseph Dunne-Howrie, Persis Jade Maravala & Bart Simon (2020).The post-immersive manifest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rts and Digital Media.

《轉角"碰"見怪!》

演出|林文中舞團
時間|2023/07/22 14:0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伊凡的編舞為觀眾帶來不愉悅的刺激,失去自我的身體並不優雅,抽象的舞蹈亦難以被人理解。伊凡又是否借《火鳥》與《春之祭》之名,行叛逆之道?不過無論如何,伊凡這次的編舞或許正是他自己所帶出的「自我」,從觀眾中解放。《火鳥・春之祭》正是異端,正是獻祭者本身,觀眾被迫選擇成為跟蹤者,或是背叛者其中一方。在這暴力的亂世,你又會如何選擇?
5月
15
2024
整場製作經由舞者精萃的詮釋,及編舞者既古典又創新的思維想法實踐於表演場域,創造出精巧、怪奇又迷人的殿閣。兩首舞作帶領觀眾歷經時空與維度的轉變,服裝的設計使視覺畫面鮮明、設計感十足,為舞作特色更顯加分。「精怪閣」觸發了觀者想像不斷延續,並持續品嚐其中的餘韻。
5月
15
2024
「解構,不結構」,是編舞者為當代原住民舞蹈立下的休止符。編舞者細心梳理原住民的舞蹈身體在當代社會下的種種際遇,將其視為「符碼的」、「觀光的」、「想像的」、「可被消費的」,更是屬於那位「長官的」。走光的身體相對於被衣服縝密包裹的觀眾,就像一面鏡子,揭示所有的對號入座都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陷阱,所謂的原住民「本色」演出難道不是自身「有色」眼睛造就而成的嗎?
5月
09
2024
可是當舞者們在沒有音樂的時刻持續跳大會舞,彷彿永無止盡,究竟是什麼使這一切沒有止息?從批判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已為原民劇場建構的典型敘事,但若平行於非原民的劇場與文藝相關書寫,「冷戰」之有無便隔出了兩者的間距。實質上,包括歌舞改良、文化村,乃至林班歌等,皆存在冷戰的魅影。
4月
30
2024
另外,文化的慣習會在身體裡顯現,而身體內銘刻的姿態記憶亦是一種文化的呈顯。因而,透過詳實地田調與踏查的部落祭儀資料,經由現代舞訓練下的專業舞者的身體實踐,反而流露出某種曖昧、模糊的狀態。
4月
29
202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