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受難者」形象的漫漫長路:從《無/法/對/白》到《紅色青春》
1月
11
2022
紅色青春(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提供/攝影史學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50次瀏覽

林乃文(駐站評論人)


「有一段時間,受難者常被呈現一種單一的形象,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因為參加讀書會而莫名被捕、恐怖的刑求與冤假錯案⋯⋯但若他們其實是有組織、有計畫甚至有行動的要推翻政府呢?這很挑戰我們現階段談轉型正義時,萬惡威權體制與無辜百姓的二元對立既定概念。」

——林傳凱,《報導者》【1】

上世紀末,隨著解嚴,小劇場曾雨後春筍般湧起一波探索禁錮歷史的敘事高潮。例如左翼文藝工作者偏好的「報告劇」形式(王墨林、陳映真、鍾喬都曾嘗試),或前衛劇團偏好的歷史意象塑造(例如河左岸黎煥雄導演的「迷走地圖」)。【2】僅以上述二者為例,劇作各自將禁錮歷史引為物證予以「再現」,或質疑其根本「無法再現」為出發點,創造出截然迥異的歷史敘事形式及歷史態度。不過,這類翻案過去「不敢探聽、不敢訴說、卻無法遺忘」的隱匿記憶的歷史敘事,並未引起廣大共鳴,加上敘事路線逐漸套路化而遂漸趨於冷寂。

最近十年,由於國家人權博物館的鼓勵推動,加上年輕世代對重新爬梳歷史記憶的渴望,使得這類歷史敘事再度湧上劇場。新一代劇場人的參與,也帶進來一些流行的劇場形式,例如沉浸式劇場、音樂敘事劇場、紀錄劇場、互動式劇場、論壇劇場等等,重新訴說這些禁錮歷史,特別以白色恐怖為主。其中趨勢之一,係由社區劇場、民眾劇場工作者所主導,講究劇場的「互動策略」,特別強調觀演之間對話,也更留心如何擴大議題與民眾的接觸面,「未指稱共作場」製作的《無/法/對/白》和「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Centre for Applied Theatre, Taiwan,「CATT」)的《紅色青春》皆屬此類。


世代間的「無法對白」

《無/法/對/白》從2019年10月台北松菸首演開始,即以類「論壇劇場」配合「微展覽」、「互動討論」的複合式展演手法,全台「移動演出」。【3】每到一個演出地點,製作團隊就讓展演現場化身為文獻展示的臨時博物館,與觀眾分享當地白色恐佈案件的脈絡,並唱名相關受難者,「希望讓這些可能還沒被記得就被遺忘的名字多停駐一些時間」(節目單文字)。


《無/法/對/白》(冬山場,憶生文創工作室提供/攝影葉吉珄)


《無/法/對/白》(冬山場,憶生文創工作室提供/攝影葉吉珄)

相對於展覽中確實存在於歷史的「名字」,論壇劇場的主敘事則另外提供一個虛構的家族故事:因白色恐怖入獄20年、被迫保持沉默的父親「張國棟」;成長於戒嚴、父親長期缺席、如今已成母親的女兒「張瑾萱」;張瑾萱在解嚴後出生的兒子「敬安」。一家三代人在時代變化下生成三種政治態度,彼此無法理解,也難以對話。

《無》首先瓦解劇場第四面牆的隔閡,並在戲劇情節進展中,數次暫緩情節,邀請觀眾介入討論,設身處地提出矛盾衝突的解決方案。以筆者參加的宜蘭場為例,觀眾最爭執不下的一個劇情停頓點是,1998年時,女兒瑾萱拿著政府頒訂「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渴望父親申請補償以獲得平反,並緩解家中的經濟狀況,但張國棟卻遲遲不肯。

張國棟年輕時曾熱血加入地下黨,並從事顛覆政權的活動,他自覺並不符合國家對白恐受害者所建構的「冤假錯」敘事。換言之,如果他要申請這筆國家補償,以回應他虧欠多年的女兒的殷殷期待,他就得向國家說謊,且近乎是對自我認同的再度否認。他的第一次否認,出於國家機器強制性的統治暴力,第二次否認卻迫於賠償的「善意」誘惑,這是何等兩難!是以劇評人簡韋樵評論張國棟,其實更接近「那時代的政治『異己』」,而非「沒有政治立場」、「平白無辜」、形象單一的「受害者」。【4】


《無/法/對/白》(冬山場,憶生文創工作室提供/攝影葉吉珄)


《無/法/對/白》(冬山場,憶生文創工作室提供/攝影葉吉珄)

劇評人吳思鋒則指出,「無法對白」的溝通障礙,其實從故事一開始就埋下了:瑾萱反對兒子敬安熱衷支援香港「反送中」運動。她的說法是戒嚴時代老百姓的典型姿態:「不多做什麼,就不會有事⋯⋯好好生活、賺錢最重要!」莫名恐懼使她從來無可能再去分辨:「反送中」的共產黨、中國,與「五〇年代白色恐佈時期」的共產黨、中國,「是一樣的嗎?」這個問題。【5】這並不是可以籠統簡化而平行比對的問題,但這種未澄清,再度使得1949年與2019年不同世代的熱血青年,溝通斷裂,無法對白。

只見扮演張國棟的的年輕男演員,以「不被理解」、「怎樣也說不清」的陰鬱失語姿態,面對著劇外許多年紀跟「敬安」差不多,同樣對上世紀台灣「地下黨」歷史不甚瞭解的觀眾。政治脈絡的坍方,使「無法對白」的狀況宛如一種繼續遺傳的基因。觀眾似乎只能從感性層面,隨著張國棟一起沉溺在「難以將創痛化為有條有理的語言」的痛苦,而同樣無法在理性層面建構有效的對話。與其說《無》修填對白坍方的脈絡,倒不如說它點出無法對話的痛苦。

觀看《無》劇時,坐在筆者隔壁的恰好是CATT的編劇統籌黃新高,他在演出的討論中提出質問:「政治犯和人權犯豈可混為一談?」這個質問,果然在一年之後的教習劇場《紅色青春》中展現出思辯成果。《紅》以單向式的集中舞台,不若《無》靈活遊動,而加深對1950年前後,台灣「地下黨」社會脈絡和參與過程的刻畫,讓「受難者」的面貌更顯清晰。

以坐苦牢為傲的「紅色青春」

《紅》劇開場是論壇劇場慣見的丑客(joker)引談模式,只見丑客拿出一竹編提袋,告知觀眾CATT經歷一年多關於白色恐怖歷史的讀書會和座談,獲得歷史老師洪品秩的回應,提供自己家族歷經白色恐佈的六件遺物。

現場丑客將這六件「歷史遺物」分配給觀眾翻看並描述,各別是:一張攝於1948年的老照片,一篇1950年代知識青年的散文,一頂舊式附頭燈的礦工帽,一台卡帶播放機、裡面還擱著一捲〈春天〉的老歌卡帶,以及一個寫著「提高待遇、禁止欠薪」的抗議布條。


《紅色青春》(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提供/攝影史學敏)

《紅》和《無》同樣是一個家庭裡,祖孫三代的故事。敘事發起人是第三代孫兒,為交歷史作業,興致勃勃地想訪問曾因白色恐佈入獄的阿嬤,但主述者阿嬤總講不出孫子要聽的政治受難英雄史,反而不斷回憶她身為礦工子弟,受盡資本家壓迫,因國語訓練班老師的左翼思想而啟蒙,自願獻身勞工運動,雖坐苦牢仍引以為傲的「紅色青春」。

夾在中間的第二代母親,原本堅持沉默不願受訪,表現出很多活在戒嚴時代的人們,對政治深懷戒懼的典型形象,不料在兒子憤而放棄記錄之後,她竟自己拿起錄影機,說出她深藏已久的爆炸性內幕。


《紅色青春》(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提供/攝影史學敏)

《紅》劇並沒有設計好幾個劇情暫停,讓觀眾推理、討論,抽離情緒的地方,也沒有太多脈絡跳躍,導致聯想困難的敘事線,而是讓1950年代前後台灣勞工運動的背景,與劇中阿嬤的思想啟蒙歷程,以及她和啟蒙教師之間相知相惜、捨命犧牲的故事線完整連貫,角色性格立體。因此當阿嬤眼睛直視,懇問觀眾:「你們認為我是『匪』嗎?」現場情感飽滿,頗令人動容。

一個時代所定義的「匪孽」,可能在另一時空下足以為英雄、先鋒;反之亦然。誰有資格定義誰是「匪」呢?每個時代都有其「政治正確」,即使是言論自由的時代,人們的思想真的「自由」了嗎?


《紅色青春》(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提供/攝影史學敏)

《紅》整體製作工整,不避諱受難者的政治立場,對其政治思想歷程深入演繹,使得《紅》將《無》所提出的,對於「受難者」單一形象的突破上,更向前推進一步;在「同理心」的引發上,似乎更有效地使觀眾感受當年政治異議者遭遇的非人道對待。不過,和《無》一樣,《紅》的敘事主角「受難者」,同樣是綜合許多資料後改寫杜撰而成。這是否構成一種矛盾處境?一方面劇場敘事者希望突破受難者單一刻板的形象,多方蒐集檔案,還原諸多個體的多元面相;一方面卻又為了敘事效果及議題性的集中,重整形塑為「一種受難者」的可信輸出?【6】


歷史敘事與戲劇敘事的差異

筆者認為這揭顯了當代劇場處理歷史敘事的困境之一:畢竟戲劇並非歷史,無法取代口述歷史。否則,僅就2014年結束賠償受理的「不當審判補償基金會」,其通過的賠償個案就有超過一萬多例【7】。一萬個人有一萬種故事,難道這樣的「還原」要進行千百次,才算「公道」?

在小說和戲劇領域有個說法——「懷疑的擱置」(willing suspension of disbelief),意思是說,一旦進入虛構的敘事世界裡,人們會自動將現實中容易持有的懷疑,暫時擱置在一邊,去接受、相信虛構敘事中所發生的一切。這與我們閱讀歷史時,必須檢證是否屬實,合理懷疑其因果關聯,明辨客觀與主觀的每一條界線,以便判讀真偽虛實的心態要求,截然不同。


《紅色青春》(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提供/攝影史學敏)

而威權時代的歷史敘事特徵,正在於它僅容許「集體意志」的唯一版本,不容懷疑,不准辯證——這種「集體意志」實則是統治者的意志化——將所有歧異的歷史或國家敘事,視為對其統治正當性的挑釁,而揮動國家暴力予以撲殺、消滅,由此呈現一種虛構的現實,創造殘暴的和諧。這種敘事慣習,變成了民主開放後,人們首先要剷除的障礙。

或許這也是單一集中的敘事線,在解嚴後小劇場一度崩潰的深層原因。前衛劇場人刻意屏棄的敘事邏輯,卻是民眾習慣、容易理解、更好感同身受的閱讀故事方法。主張面向民眾的《無/法/對/白》與《紅色青春》,似乎也無法突破這重障礙,為了面向民眾,不得不「提煉」歷史檔案,再製衝突迭起的戲劇敘事,作為民眾「介入」或「代入」思考的敘事基礎。

或許讓這些歷史記憶或集體創傷,重新浮現於劇場,未必能引發更多的辯證或揭露(因為不想聽的依舊聽不見),也未必開展某種新的歷史視野,而是提供一種當下的經驗,讓觀者有機會將心比心、真實感受「受難者」經歷過什麼。


《無/法/對/白》(冬山場,憶生文創工作室提供/攝影葉吉珄)

因為當單一形象逐漸固化,甚至成為政治正確之後,人們的心會重新闔上,回歸各自生活基調,擺出事不關己的姿態,甚至會說出:「反正都賠償了」「何必老調重彈」「挖舊瘡疤」之類的言論。以為由國家代表把錢「賠償」出去,便意味著「創傷」的復癒,事件已告終,實際上這是把「受難者」拋入更無言說權、被迫「原諒」、被迫「淡忘」的寒漠地帶去。因為關於「創傷」的療癒,需要的並不是賠償,而是真實的「理解」和感同身受。

《無》與《紅》調出老左翼的「受難者」故事,刨掘官版之外的其他形象,讓民眾重新審視「歷史」之餘,同時復甦對「創傷」的感受。未知這些刨掘可以走多長多遠,但這至少提醒著當代的我們:別說你懂了,浮上檯面的永遠是冰山之一角——這裏冰山指的不是歷史(雖然它確實也仍在挖掘),而是幽暗的創傷。


註釋

1、張子午,2016/2/24,〈歷史迷霧中的六張犂——白色恐怖時期亂葬崗保存爭議〉,《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white-terror-liuzhangli

2、解嚴後的報告劇,如1989年《幌馬車之歌》(1989,藍博洲編劇、王墨林導演)、1990年《射日的子孫──霧社事件報告劇》 (藍博洲編劇,黎煥雄導演)、《春祭》(1994,陳映真編劇,鍾喬導演),鍾喬劇本〈壁中壁〉(1994,收錄於《亞洲的吶喊--民眾劇場》出版)。另河左岸的意象劇場,有發軔於1988年歷時六年的「迷走地圖」系列,包括《星之暗湧》、《海洋告別》三部曲、《賴和》。又如臨界點劇象錄也曾以老台共謝雪紅為題的「阿女」系列 。為使討論集中,本文將僅針對「白色恐怖」的歷史敘事。

3、《無/法/對/白》從2019年10月台北松菸首演,2020年巡迴台北、鶯歌、桃園中壢、新竹、苗栗三灣、嘉義朴子、宜蘭、台南新營、高雄、花蓮壽豐等,12地22場演出。2021年10月起再巡迴進行台北、桃園、台中、埔里,4地7場演出。https://www.facebook.com/dialogueinvain/posts/648408129870123

4、簡韋樵,2020/7/30,〈不小心就投合官方版的轉型「正義」《無/法/對/白》〉,《表演藝術評論台》。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9961

5、吳思鋒,2019/11/7,〈無法對話的那個什麼《無/法/對/白》〉,《表演藝術評論台》。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4991

6、《紅》不僅舞台主視覺模仿殉於白色恐佈的版畫家黃榮燦的木刻版畫風格,劇情將敘事背景設定在採礦業,並妥善消化了台灣省郵電管理局員工,爭取本外省籍同工同酬的「歸班」事件,以及台灣省工委會郵電總支部計梅真等叛亂案,改編其中。

7、依「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設立的不當審判補償基金會,2014年出版紀念專刊,細數執行成果,共受理10,062件申請案,結案率達99.99%。資料來源:周思宇,2014/9/7,〈真相仍未明 不當審判補償基金會明熄燈〉,《自由時報》。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s.ltn.com.tw/amp/news/politics/paper/811188

《無/法/對/白》& 《紅色青春》

演出|憶生文創工作室、未指稱共作場 &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時間|2020/07/26 14:00 & 2021/12/04 14:00
地點|宜蘭老定咖啡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