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作為表演的可能《再一次,美麗人生》
11月
15
2018
再一次,美麗人生(沙丁龐客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22次瀏覽
杜秀娟(專案評論人)

沙丁龐客劇團《再一次,美麗人生》(La Vie est Belle 2)以紅鼻子小丑的形式探討記憶、生命與死亡的議題。這個演出是加演場,去年深受觀眾的喜愛與好評。故事始於阿嬤過世,小丑家族集合,在守喪期間「進行了一場場回憶與探索的遊戲」【1】;六個小丑接續應「陰間」的召喚消逝於幕後,送阿嬤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而結束。因為前人對這個作品的故事有詳細的描述【2】,我在此想針對本劇的紅鼻子小丑表演進行分析,並探討其作為一門表演藝術的可能性。

紅鼻子是世界上最小的面具,在社區工作場域,它常被用來做為自我探索、賦權與內在修煉的方法【3】。當演員戴上紅鼻子,會表現出一種深層存在的狀態,裸露出自身內在本質,迴異於他種面具所造成的遮掩。這不是說演員就是扮演自己,也不是說演員就扮演小丑,而是處於一種雙重的存在 - 在自我與角色的空間中流動。

本演出中,「陰間」系列是為虛構而作的戲劇構作選擇(dramaturgical strategy);劇情要求小丑進入陰間(也就是死亡),他/她不想去而產生各種衝突、掙扎與訴求,這是非常動人的時刻。然而為了服務戲劇情節,小丑得在有限的時間內離開舞台,犧牲了深層裸露的在場性(presence)。比如當小梅小姐表達她不敢去陰間,要觀眾陪她去;大偉先生想在離世前能有自己的小孩,在觀眾席中找尋願意當他孩子媽的觀眾,都把敘事置於在場性之上。相反地,在社區工作的呈現,通常給予小丑與挑戰共存(stay with it)的空間,不草草解決,甚至不解決,而開啟人類存在的深層困頓,讓觀眾見證一場動人的真實(truth)。

在一般的劇場中,定型角色提供演員一層結構,演員的表演與詮釋必須符合其角色設定,否則觀眾難以認同或接受。而小丑有著定型角色所沒有的自由,能游移於角色與自我、虛構與當下之間,這使得小丑的演出或呈現有其特異的風貌。小丑有著表達情感的自由,向觀眾吐露內在的矛盾與掙扎,來獲取觀眾的同情。一般常見小丑放大表達感情或感受,因誇張、不合比例而造成喜感,這個在本演出被大量使用。另一種表現方式則是如實呈現,比如當幼幼先生在死前的一段告白,因情感滿溢而忍不住淚,我個人認為是本演出中最細膩的呈現。

因著這份自由,小丑能探索所有禁忌議題,而能成為表演藝術的一種文類,在表演光譜的兩端--表演性(performativity)與表達性(expressivity)之間,可呈現不同的風貌。這沒有優劣、也沒有對錯,只有創作策略的選擇。但若論小丑要作為乘載人類負傷的工具(the vehicle of woundedness),小丑的誠真性(authenticity)與脆弱(vulnerability)則是必要保留的特質。因為這是他/她們轉換為原型(archetype),成為普世價值與人類存在困境的見證者、分享者與倡導者的可能;少了原型的深度,小丑成為嘻笑角色,雖然討喜,卻也失去它最珍貴的魔力了。

註釋

1、引自節目單。

2、涂東寧(2017),〈死亡的華麗冒險〉,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4624 (2018/11/7查詢)

3、參考英國Nose to Nose的訓練課程,http://www.nosetonose.info/uk/ (2018/11/7查詢)

《再一次,美麗人生》

演出|沙丁龐客劇團
時間|2018/11/3 14:30
地點|臺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