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與生命意義的自我生成《海江湧》──咱的日子
5月
03
2019
海江湧(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吳孟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1次瀏覽
張敦智(專案評論人)

劇場空間哲學成為一項無法迴避的命題,與近當代土地分配系統與結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其重要性不斷提升,從土地成為商品,進入資本主義體系那一刻起,就連同交易一起進入一場劇烈加速度中。因為非常明顯地,大致以十七世紀為界,前期佔據人類歷史遠超過四分之三時間的戲劇史中,空間僅需作為表演場地,來思考內部的運作關係;在創作上,它既不存在一種比較視野,區隔劇場內部與外部空間彼此轉譯的關係;在政治經濟學上,也不存在與外部的緊張衝突,需要積極爭取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必要。然而,當土地成為商品,這一切都將不同。劇場以及劇場空間的嚴肅意義,因此被擠壓出來。到當代,十分殘酷地,它如果不能在推動資本主義的角色上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轉身,叨叨絮絮地,向既有體系、與當代的人們解釋自身存在的必要。未成為商品的劇場與劇場外部的空間,生成出一種必然之緊張關係。(此處,「成為商品」並不僅指可以販賣、售票的層面而已,而是要成為穩定、良好的獲利工具)。而《海江湧》在此一基礎上,則將衝突順利化解,結合廖若涵累積已久的劇場語言與特定時空調動手法,成為同時具有歷史、當代與公共性的戲劇作品。

首先,若將交流場域分為觀眾挾帶的時空與創作者凝聚起的時空,後者的內容與兩者交流關係,決定了《海江湧》(以下簡稱《海》)的面貌。首先,創作者大致透過兩種不同手法,廣袤且深入地將與劇場隔閡的外部空間,調度至劇場內。第一種,劇團從2017年展開田野調查,訪問台江一代居民以及研究相關歷史,取材其經驗、集結成作品所具備的在地經驗(知識),成為作品具有力道的第一項材料。第二種,導演募集台江一代幼童、青壯年、中老年等三代的大量素人演員,個別與專業演員大致以平均比例參與演出過程。因此,作品同時包含在地知識與在地身體兩種不同有力的面向。演出過程裡,較繁複的知識與情節演練,由專業演員擔當之餘,更直接將在地身體與所乘載的盤根錯節的細膩情感,一併深刻地導入劇場中。

劇場作為事件發生的場所,大規模進行時空調度與徵召,已經不是件新鮮事,但仍具有一定的意義與魅力。例如,《重述:街角的兇殺案》導演米洛‧勞(Milo Rau)在《剛果裁決》裡集合當地居民、企業與政府單位進行辯論,產生改變現實的張力;紀錄劇場也試圖重演真實,散發出對歷史事件真摯的倫理光輝,都是存在已久的例子。因此,大規模徵召時空到此凝聚,並不是讓《海》作品力道最能突顯之處──它確實是《海》的地基、本體、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作品的成果奠基其上之餘,導演進一步透過獨特形式,支撐作品的力道。經過開場的空間導覽(部分觀眾為觀賞即時與預錄影像),等所有人回到劇場,演員們以歌的形式將台江歷史與生活吟唱出來,這種宛如召喚的儀式本身,穿透了接下來整齣戲,成為作品主調。

將生活以吟唱方式表達的行為,具有比戲劇更古老的歷史淵源。無論在台灣原住民傳統文化、美洲印地安人傳統文化或歐洲史詩文學裡,都可以週而復始地看見相同模式自發性地發展出來。「吟唱」這樣的行為本身,透過回顧生活與歷史,表達出對當下的積極的態度與肯定的意義。也就是說,當我們的現在,這個看似可以掌握的當下,其實處在一種巨大的夾層裡:前方是不可見的未來,後方是將我們吞吐出來,回頭卻已經不可見的湧動黑暗時,人身處歷史,確實容易自覺處於孤獨且漂流的狀態。這時,透過確認過去的歷史,我們可以使現在更加清晰,進而找到可能的存在意義。如此一來,我們便不是憑空出世的,而有了來向、先祖與繼承。透過這種方式,也因此進一步了解,自己可能想要通往的未來。吟唱行為,涵蓋了以上所述的哲學意義。透過演唱生活內容,把可觸及的歷史反覆表達,進而對其肯定──是的,你們都曾發生。當下的意義,因此得到反覆刺激與啟發。這或許是吟唱在不同文化裡都深具意義,且歷久不衰的原因,也是貫串《海》全劇的形式主軸。

在沒有複雜劇情的條件下,廖若涵透過其過去累積出的劇場語言、肢體形式、空間詩學等,結合歌曲、戲劇形式,以最大廣度,簡單重複台江當地發生過的事。重複以及積極重述自我本身,便是吟唱的精神。該精神它不一定以歌曲方式呈現,而是在表達過程裡,保持對現實反覆確認、積極表述,進而產生全新理解的態度;並盡可能寬容地,不壓縮其轉述的時空。因此可以觀察到,除了跳躍、片斷性的敘事銜接,每個場景當下的時間,作品都盡可能地接近真實生活的時間尺度,而未經壓縮。此外,而對現實抱持積極面對態度最明顯例子,就是當移動觀眾回到劇場後,演員開始唱起歌謠,其中提及安順廠的部分,不斷反覆高唱有毒物質名稱「アルカリ(A-ru-ka-ri鹼) ナトリウム(Na-to-ri-u-mu鈉)」時,所展現的狀態。作為對居民造成傷害的歷史,在歌謠裡並沒有試圖抹去或迴避,而是以積極態度反覆承認已經發生的過去。儘管傷害難以抹滅,但作品的態度也始終面向生活,沒有走向社會學層次的批判。這樣的選擇,在提高作品複雜性的同時,也穩定全劇的敘事基礎,沒有讓作品淪為為特定立場與價值觀服務的宣導狀態。而對痛苦的歷史如此不加迴避的態度,則無可置疑地,將「當下台江」的面目拋光得更加清晰。

因此,《海》這齣看似具有高度地方性的作品,沒有因此充滿限制,反而因此具有強烈後殖民的意義。因為它在作品的內容,同時透過知識與身體層次,廣納在地元素;而在作品的形式層面,透過吟唱精神,以及對歷史、生活的積極態度,反覆確認,也因此重新啟蒙了所有人對當下台江的感受與定義。於是,一種內在充足、圓滿的意義生產過程,在戲劇搬演過程裡被自然而然順利完成了。作品從返回台江歷史,進而肯定台江的現在,並將這種啟蒙的經驗,透過劇場分享給所有觀眾。土地、歷史進行內在意義生產的過程裡,不同背景觀眾,其共鳴的程度必有高低之分,但儘管如此,仍無損時空凝聚與觀眾挾帶的時空彼此交流被促成,以及意義被搭建起來的事實。當然,也不影響生命與土地意義的自我輸出,因此更加茁壯的過程。

《海江湧》

演出|台南人劇團、阿伯樂戲工場
時間|2019/04/28 14: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將《海江湧》視為開幕儀式功能為主的演出活動,享受現場和樂融融,十足的歡慶氛圍,即是一項顯著成就;但若關注本次計畫由公部門與地方民間挹注的資源與濃厚感情因素,還有阿伯樂戲工場、台南人劇團兩個共製單位的近年發展,則不免抱有更高的寄望了。(楊美英)
5月
08
2019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