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試驗,危險!《試妻!弒妻!》
8月
19
2020
試妻!弒妻!(台灣豫劇團提供/攝影林榮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219次瀏覽

蘇恆毅(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近年來,有時可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他/她這樣是愛我的嗎?」一類向大眾拋出的疑問,並列舉出種種行為讓眾人判斷,有時也會得到一些相關的建議,好讓提問者可以找到方法、確信愛的存在與否──這樣的疑問與測試,固然是出於不安;但,愛是可以這樣被測試的嗎?

從這樣的命題,來看臺灣豫劇團的《試妻!弒妻!》的演出,不難發現這是一種亙古的疑惑。此劇於2004年首演,內容改編自同年度的大戲《田姐與莊周》,而此劇又本於《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此篇小說,且成為各劇種的經典劇目《劈棺驚夢》(或稱《大劈棺》、《莊子試妻》)。

但與大戲以強調田氏的內在情愛欲求所做出的有違禮教的劈棺取髓、最後遭到丈夫批判而自戕身亡的主題不同,《試妻!弒妻!》則更有意回溯這段故事的起因、對「試驗」本質的懷疑與批判,乃至於對因試驗而亡的田氏、與眾多有曾有類似經驗的靈魂進行引導與安撫,而不從批判「有傷風教」、「行事殘忍」進行著眼。

對靈魂的引導與安撫,從序場〈驚夢〉與第三場〈試妻〉中可見。〈序場〉中,行者群先對田氏低語「莫往東/西/南/北方」、以避各方災殃,而後遞給田氏斧頭,讓其回想起過去曾經歷過的種種而驚醒,如此安排,已明點出面對過去經驗的方式,不是往他處逃避、而是正面觀看,最後則並為之定調:「魯莽的男人,害死自己的妻子」,點出田氏之死,肇因於莊周對妻子忠貞與否的懷疑與冒進的測試。而〈試妻〉在田氏死後,行者在幕後維持一貫的悠遠語調道出「靈魂啊,你要好好休息」,則更是有意地撫慰因試驗而死亡的田氏。

其後〈搧墳〉、〈病幻〉、〈試妻〉三場,則是將傳統大戲演出的主要內容精簡、並意象化進行呈現,也由於這三場是傳統大戲的意象化,因此演出視角較著重於莊子的男性觀點,或許觀眾會好奇:《試妻!弒妻!》要討論的是女性在社會的禮教、與丈夫對情愛的測試上,當以女性視野重探這三段內容方是。但如若從序場與本作新添的第四場〈冥城〉加以連貫,這三場應可視為靈魂在前往冥界路程中的生命回顧,而靈魂則看著那些曾經歷過的一切在眼前重新搬演,因此女性的眼睛並未離開這三場演出,是以隱而不顯的方式凝視著,藉以從中發現整場試驗的不合理與殘忍,同時看出逍遙於世的莊周「看似是蝴蝶,卻是毒蠍」的本質。

當然,從田氏的角度來看,莊周的試驗完全破壞了夫妻間的情義,也揭露出莊周內心存在的殘酷。但莊周是否有意造成這樁悲劇,也成為此作要討論的另一個問題。

不論是行者們在序場定調莊周是「魯莽的男人」,或是第三場以旁觀嘲弄的姿態所說的「莊子就是這樣愛戲弄自己的妻子」,以及田氏自刎之後莊周仍有一瞬的驚慌,這些內容其實建構出另一種莊周的形象──不知這場試驗的殘忍、且無心為惡,只是想單純地測是情感,而未想過後果。這樣的形象,對現代的觀眾來說或許相當熟悉,畢竟原本只是想確立關係、以建立更強化的緊密感,誰知反而消磨掉了對彼此的信任,更不知會因此導致分手、甚至是更糟糕的結局。因此對於情感試驗,沒人是帶有惡意的,只是沒人想過測驗過後可能的發展,甚至是當中的危險性。

試妻!弒妻!(台灣豫劇團提供/攝影林榮錄)

至於〈冥城〉一場,則是從社會的角度與女性個人的角度進行對話。在此中,判官對田氏指責自殺的罪孽、以及為了追求真愛而犯下淫罪;田氏卻泣訴自己未曾在莊周身上得到的、轉而投射給他人又有何不可,而莊子的試驗害死自己,為何又可逍遙於世。兩種觀點,形構出社會對男女進行不同評價與待遇。至於另一種社會角度,則來自大眾的圍觀:無關的人們環繞在田氏的身邊,看她抽腸泣訴,並問田氏何需行如此荒唐之事,顯示無關者的圍觀,是帶著一種獵奇、淡漠的態度。兩種不同的社會角度,顯示出旁觀者的不能理解所造成的隔閡與傷害──對田氏是如此,其他不分性別、在情感試驗中受到傷害的人也是如此。

但《試妻!弒妻!》指出了情感試驗的危險性,卻並未給予解救方法,無論是莊周自唱「生也罷,死也罷,人的一生都是在做戲;情也罷、慾也罷,人的一生都是在做戲」,或是劇末行者喟嘆「她不願再想起、提及,一切都已失去意義」,均讓整齣劇作回歸到虛幻。如同劇中鏡作為重要物件,它照出人欲的虛幻,也照出了社會情態,但人在這當中,就只能如田氏一般孤獨的泣訴自己的遭遇?而劇作本欲達成的安撫與鎮魂的療傷之效,又該從何處獲得?

不能否認,《試妻!弒妻!》在聲音、肢體身段、物件意象等層面上,於傳統戲曲的表現形式上有所突破──特別是對2004年首演時的傳統戲曲實驗劇作的誕生環境而言,也確實達到了傳統戲曲不同以往的美感。然而在本劇主題投射給觀眾的,除了是對《田姐與莊周》的反思、對情感測試背後的意義之外,經此遭遇的眾生之魂,除了自我咀嚼與梳理之外,還能如何走下去?而這也形成在演出的空白之外應該思考的議題。

《試妻!弒妻!》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20/07/19 14: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代戲曲的實驗多以身段為主,當為「身體論述」脈絡下的展現。但是戲曲的唱唸能有何種思考或解構呢?唱詞與唸白只能是人物的內心情感表現嗎?身段有程式,語言也有一套固定程式,如何反覆思索這套程式在當今語境的運用,也許能開拓更多戲曲新面向。(林慧真)
8月
10
2020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