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風格揉合再造《鏡.私語》
10月
09
2014
鏡.私語(黃煌智 攝,集思小劇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9次瀏覽
溫盈鈞(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研究所)

《鏡.私語》一作,有別於觀賞者對傳統南管、北管及戲曲模式的既定印象,創作及編曲風格相當多元化,不僅南、北合管還有歌仔戲、現代戲劇的成分在其中,新興形式的結合試圖突破傳統再造創新,這種跨界手法也是近年表演藝術的趨勢。

集思小劇坊是以戲曲小劇場的演出形式賦予傳統樂種新生命,從實驗性質強烈的戲曲小劇場中尋找新發想,此劇《鏡.私語》是集思小劇坊2014年初啼創團之作,跳脫傳統框架的表演形式,樂師不單只是會演奏樂器,還當起演員的角色融入在劇中,南管、北管是臺灣民間音樂的兩大主流,兩者的音樂風格迥然不同,北管音樂高亢喧騰、熱鬧昂揚;南管音樂悠揚文雅、含蓄婉約。此作品融合南管、北管多項樂器,在曲牌中企圖呈現出有別於傳統的音樂風格。整場演出進行無中斷,以南管、北管兩種不同樂種,打破藩籬隔閡、揉合再造,以此為《鏡.私語》的創作觀點,引起筆者聆賞的動機,這種融合到底會擦出什麼樣的新火花?

劇中兩位人物,男主角阿來以北管戲曲,女主角真兒以南管戲曲,作為各自主要唱腔,從獨唱到合唱,不同韻味的南管、北管在唱腔上帶給演員一大挑戰。現場南管和北管傳統劇種伴奏方式不同,劇中則將原有的曲牌進行部分修改、刪減調動,也新編南管、北管合唱曲牌,來自不同背景的南管、北管混合式唱腔使本劇產生戲劇張力。

《鏡.私語》透過戲劇的方式回溯到朝廷官場上人被名利牽,伴君王如同伴虎眠,在官場失意的男子醉倒在花前,聽見宛如天籟的女子歌聲而打消輕生念頭,反而還萌生情竇初開的滋味。此劇剖析出女人內心中的小劇場,編劇利用鏡子照射反映出傳統女人外表對情人的矜持與內心對愛情的渴望,相愛著對方又不敢去承認心中呈現百感交集。由樂師飾演貫穿整齣戲的精靈,他們帶給真兒對愛情無限的想法,慢慢解開真兒心中明、暗之間的懼怕,反映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琢磨不定,希望得到心中所想的,但又害怕呈現出不完美。

筆者從此作品中觀察到,跨界演出的層次有很多種,導演、編劇家想要力求創新,《鏡.私語》呈現的創作風格來說,由於演出舞台是座翻新過後的廟宇,還帶著古色古香氛圍緣故,試圖將南管、北管結合表演藝術,以多元的方式呈現,作品創作在跨領域的媒材來說,除了音樂、戲曲還加入劇場元素,算是新穎的演出模式。

從跨界表演形式看來,《鏡.私語》是一種以本位主義為出發的態度,在跨進它領域不放棄自身理念或核心價值,企圖透過它領域的交融進而新譯自我的價值,

但要面對傳統與創新之間該怎麼拿捏,而產生矛盾的關係,在表演藝術不斷創新的過程中,最終還是要記得保留原有本質。

《鏡.私語》

演出|集思小劇坊
時間|2014/09/07 15:00
地點|微遠虎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此次的改編無論在劇情安排或舞台表演上都並非盡善盡美。但是,豐富的劇情轉折、舞台畫面的充分運用與燈光的配合,讓初次觀看戲曲的觀眾更容易接受。當家小生孫翠鳳則承擔了戲曲的傳統表演形式,讓老戲迷們有充分的觀戲享受。整場表演下來觀眾的掌聲、歡呼聲和叫好聲從未間斷,足見此戲在娛樂性方面的傑出表現、觀眾對於此戲的接受程度也很高。
5月
15
2024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