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與蛻變《2017點子鞋》
2月
06
2017
2017點子鞋(李振雄 攝,高雄城市芭蕾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22次瀏覽
戴君安(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點子鞋」可謂為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特色招牌,在2017年邁入第14屆並推出新製作,由四位編舞家呈現兩代人才的新作,不僅年齡的層次在個別舞作中展現不同的能量,也預告走過稚齡歲月的點子鞋即將吹起世代交替的號角。

年輕新秀戴鼎如編創的《下雨的人》,由三位年輕女舞者擔綱。其中一位先走進舞台,她的上身抽搐、顫動,到了舞台中央時,身體不住的上下晃動,使得穿著硬鞋的雙腳在維持身體的平衡時多了更多挑戰。她彷彿困在自己的心靈洞穴,雖想前進卻不住後退,孤單的身影加上心悸般的顫動,顯得十分無奈。瞬間,另一位女子出現並和她相互支撐,兩人共舞一段容或稍有不順之處,仍算得上圓融的雙人組合。她們有時相互借力以延展全身或是舉腳踮立,有時則躺在地板讓爆發的能量獲得片刻稍息,但最後在彼此互推後漸漸分離。接著上場的是第三位女舞者即戴鼎如本人的獨舞,她的表現頗令人驚豔,無論是狂亂的情感釋放,或是無奈的寂靜狀態,她的掌握都相當平穩,編創與表演兼具的未來成就十分可期。最後一段是三位女舞者從各自尋找方向到聯手串起的複雜情境,在燈影顯現的格子中,她們不斷互換位置,兩位舞者在舞台中央相互擁抱,另一位繞著她們跑了一小段時間後,再和她們會合,三人的糾纏畫面漸漸將雨中人的交手畫上句點。三位年輕舞者的表演功力已然不弱,雖仍可見稚嫩的清新氣息,在動作上雖尚未達無懈可擊的境界,但已可見深藏的潛力,未來發展不可小覷。

在賴翃中的《Raining in the Room》中,一對男女與一張桌子幾乎將空間的縫隙填滿,加上光影與樂聲的助勢,雙人的微妙關係全然揭露。他們先是像一對熱戀的情侶,將挑動的情慾宣洩在圍繞著大桌的所有舉動。鄭伊涵身形優美且手腳俐落,硬鞋在她腳上猶如身體的延伸部位,令我聯想到邁可.博藍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的「默會知識」論點,硬鞋有如「寓居」於她的身體,也可說她的雙足「寓居」於硬鞋,使得硬鞋「內化」為身體的一部分,讓雙腳變形、延長。和她共舞的簡麟懿當然也不遑多讓,兩人的交手幾近完美的將戀人間的愛恨表露無遺,尤其當雨聲響起時,對彼此的熱情不復再現,嫌隙逐漸擴張之際,在迅如電流的動作轉換與扭曲多折的造型交錯之下,簡麟懿的形體有如猛獸生成,激動與激情同時爆發。相對之下,鄭伊涵的冷峻顯得高深難測,在男子離去時,她的獨舞讓矜持的自我浮游而上,雖然有時刻意顯得僵硬如機械娃娃般的移動,卻更凸顯她柔中帶剛的女性特質。當男子再度出現,他們的關係逐漸再由冰冷回溫,雖尚有衝不破的關卡之態,卻仍試圖找到共鳴。最後,男子站上桌面而女子則趴在桌邊,這景象充滿難解的神祕感,似有意留給觀眾臆測他們的關係發展究竟將重燃熱情或再度對立。

王維銘在自編自演的新作《月光》中,展現中年男子的淡然、悵然,這顯然是年輕舞者難以揣摩的心境、意境。背對著觀眾,場上寂靜無聲,他從左下角處慢慢朝著右斜上走進舞台,有如踱步在月夜,倏忽仰頭上望,靜謐中透著一絲迷惘的氛圍,而這樣的氛圍在德布西(Claude Debussy)的《月光》(Clair de Lune)開始播放後,更加深刻的置入,佈滿全場。他有著沉穩精煉的特質,難得的是身體還是很「聽話」,只有在轉圈的穩定度和跳躍時的微小細節上,隱隱透露年齡帶來的侷限,但也更加吻合這個舞作所欲表達的內涵,這應該只有年近半百(或是已過半百)的人,才能體會的蘊意吧!在他散發身體能量時,數度仰頭望明月之態,也意味著回首來時路的心情,但是過於放大的呼吸聲卻造成干擾,成了觀賞時最大的阻礙。當一切聲音都靜止後,從右上舞台灑下的一抹斜光像月照般皎潔,他則彷彿漫步在月光下,背對著眾人,漸行漸遠,直至身影消失在暗黑中。

雖然舞名來自日本園藝造景「枯山水」的形式,王國權的《枯山水》其實更像是難解的三角習題,這意象從一開場的畫面(一女子獨立在中央,左下角的男子蜷曲著身體躺在地板上,另一男子則在右下角撒小碎石),即已可窺一二。舞台上的地板被一塊大布全面覆蓋,台上的資深舞者葉麗娟一襲黑衣艷麗如昔,王國權和曾鼎凱分飾她的兩位舞伴,整首舞作的焦點集中於女子周旋於二男之間的糾纏。同樣是資深舞者,王國權的成熟穩重恰如其分的展現禪定氣息,特別之處在於他躺在地板上以背脊為中心帶著身體旋轉,同時也將台上白布捲成漩渦般的景象,有如園林造景中碎石紋路展現的水流景觀,最後將白布捲成一團像是石塊,又像是浮出於心海中的孤獨島嶼。但是修禪男子終究無法克服色戒的魔咒,他和葉麗娟聯手演出中年男女的情慾糾葛,彷彿熾熱的內蘊衝破淡漠的外表而大肆燃放,但曾鼎凱和葉麗娟的雙人舞則顯得內斂許多。他們三人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最終以奇特造型收場,葉麗娟夾在兩男之間,他們的手在她的胯下交接,如此糾結的情慾關係正和「枯山水」的禪意產生強烈反差,成就了此舞作悲情的反諷意念。

「點子鞋」的製作向來有其執著,尤其不捨丟棄硬鞋的情衷更是堅定,過去幾年偶見製作上的窘境而令人擔憂。「2017點子鞋」可謂為以古典芭蕾為基礎,呈現當代美學的精緻表現。未來的點子鞋是否將持續這樣的發展,或是可能像英國的藍伯特舞團(Rambert Dance Company)般,由芭蕾舞團轉變為現代舞團,現在尚難有定論。

《2017點子鞋》

演出|高雄城市芭蕾舞團
時間|2017/01/22 14:30
地點|台南市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解構,不結構」,是編舞者為當代原住民舞蹈立下的休止符。編舞者細心梳理原住民的舞蹈身體在當代社會下的種種際遇,將其視為「符碼的」、「觀光的」、「想像的」、「可被消費的」,更是屬於那位「長官的」。走光的身體相對於被衣服縝密包裹的觀眾,就像一面鏡子,揭示所有的對號入座都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陷阱,所謂的原住民「本色」演出難道不是自身「有色」眼睛造就而成的嗎?
5月
09
2024
可是當舞者們在沒有音樂的時刻持續跳大會舞,彷彿永無止盡,究竟是什麼使這一切沒有止息?從批判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已為原民劇場建構的典型敘事,但若平行於非原民的劇場與文藝相關書寫,「冷戰」之有無便隔出了兩者的間距。實質上,包括歌舞改良、文化村,乃至林班歌等,皆存在冷戰的魅影。
4月
30
2024
另外,文化的慣習會在身體裡顯現,而身體內銘刻的姿態記憶亦是一種文化的呈顯。因而,透過詳實地田調與踏查的部落祭儀資料,經由現代舞訓練下的專業舞者的身體實踐,反而流露出某種曖昧、模糊的狀態。
4月
29
202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